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佑为难 佐佑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子。如果让我用一个形容词来概括的话。 有多简单呢? 比如,她买一根冰棍,觉得好吃,就会吃一天的冰棍。 比如,她吃完了打嗝,会发微信告诉我。 比如,我不回她消息,她还会自言自语般地一直发,一直发,发到我手机提醒内存不足。 事后,我告诉佐佑。 冰棍好吃,也不能一直吃,伤胃。 打嗝这么普通的小事,没有必要特意发条微信。 如果别人没回你消息,要么是正忙,要么就是已读不回。 佐佑很为难,因为她简单到连我这么直白的解释都不懂,还要再来问我“为什么?” 都说人是群居性动物,可是佐佑却是个坚定的独居主义者。 佐佑爱唠嗑,是像嗑瓜子一样,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的那种。然后,她就一直在那唠啊,唠啊,唠啊,我就在那一直听啊,听啊,听啊。 “你这么爱唠嗑,确定要独居一辈子?”我问。 “对啊。因为我觉得很酷。” “那以后要是没人听你唠嗑,怎么办?” “那我就自言自语,吃吃睡睡,快乐一辈子。” “一辈子那么长,为什么你年纪轻轻就想不开要独居呢?” 佐佑很为难,“难道不是因为想的开才独居吗?” 佐佑很专情。比如她喜欢土豆,大土豆,小土豆,圆土豆,扁土豆……总之,只要是土豆,变成什么样子她都喜欢。 吃火锅,她只点土豆。没饭吃,她就煮土豆蘸老干妈。我常常想,她是不是因为吃了太多的土豆,所以才这么喜欢“豆”我玩。 “为什么越长大越难喜欢一个人?”我满是忧伤地问她。 “难道不是越长大越喜欢一个人?”她没心没肺地回答。 “你少吃点土豆,还有那么多美味佳肴等着你去尝试呢。”我企图劝她放下对土豆的执念。 佐佑很为难,“试过了,可是依然觉得土豆最好,就不想再试了。” 佐佑真的一点儿也不小气。她每隔一天就要跟我赌辣条,每隔两天就要请我喝奶茶,每隔三天就要约我吃火锅。 她每次请客,我都会认真记录下来,然后就有了一个很厚很厚的账本。 可是我和她之间的交易记录却为零。因为她所有的请客前面,都有一个条件状语从句,而且还是虚拟语气。 我觉得此生没有机会了,对于她请客的话也不再抱有期待。 一天,我意外收到一份快递。寄件人:佐佑。 我突然想起几天前,她跟我说起拆快递包裹的事。一定要慢慢的,因为如果是仙人球会扎到手。 所以我小心翼翼地,拆的很慢很慢。结果是一大包棉花糖。 棉花糖很甜,甜到我有种被戏弄了的后知后觉,便找佐佑理论。 佐佑很为难,“我的小金库余额不足了,等我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我请你吃山珍海味。”我发现这又是一个有条件的虚拟句式。 我知道,佐佑经常为难,所以我也不故意难为她。 她说这样好,我就说好吧。她说自己土肥圆,我就说是的。她说叫我大哥,我就说可以。 我不知道,为什么佐佑总是为难。好像扭瓶盖,她都要为难一下,是要继续逆时针转呢还是就顺时针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根本就没见过佐佑。但是,佐佑却如影随形般每天都出现在我的生活里。当我偶尔左右为难的时候,我也想让佐佑为难一下。 女孩讨厌猫 女孩不爱与人打交道,所以连她叫什么我也不知道。 早上6点,单身女孩照例起床,睡眼惺忪,收拾上班。 半睁着眼的她开门撞见一只猫。女孩吓得尖叫了一声,睡意全无。这只猫正瞪大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她。 女孩讨厌猫。她从不养猫。 “晦气。”女孩自言自语道,赶紧绕过了这只来历不明的猫。 上班路上,这只猫的脸一直浮现在女孩的脑海里,无法抹去。女孩从来不像那些爱心爆棚的女生们,觉得猫有多么的惹人怜爱;只是未曾有过这样一只猫用这样的眼神盯着自己。 女孩左右甩甩头。女孩觉得这样,这只猫的影子就会被用力地甩出去。 就这样,上班,下班。又一天麻木的工作日结束了,女孩拖着疲惫的身体,没有期待地回到那个冰冷又孤零零的单身公寓。 爬上楼梯,终于到了公寓门口。