第二百零一章 新闻;日常的序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了让讨厌的雪乃不再烦他,比企谷打开了头顶的车载电视,让雪乃看。
电视上全都是伊拉克本土的电视节目,说的也都是西里咕噜的本地语言。
雪乃虽然不是看不懂,可是因为毕竟不是伊拉克人,对伊拉克风情的本土节目很难有文化上的代入感,看的兴致缺缺,手里的遥控器不断更换电视节目。
直到某个电视节目吸引了雪乃的目光。
“这个是……”雪乃一个激灵,拍拍身边的比企谷 ,“你快看这个,我打赌你会感兴趣。”
“又怎么了?”比企谷不耐烦的瞥了一眼过去,不知道他正在开车不方便分心吗,虽然这车大部分时候都在自动驾驶。
……视线看到电视以后,比企谷发现雪乃说的对,他还真对电视里的内容挺感兴趣。
在奔驰的前窗玻璃的上面,那个小小的电视屏幕上正播放新闻,新闻里的画面赫然是一片红色妖异的半透明晶体铺就的大片土地,寸草不生没有生命,幽幽闪烁红光,看起来既诡异又荒凉,连画风都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
——尤其是这还是个无人机拍摄的俯瞰图,在图片里看过去,无边无际的红色荒漠真的震撼极了。
在图片的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加红加粗的标题:
《阿拉伯大沙漠一夜之间改变地貌,惊天大爆炸的背后到是什么原因?》
比企谷乐了,对这种新闻,像他这样的情况,代入感绝对是很少由有人可以比拟了。
——作为知晓一切真相的知情者,看新闻如何向群众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世界上简直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
他特别有兴趣看这种新闻,也特别想知道新闻里会对观众怎么解释——反正说的天花乱坠,都一定不是《萨卡斯基干的》这个正确答案。
俯瞰的图片放到一边,电视上的新闻演播厅里,正有新闻主持人念稿:
“阿拉伯沙漠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大沙漠,面积达233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二大沙漠。”
“它位于埃及东部,尼罗河谷地、苏伊士运河、红海之间,又称东部沙漠。该沙漠的大部分面积位于沙特阿拉伯,也门。中部有马阿扎高原,东侧有沙伊卜巴纳特山、锡巴伊山、乌姆纳卡特山等孤山,南部与苏丹的努比亚沙漠相连。大部分为海拔300~1000米的砾漠以及裸露的岩丘。”
“我们伊拉克当然也是阿拉伯沙漠中国度的一员,是这里孕育的灿烂而古老的文明,可就在前几天,这个保持现状了几千几万年的沙漠却变成图中这幅模样。”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一场流星雨。”
“在11千米每秒的速度下,人们可以看到无数颗火球迅速坠落向地上,每一刻火球撞击地面产生的能量都和一颗小型原子弹差不多,且每一个火球都能砸出直径达一公里的陨石坑。”
“普通沙子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在高温高压下会结晶,形成类似玻璃的物体。而陨石撞击地面时形成的高温高压在最初的瞬间是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形成现在这样子的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幸好在提前检测到流星雨的存在以后,附近几个国家迅速联合起来拦截封锁,这才把流星雨的范围基本控制在沙漠里……不然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新闻的内容挺长,而且被不停循环播放,这会儿被比企谷在车载电视上看到的时候,已经是重播的第不知道多少遍了。
地理学、天文学、气候学等等前后整整几十位伊拉克著名专家现身说法,为这个新闻增加了说服力和可信度。
这一频道今天的收视率在峰值时惊人地达到了伊拉克92%的高度,相关的新闻视频发到油管,仅仅几个小时的功夫就获得了近千万的点击。
这充分说明了大众对这件事情的关注与热情,也说明相关舆论热度的居高不下。
不过这倒不是不能理解接受的事情……比企谷很清楚,萨卡斯基动手改变阿拉伯大沙漠的环境以后,改变的远远不只是阿拉伯沙漠的地貌,影响真的太大太大。
