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八章 三封家书   红楼翰墨[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八章 三封家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林黛玉看后微微点头道:“妹妹的词风倒是和我相近,若是夫君看了,恐怕也难以分出是谁写的。”



薛宝琴笑了笑正要说话,忽然又看到一首词,便拿起观看:



帘影重,篆烟微,漏雨迟,小院春深,人静燕双栖。一带碧纱窗掩,流苏银蒜轻重。偏是一缕炉香关不住,出幽闺。



薛宝琴读后见黛玉近来的诗作有些凄婉,便劝道:“姐姐若是觉得寂寞,我去把芷瑜、英莲、纹儿、绮儿她们都叫过陪着姐姐。”



林黛玉忙拉住她,缓缓摇头道:“人若不寂寞,就是一个人待着也不寂寞,若是寂寞,就是有一百个人陪着也是寂寞,这寂寞不在于人之多少。”



薛宝琴自然知道黛玉心中思念陆璟,只是这样下去,与身体不利,便劝道:“我知道姐姐的心思,只是姐姐也要顾惜身体些才是,若是他回来见姐姐病了、瘦了,岂不更加心疼?”



林黛玉点了点头道:“妹妹放心,我自会理会。”



薛宝琴又提议道:“咱们不如邀来荣府中的那几个姐妹开一个诗会?”



林黛玉想到夫君临别时的嘱托,便拒绝道:“还是算了,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倒不如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



薛宝琴闻言便放弃这个想法,正想着该如何替黛玉解闷,就听黛玉问道:“妹妹可否继续跟我说说你在真真国、瀚海国等地的见闻?”



薛宝琴见问,便和黛玉说起真真国见到的一个女孩:“我八岁时,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见到一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金色头发,打着联垂。”



“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洋锦袄袖,带的倭刀也是镶金嵌宝,就是画上的也没她好看,且她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她写了一张字,写的就是她作的诗。”



林黛玉听后有些惊奇,便笑道:“你将她的诗念出来我听听。”



薛宝琴点头念道: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林黛玉点头道:“难为她,作的倒比很多秀才都要强。”



两人聊了一会,薛宝琴便陪着黛玉同塌而眠。



此刻身处金陵的薛宝钗正对着孤灯夜月愁眠,不由得轻声吟道:



相思满纸,把君诗细读。叶落秋风冷金屋,瓦上孤云宿,秋水愁青,腰肢瘦,掩过罗裙一幅。桃花门卷小,窈窕文窗,一带红楼抱溪曲。无语悄凭栏,对着宝蟾,隐约想君子如玉。管箫双吹一年来,算鸳帐鸾衾是侬无福。



昨日薛宝钗与薛姨妈等一众仆人就回到了金陵,薛宝钗已经得知哥哥被送去海外,且哥哥经此一事,对嫂子的态度也发生变化,虽然不知道陆璟是如何做到的,但觉得哥哥能接纳嫂子就是一件好事。



莺儿听到宝钗所吟词句,心中清楚姑娘又在思念陆大人,自踏入江南后一路上都在听陆大人断案之事,尤其被人称为玉面青天,心中对姑娘舍宝玉而选陆大人之事也极为认可,只是心中仍不免忧虑姑娘若是嫁过去算什么呢,想了许久想不明白,便不再去想,留给姑娘陆大人他们去解决。



陆璟在邳州待了七日,处理完州府各项事宜,便启程前往下一站。



第三百零八章 三封家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