女孩半眯着眼,准备开门,昏暗的楼道里一双萤光绿的眼珠透过女孩的眼缝射入眼帘,女孩一个抖擞。还是那只猫。 猫没有叫,只是盯着女孩,像早上出门时的眼神一样的专注。 女孩讨厌猫,但不怕猫。事实上,女孩并未觉得这世上有任何事是真正值得害怕的。当然她也不关心这只猫,所以她又绕过了这只莫名其妙的猫,像往常一样走进屋里。 女孩睡了,梦里居然出现了这只猫,偎依在自己身旁,体内还发出一种“咕噜咕噜”好似打呼噜的声音,软软的,暖暖的。女孩睡得很香。 早上6点,女孩很清醒,她想起了昨晚那个梦和那只猫。还未等收拾完毕,她跑到门口,打开门。猫不在了。 女孩很失落,上班,下班。女孩充满期待地回到那个依旧冰冷又孤零零的单身公寓,心里突然挂念起那只猫来,它从哪来,又去了哪里,它还会回来吗?可是一整晚,都未见猫的踪影,即使在梦里。 早上6点,女孩很忧伤。那只猫可能是走丢了,女孩想,然后她又丢了它,它不会再回来了……女孩突然哭了起来,她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流泪的感觉了。 “喵……” 女孩突然听到一声猫叫,头从浸湿的枕头上抬起来。 “喵……” 女孩循着猫叫的声音,眼神落到房间半开的窗户上,只见那只猫在窗台上探着头,目不转睛地看着泪流满面的自己。 猫,慢慢地挪动了脚步,然后一个跃起,从窗台上跳下来,落地无声。它缓缓地走到床边。 “喵……”这次是女孩学着猫叫。 猫闻声跳到床上,仿佛驾轻就熟,来到女孩的肚子处,半身瘫坐下来,身姿妖娆,体内发出一种“咕噜咕噜”好似肚子饿了咕咕叫的声音。 女孩突然意识到,上班要迟到了,赶紧将猫抱起来,放到床边,摸摸它的头。“喵小姐,我要去上班咯,你乖乖的,可不要到处跑哦,等我回来。” 女孩很开心,上班,下班。女孩精力充沛地奔向单身公寓,心里惦记着那只讨厌的猫会不会还在等她。半路上,她突然想起什么,然后跑到超级市场找到卖猫粮的货架,买了一堆自己也不知道好不好吃的猫粮。 女孩忐忑地打开房门,只见猫圈成一团,窝在床脚。女孩笑了,抱着猫粮,走到猫的身边,爱抚地摸摸它的头。嗅觉灵敏的猫似乎能隔着包装袋闻到猫粮的香味,抬起头,站起来,凑着直往女孩怀里的猫粮堆里钻。 猫像是会挠痒痒的高手,女孩被猫蹭来蹭去弄得笑出声来,“哈哈……真讨厌~” 女孩喂猫吃饭,猫陪女孩睡觉。这一晚,女孩搂着猫,睡得格外的安心和香甜。 早上6点,女孩很兴奋。“早上好”,女孩叫醒猫的耳朵,又握了握猫柔软的小手。女孩挑了身颜色鲜艳的衣服,颇有兴致地给自己画了一个精致的妆容,镜子里呈现出一个青春美少女的模样。 猫粘着女孩的腿走到公寓门口,“我去上班啦,你自己在家乖乖的,窗户开着,你可以出来溜达溜达,但不要乱跑哦,晚上再给你带好吃的回来。” 猫瞪大着双眼含情脉脉地看着女孩。女孩笑了,可爱极了。 女孩关上门,撞到隔壁的邻居,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年纪但从未打过招呼的男孩。 “早上好啊。”女孩笑容明亮,像极了早晨的那缕阳光。 “好呀”,男孩情不自禁地打量了下这位住在隔壁3年有余,向来独来独往的邻居,仿佛第一次见这位美丽的女孩。“你刚刚是在说话?”男孩有点好奇。 “是,我在跟猫说话。一只讨厌的猫~”女孩调皮又略带害羞地笑了。 “喵……”猫突然叫了。 “哈哈,好。上班路上,注意安全。”男孩也笑了。 女孩带着雀跃的心情走了出去,步伐轻盈,空气清新,万物美丽,仿佛一切焕然一新…… 第一双高跟鞋 173cm。 女孩心里咯噔一下。相比去年又增长了0.5cm。 后面排队等着量身高的男生惊叹了一句,“哇,好高啊,比我还高“。 挽着男生臂弯的女生也嘀咕了一句,“这么高,好找男朋友吗?”然后小鸟依人地投到男友的怀里。 女孩装作没听见,穿上鞋底只有1cm的单鞋,愤愤而去。 女孩愤愤地不是他们的议论,因为这样类似的对话,她已经听过无数个版本了,毕竟个高是事实,她也封不住别人的嘴。她愤愤地是自己,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的在25岁的年纪还在长个,并且在25岁这个尴尬的年纪跟谈了5年的初恋男友提出了分手。 “你太高了。”这是女孩听过男友说过最多的话。 