地理上常说牵一发而动全身,连一只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可能影响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现在把绵延持续了几千几万年的、整整233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改变成截然不同的样子,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气候会改变这是一定的,周边很大一部分地区的气候,例如说温度与降水都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作物与生物的生长,从而影响附近周围人类的居住与生活。
除此之外,沙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消失还会在以后导致不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甚至对全球的气候乃至环境变化都有不小的影响。
这里面牵扯到很多专业的地理知识,比企谷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说不出个详细的所以然,反正他知道这里面牵扯的东西特别多,影响到的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几个地方,而是涉及整个亚洲整个全世界,几百年上千年的未来后世的永久性改变。
这些改变有好有坏,很容易就引起全人类的关注。比企谷之前还想过,协会要打算怎么向世人解释才会让可信度看起来稍微比童话高那么一点。
……结果就整了一个天降流星雨。
——好吧,陨石这个借口确实挺好用的,是很可靠的背锅侠先生。
但仔细想想也挺离谱的,如果真有那样一场流星雨,怎么可能只限于沙漠?恐怕这会儿全地球都已经生灵涂炭世界末日了。
虽然新闻对此也有他的解释,听起来就像是那几个国家对所谓流星雨的拦截拯救了半个世界,沙漠的消失已经是最小的代价似的。
比企谷又特意看看左上角的电视频道图标——是伊拉克国家官方第一频道,也是最有权威性的严肃频道。
“看来伊拉克协会支部那边已经动起来了啊。”比企谷感慨。
“不止,阿拉伯沙漠那么大连小学生都知道的超级大沙漠,持续了几千年的地貌现在忽然变成这个样子,人们眼睛又不瞎,关心的绝对不止是伊拉克的人,也绝对不只是阿拉伯沙漠周边国家的人,应该说全世界的眼光都会被吸引过来。”
雪乃说,“要我说,恐怕全世界各个部分的协会支部都已经动起来暗中操控舆情了。”
比企谷侧目:“有这么严重?”
雪乃摊开手:"你是不知道,大概从今天早上开始,你还在昏迷的时候,网上就已经什么妖魔鬼怪都跑出来了……末日论阴谋论还有各种各样的鞋教徒都在网上冒出来,大肆宣扬他们的说法,搞得人心惶惶——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都差点快要相信这是世界末日了。”
比企谷感慨,“那官方的行动还挺快,现在的话,这么多专家背书,还有官方的各种及时发言,舆论风口应该能够控制住了吧。”
雪乃吐槽:“我也觉得差不多……虽然那个理由听起来实在是荒诞不羁了一点。”
比企谷点点头又摇摇头,“倒也还好,荒诞不羁确实是荒诞不羁,可其实真相比这个更离谱,谁敢相信整整2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地貌变化竟然是因为一个人呢。”
“而且还有一件事你忘了考虑,在这之前,为了防止那些怪物突破防线从沙漠里跑出来,阿拉伯沙漠周边的几个国家对紧邻沙漠的城市进行了紧急清空搬迁,并把最后一道防线设在那边。”
“当时虽说是事出紧急,可是现在一看,倒是成了国家预测到陨石坠落,提前做好防护准备的有力证据,再加上周围没有人谁也没看见具体的陨石情况,舆论上来说,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相信这个的。”
雪乃思索着,
“你说得对,等过段时间就好了,即使是这么大的沙漠,即使是气候与地貌的永久性的变化,只要事不关己人们也不会太过关心,沸腾的舆论应该不会持续太久……看来这事儿解决起来没我想象的那么复杂困难。”
比企谷倏然冷笑,声音渐渐低沉,语气趋向冷漠与犀利:“是啊,舆情不就是这么回事?所谓真相不就是这样?”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事情虽然惊奇,可也就是凑个热闹看一看,只有身处诡秘世界、亲身经历一起的我们才知道,这些新闻假的有多可笑,而在这些新闻的背后是多少惊心动魄的壮烈牺牲。”
第二百零一章 新闻;日常的序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