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过劫(求订阅)   拼搏年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 过劫(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年头,一个村能不能致富,领头人很关键,有句话形容农村,其实最为贴切——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好的领头人,能改变一个村的命运。



吕家村南边的宋家村,在青照属于有名的富裕村,以跑铁贩铁闻名,最早就是八十年代末的老村长带起来的,如今已然形成小规模的钢铁市场。



像吕振林所说的东王之类的,莫不是如此。



但领头人敢作敢为是一方面,同时能忍住不乱折腾,难能可贵。



碰上乱折腾的,还不如无所作为的。



刘湾村刘明泉的前任,就集资搞过铜铝铸造厂,但光想着开厂,投资前连销路都没找,开起来后结果可想而知。



吕家村就算确定要做卤煮,哪怕天然就具备一系列优势,仍有很难的路要走。



后面的两天里,吕冬抽空就想就写,绞尽脑汁大致写了些开分店模式,吕家村才刚要学走路,做好青照县城周边基本盘最符合实际,吸引人加盟啥的都太远了,分店直销的路子更对头。



现在是冬天,储存运输之类的都方便,距离不远的县城和周边县城,小嘉陵挂拖斗就能解决运输问题。



路终归是要一步步走的。



曾经,青照和泉南都有熟食连锁做大,后者叫做盛都,泉南人不会陌生,很多居民区和超市里面都有分店。



前者叫做程一斋,规模与盛都不分上下。



如今,不会再有程一斋了。



吕冬打听程立峰的消息时,听人提过几句,曾经程一斋的创始人去了南方,说不定这辈子都不回来。



新年越来越近,气温总是伴随着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变化,室外讨生活的人,一听到天气预报里出现西伯利亚寒流的名字,脑壳子就疼。



天又降温了,吕冬上午来到市场,先支好卤肉烧饼摊子,又去学府文苑拉麻辣烫摊子,工地还在施工,仍然需要从售楼板房处绕进去。



经过板房时,有辆熟悉的大皇冠停在板房前面。



吕冬看了一眼,见车上没人,也不停车,骑车直接去房子,没走出多远,俩人迎面过来。



走在前面的人皮肤白皙,描眉涂唇,留着大波浪长发,穿着米色呢绒外套,半高跟的靴子落在水泥地上咯噔作响。



看上去,就像艺术学院高年级的漂亮女学生。



这女的见到吕冬,主动打招呼:“吕冬!”



“娟姐。”吕冬停下车打招呼。



赵娟娟走过来,问道:“这是要拉东西?”



吕冬下车,简单解释:“钱总卖给我的那房子,叫我当临时仓库了。”



赵娟娟笑容一如既往的灿烂:“这样挺好,省下来回跑着倒腾。”



吕冬问道:“钱总呢?”



“我自个来的。”赵娟娟简单说道:“我过来要账。”



吕冬看了看赵娟娟,说道:“要账不是个轻快活,这年头欠账的都是大爷,尤其甲方。”



赵娟娟轻叹口气:“谁说不是!没办法,不上门要咋办?还有不到俩月过年,工人的工钱,材料商的欠债,都需要钱!老钱在东边商务中心新接了一个工程,要往里压不少钱,这边又有一部分欠债迟迟要不上来。”



仿佛在市场上那样,赵娟娟遇到难题,习惯性跟吕冬念叨几句:“老钱要盯着商务中心的工程,我总不能整天闲着,就过来跑跑帐啥的。我是个女的,有些求人的话说出来不嫌丢人,有些过火的话说出来人也不在乎,甲方和老程之间隔着我,也能有个缓冲,真说差了话,还有老程过来兜底。”



吕冬听明白了,赵娟娟这是没想当清闲的富太太。



“甲方有钱?”吕冬问道:“年前能给?”



赵娟娟说了句大实话:“有钱也说没钱,我估摸着,咋也得拖到腊月二十七八里。能给钱就不错,弄不好又拿房子顶账,想想就头疼。”



吕冬忽然想起欠账的事,说道:“娟姐,我还欠钱总两万,你急等着用钱,我这两天就还……”



“不用!”赵娟娟很大气的一挥手:“你沉住气就行,有需要我直接去市场上找你。”



他们这情况,多这两万不多,少这两万也不少。



吕冬说道:“行,用钱就去市场上找我,我随时给你们。”



赵娟娟又一次说道:“不急。”



俩人又聊几句,赵娟娟上大皇冠去别的地方,吕冬拉了东西回市场。



摆好摊子,才十点钟多一点,市场上暂时没有人,等到吕冬点上炉子熬上汤头,焦守贵、焦三黑和乔卫国都凑过来一起取暖。



“老刘没来?”吕冬看了眼北边。



焦守贵烤着手,说道:“老刘他儿明天小见面,得提前做准备,估计这两天都不会来。我听老刘说,年前还要大见面。”



吕冬说道:“人生大事,不能马虎。”



焦守贵却说道:“马上过年,老刘这年不好过,小见面加大见面,老刘这几个月摆摊挣的那点钱,估计都得花干净。”



焦三黑关心问道:“女方要多少?”



第137章 过劫(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