每当男友这样说的时候,女孩心里总是很委屈。不过女孩很懂事,是的,自己真的太高了,对于只有173cm的男友来说。所以女孩总是买底最薄最薄的鞋子,尽管穿着一点也不舒服,走起路来脚底还生生的疼。 可是女孩终究是女生,爱美的女生。她看到身边那些可爱的小萝莉们穿着短裙,高跟鞋,摇身一遍就成了气质女王。她也想穿短裙,配高跟鞋。 “不行。你太高了。”男友反对到。 “个高就不能穿啦?”一向温顺的女孩鼓起勇气问到。 “你那么高,穿上中长裙露出来的部分就已经跟那些小个子女生穿短裙的效果一样了。再穿高跟鞋,跟踩高跷一样,谁敢跟你走一块啊。” 委屈归委屈,可是女孩觉得男友说的也颇有几分道理,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毕竟衣着也不是什么关乎原则的大事。 一天,我拉着女孩陪我去买高跟鞋。“你也挑一双吧?” “我就试试,买就算了。”女孩拒绝道,显得满不在乎。 “作为一名女生,不对,女人,怎么可以没有高跟鞋呢。” “我个本来就已经这么高了,不需要。” “怎么会呢,每个女人都需要高跟鞋,高跟鞋让女人更美。”我穿上一双红色高跟鞋,站在女孩和镜子中间,镜中的样子亭亭玉立,美丽动人。 “是的,高跟鞋显气质。”女孩看着我,眼神里是喜爱,是羡慕。 “对呀,你看嘛,你也觉得高跟鞋好看,对不对。不管什么样的身高都需要的,你看那些女模特都180了还不是照样穿高跟鞋。买双吧,你都没有。”我鼓励道。 “不不,我太高了。再说了我又不是模特,就一普通人。” “你都已经有男朋友了,什么高不高的。再说,你这是女神的身高,好多人羡慕都羡慕不来呢。”我不知道为什么女孩总是有一种很奇怪的愧疚感,完全无法理解在这个“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潮流时代,还会有人鄙夷自己的大长腿的。 我看到女孩有一丝落寞,她说,“没有吧,我倒情愿自己矮点,我男友就经常觉得我太高了。” “什么叫他觉得你太高了?不是,他之前追你追的这么狂热,他不就喜欢高挑的你吗?现在说你太高了,几个意思。”我不知怎的生出一种气愤。 “没有没有,他也就随便说说啦。只是我想考虑下他的感受吧。”女孩显然是在维护她的男友,而将我推到了那个只属于他们2人的圈圈的外面。我知道女孩一直都是善解人意的,作为局外人的我关于她的想法和决定,也不再多言。 反正我从未见过女孩穿过高跟鞋。一次也没有。 “我们分手吧。”25岁的女孩感受到了近年来男友的冷漠少语,却常常盯着手机笑得开怀。两人走在路上,女孩心情很复杂,不会发脾气的她很痛苦地逼着自己讲出这5个字。 “哦,好的。”男友很平静,平静得让女孩觉得像是自己在无理取闹。 可是万万没想到,没有下文,就这样真的分了。 女孩真的分手了。她提的分手,如了他的愿。 “你有空吗?我们去逛街啊。”时隔很久,我意外接到女孩的电话。以前向来都是我约她陪我逛街,而她和男友逛街。 “有啊。怎么今天有空,落单了?” “我分手了。” 我很惊讶,因为这次女孩的语气很坚定,不像我印象中的那般温婉或者犹疑。“你买什么,我陪你。” “高跟鞋。”3个字远远地从电话的那头传过来,依然掷地有声。 终于,女孩在迈向26岁的时候,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双高跟鞋。 我看着穿上高跟鞋的她,像一只蜕变的白天鹅,骄傲地昂起了头。 持枪女孩 因为一张宣传照,小P火了。 照片里,小P穿着黑衣黑裙,拿着冲锋枪,露着大长腿,特别的酷,名曰“持枪女孩”。 我更习惯叫她P总,因为她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冷气场。英文里将P总这样的性格称之为cold fish。 如果让我用直线型思维对女生的性格进行笼统地划分的话,只有A和B两类。A类就是那种帅气的酷酷的女生,跟A类的女生在一起,你会感觉走路都带风,还有BGM加持,很有排面。B类就是那种温柔的乖乖的女生,跟B类的女生在一起,你会感觉没有压迫,周围的世界就像羽毛一样轻盈。 P总显然就是A类,而且A爆了。 她会做饭,弄坏锅那种。说话也会偶尔带脏字,P来P去。跟P总在一块,我们都大呼过瘾,因为她性情直率,黑白分明,敢爱敢恨;就好像自己有一口憋了很久很久的气,被P总一连串子弹般正中要害的攻击性话语给帮忙吐了出来,痛快。 都说枪打出头鸟,不过P总是“持枪女孩”,她不怕被枪打,所以她总会说出“沉默的我们”不敢说的话。 一天,P总参加漫展,被蜂拥的漫迷们挤的东倒西歪……混乱中,机警的P总察觉身后有一只手悄然地正要伸进旁边一位女生未拉上的包包里,P总一把握住这只意图不轨的手的腕部,刚强有力。 P总恶狠狠地回头,是一个瘦弱的中年男人。“你干什么?” “我……我没干什么,你别叫,别叫。我什么都没干。”中年男人露出了怯懦的神色。 P总见男人手中空空如也,便松开了手。这位中年男人却似做贼心虚般赶紧顺着人流溜走了。 事后,P总跟我说起这事,身处和平年代的我像是在听一则国际新闻,“你胆子真大,敢随便招惹陌生男子,他是要偷东西吗?” P总皱了皱眉,“其实,我当时也只是条件发射地抓住了他的手,至于他是不是真有什么企图我也不确定。倒是他那胆小怕事的模样……你是当时没看到……我反倒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小偷。” “可能是你太霸气侧漏了,所以即使人家没干什么,也被你吓得P滚尿流。”我偷笑道。 P总无奈地摊开双手,“谁知道呢。” 是的,我们都无法知道P总的这次擒拿是不是乌龙事件。但我知道,P总总是处于自然防御的状态,所以才有了这则故事的发生。 可是,没有人是天生防御的。 那一年,P总还是真正的小P,16岁。只身前往遥远而陌生的魔都。 长途汽车上,小P的手一直插在牛仔裤的口袋里,因为那里装着她的全部家当。 400块钱。 弱小的她,害怕周围所有的生面孔,担心自己一个不留神睡着了,钱没了。 所以,常年在外孤身一人的小P,慢慢地练就了一项本领,睡“孔明觉”。就是即使是在睡着的状态,也能做到心知肚明。 久而久之,在复杂的社会历练中,这项本领的威力逐渐增加,蔓延开来,渗透进小P的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 小P比常人更容易看到社会的恶,她拿着一把无形的枪,无时无刻不保持警觉的状态。她要将一切恶意的种子扼杀在摇篮里。 然后,就有了今天的P总。 P总不允许别人有任何欺负她的可能,也总是习惯性地保护身边的朋友。 我望着“持枪女孩”,觉得她扛着枪,好累。好想帮她卸下来。 女主播的故事 房间号2287。 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入房间的,反正醒来的时候,就已经在房间里了。 周围很安静。我以为房间没人。 “你还在吗?” 我突然听到耳边有人说话,是一个陌生但温柔的女生的嗓音,语气不像询问,倒似没有期待回答的自言自语。 我看了一眼手机。“在”,我回应道。 “我还以为你是机器人呢。” 机器人?我还在恍惚中。“这是哪?” “这是我的房间,2287。” “咦,我怎么进来的。”我很纳闷。 女生犹豫了一会儿。“应该是你不小心滑进来的。” 我正要回复,结果不知怎的就滑出去了。“2287”,我赶紧循着记忆,又找回到她的房间。 “你刚是不是不小心滑出去了。没关系,我也要走了。”女生声音很轻,有种无力感,但刚睡醒的我听着却是很舒服。 “原来这个音乐平台还有直播啊。你什么时候再开?” “你想听?呃,你去其他房间吧……” 虽然我不从听直播,但感觉这个意外邂逅的主播很特别。“你当主播难道不希望有人来听吗?” “我是播给自己的,就听自己喜欢的歌,也不怎么聊天,你会觉得很无趣的。” “刚巧,我就喜欢安静。那我以后就来你这听歌好了。”我赶紧扣字,怕她突然走掉。 “可以的,随你喜欢。Byebye,我下啦。” 主播并没有让我关注她,但是聪明的我急中生智,在她下播前的0.1秒点了关注。这样下次她开播的时候,我就不会错过了。 第二天,我收到主播的开播提醒。 房间又只有我跟她两个人。 女主播很礼貌地跟我打了声招呼,就又沉寂了。房间里放着“Loving strangers”,旋律优美动人。 过了一首歌的时间。我还在。 主播可能觉得把我晾在一边不说话有点不太礼貌,便开始东拉西扯地说起了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我不想因为我的出现让她变得无所适从,“你把我当机器人就好。” 主播没有立即回答我。 又过了一首歌的时间。我怀疑她是不是睡着了。 “我刚刷牙去了。”主播跟我解释道,她很意外我竟然还在这里。 虽然不在一个空间里,但是那些切歌的空隙多少显得有一丝尴尬。为了奖励我的陪伴(虽然可能也并不需要),女主播轻描淡写地跟我说了一些她的故事。 原来,她在准备考研,因为备考的时间太煎熬,所以她就在直播间听着歌看书。 直播的公会里有句口号,“只要开播时间长,不怕主播没特长”。可是女主播每天开播时间这么长,可谓定时定点定量,啧,还冷清的如此惨烈……足以可见,她志不在此。 她甚至还会在每场直播的标题里写上“不聊天,见谅”,让那些爱凑热闹的看客们直接绕道而行。 我很理解她,也很享受她这种开播的方式。她备考的那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相约在直播间里,在不同的空间各自忙着自己的事。 女主播成天没日没夜的看书,直播间几乎全天24小时营业。我觉得她很辛苦但又很喜欢主播的这种认真劲儿,觉得自己也被她激励着。 她时不时会跟我分享学习的计划,模拟测试的成绩,近期学习的成果……还有,她在星巴克喝的咖啡,肯德基吃的套餐以及麦当劳发过的呆……生活虽然单调了些,却满是青春和奋斗的味道。 就这样,从夏天到秋天,又从秋天到了冬天。从备考、确认考场,到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我像是与她一起经历着考研一般,互相督促和鼓励,为她欢喜为她忧。 在我心中,每一个追逐梦想的人都是自带光环的,什么都不用说,仅仅是远远望着那光圈中向前奔跑的背影,就能感动得热泪盈眶。 女主播考试完,就停播了。 而我,也再没有听过直播。 离别总是不免让人感伤,哪怕是未曾谋面的陌生人。可能一个转身,就彻底消失在了茫茫人海,再也找不到了。 女主播的故事结束了,但女孩的故事仍在上演。 我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心向太阳的女孩仍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着。我很高兴她不再只是原地重复着三点一线,而是翻开了新的篇章,迈向了更丰富更广阔的未来。 阿康 阿康是我遇到的最爱看书的女孩子。 连自诩爱看书的我也自愧不如。 不管我什么时候看到她,她好像都拿着一本书或者kindle。 不管她背怎样大小的包包,总能塞进一本恰好尺寸的书。 当我们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小小年纪的阿康就已经把《红楼梦》看了不下10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而她,简直就像从书中走出来的一样,出口成章,谈吐不凡。 我跟她之间的交情呢,就如书中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毕业之后的第3年,我去大魔都见她。 我们在约好的地铁站会面。阿康依然保持着爱看书的习惯,所以,在人流勇进的地铁口,我一眼就看到了岁月静好的阿康。 长发飘飘,手捧书籍,那种自带的书卷气息,与周遭的熙熙攘攘格格不入,让我有种走错片场的感觉。 “阿康。”我将她从书中的世界唤醒。 “咦,这么快,我还以为你要好一会儿呢。” “都已经一个小时啦,是你看书太认真了,所以不觉得。” 她合上书本,放进小挎包里。 平日里,阿康的话不多,但只要跟她聊起书,她总能滔滔不绝。 “你刚看的什么书啊?” “诗经。” “诗经?你还真是古今中外,涉猎广泛啊。文言文一类的,我看得都头疼。” “那是因为你还没有领略到其中的韵味,哪天等你领略到了,你会着迷的。我觉得吧,那些古文啊古体诗啊,它们那种独特的美感是现代文学无法替代的。这本诗经我老早就买了,现在回头再看,更加觉得妙不可言。就比如刚刚你叫我,我正读到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当时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幅繁茂、欣欣向荣的景象,春天青葱的桃叶,鲜艳的桃花,看似写景,却是一首贺新娘的诗……你看,以前古人就有用桃花来形容爱情的,还有‘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我插播到。 “这个,我还没看呢。” “那你最近走桃花运了吗?”我坏笑道。 “一堆烂桃花……算吗?” “哈哈。那你还是继续跟我说书吧。” 我就像一个听书人,饶有兴致地听她一路神采飞扬地讲述着最近看书的体会和书中的故事。 但如果你觉得她只知道读书写字和岁月静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就像没有悲伤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不懂悲观的乐观不算真正的乐观,没有一地鸡毛的岁月静好也只是粉饰太平的假象。阿康是那种在一地鸡毛中也能拾到乐趣的人。 “你这么喜欢看书,不担心对真实的生活丧失乐趣了吗?”我问道。心里是暗暗的佩服。 “没有啊,你会反倒充满喜乐,觉得什么事情都充满了乐趣。”阿康一脸喜兴。 那一天中午,阿康带我去她住的地方,买菜、做饭。 她一点儿都不觉得做饭是件麻烦琐碎的活,而是像在完成一件艺术作品一般,用心细致。 到了晚上,万籁寂静。我跟她一起窝在沙发上,看《朗读者》。 不难理解,这样爱看书的阿康会喜欢读书类的节目。不过,阿康真的好爱哭哦,她看着那些嘉宾听着他们朗读的文字,一个劲儿地泪流不止…… 那一刻,我被身边的阿康感动了。也陪着她哭成了泪人。 正当我俩哭得晕头转向时,节目里朗读到,“塞涅卡曾经说过,我们何必为了生命的片段而哭泣,我们整个人生都催人泪下。我想他所说的催人泪下,不仅仅是指人生的坎坷,更多的是指生命的壮阔。” 阿康喜欢那些内心丰厚的女性人物,比如《甄嬛传》里的眉庄,《飘》里的梅兰妮……那些沉静而有力量的东西。 自此分别后,君子之交的我们很少联系,可是阿康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位“智”友。 她让我明白了,如沐春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也教会了我,内心澄澈如明月,岁月契阔有山河。 着急小姐 女孩是个急性子,所以就封她一个称号,叫她“着急小姐”好了。 着急小姐身上好像安了无数个定时炸弹,而她就是拆弹专家,一直都在争分夺秒地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和隐患。当一个炸弹被顺利拆除后,还未等喘息,下一个炸弹又开始倒计时了。 着急小姐总是步履匆匆,所以她完全不能理解那些为了喝某茶排队两三个小时的人的心理。 她不吃带刺的鱼,因为费时费事。 她很少吃火锅,因为每次吃火锅她都会被烫到嘴。 她不喝咖啡,因为她会一口干掉。 她刷牙像拉锯,旁人看了会有一种牙齿被拉掉的惊恐。 她夹菜像钓鱼,汤汁还会在空中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所以,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她经常还没尝到美食的味道,而食物就已经下肚了。 不过,她一点儿也不介意,因为她并不关心自己吃什么。 如果你在晚上问她,今天中午吃了啥?她自己也回答不上来。你会很惊奇,怎么会有人连自己中午吃的什么都想不起来呢。 事实是,她果真如此。 着急小姐有太多太多需要她着急的事,所以她根本没有功夫去在意吃的什么,就选择性失忆了。 她太着急了,着急的像是加速前进而脱轨的列车,总是会有发生意外的风险。 她会突然坐空摔一跤。 她会用水果刨子刨到手。 她会吃自助餐摔破盘子。 她甚至觉得说话都浪费时间,所以从不多说一句废话;即便说话,也是倍速播放。 着急小姐走路也异常的快,只恨自己未能长出一双翅膀来。 “放慢你的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我吃力地追赶着她的步伐。 “我的灵魂跟我的脚步一样快,不需要等。”她斩钉截铁地回答。 她前一天晚上会习惯性将第二天的日程排的满满当当,否则她睡不安稳。 她会命令自己立刻睡着,闹钟响后马上起床。她留短发,不修边幅,不穿系鞋带的鞋子。 可是都已经这样了,着急小姐还会着急得干跺脚,觉得自己不够快。 再快一点! 再快一点!! 再快一点!!! …… 直到有一天,着急小姐绊倒了,摔了个惨痛。 她不得已慢了下来。可是心里依然很急。 “我一慢下来就觉得自己很颓废,在浪费时间。”着急小姐显得很焦灼。 “所有花费在美好事物上的时间都不是浪费。”我安慰她。 “可是我现在慢下来,也没觉得周围的事物有多美好。反而快马加鞭的时候,觉得无比充实。” 为了让着急小姐感受生活的美好,我特意买了束花送给她。 等我再去看她的时候,花都枯萎了,干枯的花枝呈现出的还是当初我给她摆放的造型,花瓶上布满了灰层。 “这束花该扔了。”我提醒道。 “呀,这么快就谢了啊。” 我知道着急小姐根本就没有关注过这束花。 我仍不死心,而后又特意买了盆绿萝。 “绿萝最好养了,它要求不高,记得给它水喝就够了。”我叮嘱道。 “好。” 过了约摸一个星期,我去看她。我发现绿萝的茎叶都瘫倒成一片,叶子也枯黄了,毫无生机。 “你是多久没给它浇水了?” “呀,中途可能有浇过……一次?”着急小姐不确定地回答。 “没事儿。你只要给它浇水,它很快就会站起来的,然后恢复当初绿油油的样子。”我胸有成竹道。 又过了约摸两个星期,我再去看她。我发现绿萝的根茎全都烂掉了,叶子还是枯黄的,奄奄一息。 “你这是浇了多少水啊?” “也没有啊,就一次。” 我露出质疑的神色。 “一次性多倒了些。”着急小姐补充道。 无奈,我只好放弃了。 总之,那段被迫慢下来的时光,着急小姐无比煎熬,整个人都不好了。 以前我总觉得只有慢下来,才能找到灵魂。可是现在发现,对于着急小姐这种天生着急的性格,她的灵魂就是快的,真的跟脚步一样的快。即使她的脚步被困住了,灵魂也无法减速。 终于,着急小姐恢复了节奏,仿佛久经黑暗,再见光明。 她像加速旋转的陀螺,整个人又变得神采奕奕,闪闪发光起来。 暴食症女孩 女孩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她快死了。 整个身体只有右手仍机械般地保持着2个小时之前的动作。 她将床头最后一袋薯片里的最后一片送进嘴里。 无比绝望。 各种各样的零食包装袋肆意堆弃在床头。 女孩使尽了浑身的余力,微微挪动了一下,将蓬头垢面的自己埋进了废弃的包装袋里。 零食的碎末扎到脸。泡椒的辣味熏到眼。 女孩都不觉得疼。 她真的快死了。 不会有人来救她。也没有人会发现。 她快撑死了。 女孩感觉自己的胃像在无限膨胀的气球,随时都要爆掉。而那些食物就像千斤重的秤砣,狠狠地拽着自己的心,拼命地往下坠。 女孩欲哭无泪。她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和存在感,仿佛有个巨大的黑洞要把自己吸进去了。她好痛苦,好害怕,开始瑟瑟发抖…… 没关系,等撑死了,就再也没有这种痛苦害怕的感觉了,女孩想。 轻微的动弹都会猛烈地增加痛苦。女孩只好一动不动。 渐渐地她变成一株植物,慢慢地失去了思维和知觉,最后麻木了。 等她苏醒过来,胃也空了。 她望着周围的一切,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女孩羞愧不已,越是清醒越发痛苦,她无法面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自己。那种巨大的空虚,伴随着胃的空鸣,再度袭来。 女孩走向冰箱,像是走向那个让自己害怕而又眷恋的黑洞一样。新一轮的暴食又开始了。 女孩像机器一样一直往嘴里狂塞食物,一整个8寸糖霜奶油蛋糕,3包卫龙辣条,4个蛋挞,5根芝士火腿,1个香草冰淇凌,6盒酸奶,8包灯影牛肉丝,10块巧克力…… 进食的第一秒女孩感到无比的解脱和宽慰,她想要持续这种感觉,所以就一直吃一直吃,直到肚皮快要裂开,她仍然不愿停止……因为只要进食的动作停下来,面对的就是无法遏制的痛苦。 《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里有提到过一个词,叫“Hollow Day”—that’s a day where no matter what you put in your belly, it’s never enough. 女孩独处的每一天都是Hollow Day。 大概隔了五年时间,一次在同学的婚礼上遇见她。 我没有认出她来。只是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叫着我的名字。 我愣了半晌,没错,眼前的这个大胖妞就是我心中那个身材瘦削百吃不胖的女孩。 女孩仿佛预料到了我的反应。“我是不是胖得,你都认不出来了。” 眼前的女孩至少胖出了2个曾经的自己,一时无法接受的我真想来一套“还我漂漂拳”,帮女孩打回原形。 “你……怎么变胖了?” “因为暴食症。” “暴食症?我记得你以前一直吃的挺多,也没见胖啊。” “那只是单纯吃的多,胃口好,能吃,不是暴食症。” 到了喜宴开席的时候,她坐在我旁边,吃得很慢很少。 “怎么,没有胃口?”我问她。 “不是,我担心自己一旦开吃就失去控制。” “不会的,有我在你身边,你如果吃的过多,我就把你的碗筷给撤走。” 我一直努力找女孩聊天,试图转移她对食物的注意力。女孩也跟我说起了她多年的暴食经历,就像染上了隐疾一样,完全失去理智,而是自虐般的寻求一种莫名的安慰……女孩想要自救,可是每次一到独处的时候,就会前功尽弃,伴随着更深的无力和绝望。 “虽然我现在胖成这样,可是我心中一直住着一个瘦子。” “你会瘦回来的,你是自己把自己活活撑胖的,等你戒掉暴食恢复正常,一切都会好起来。” “我也想戒,不想再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了,可是,太难了……我好讨厌现在的自己,每天都不想醒来。” 我感受到了女孩的痛苦,“既然你很难改变自己,那你可以试着改变一下环境。” “怎么改变?” “你说你独处的时候,就会暴食。那你就尽量不要在一个人的环境里呆着,多和朋友在一块多参加一些活动,也不要通过食物来解压。” 我知道所有的话都是说来轻巧,而对于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我并不知道女孩真正暴食的根源是什么,分别后也再没机会见面了。 后面星星点点地获取到一些她的信息,都是通过朋友圈。 我知道她开始了一场对抗暴食症的持久战。 我知道她遇到了一个心疼她的人,在陪伴她。 我知道这次,她终于坚持了下来,恢复了自己,而且变得,越来越好。 弹给女孩的吉他 每个人心底都有过一个明星梦吧。 女孩也不例外。 她爱唱歌,KTV水平。 弹吉他,三脚猫功夫。 呵呵。就这样,女孩还想当流浪歌手呢。然后学着少年一样,自顾自地唱着“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女孩当初学吉他,自然也是各种不被看好。 “女孩子学什么吉他,又不用撩妹。” “你又不是搞音乐的,学点专业相关的实用课程不好吗?” “学吉他都是一时兴起,很难坚持的。我的那把破木吉他就刚买回来的时候摸了一个星期,现在琴弦都锈断了。” 她未作辩驳。反正就自己攒了钱,到处跑着体验课程,然后去琴行挑了把价格中庸的面单吉他。 经过半年的打磨,女孩居然真的可以像模像样地弹唱起歌来。 她还煞有介事地给自己列了一份歌单,然后在聚会的时候,时不时为我们弹唱助兴。 我看着她把玩吉他的样子,颇有一种文艺女青年的感觉,画风迷人。内心也有点蠢蠢欲动,“我也想学吉他。” 她笑而不语,拿出歌单,让我点歌。 《虫儿飞》 《董小姐》 《心愿》 《奇妙能力歌》 《一生所爱》 《阿玛尼》 《躺在我怀中》 《白兰鸽巡游记》 我看着这份短小精悍的自制歌单,一眼就看出了歌曲的排列规则,先易后难。我想考验下女孩的水平,又想留有空间,就点了倒数第二首,《躺在我怀中》。 女孩拨了拨琴弦,试了下音准。随后,歌曲的前奏开始响起,琴弦的声音清亮柔和而富有穿透力。 我发现我原来从未认真听过女孩唱歌,不然我怎会诧异地觉得她一开口,有如山间的百灵鸟,竟然如此的婉转动听。 “你望着我说有些困了你眼神中带温柔 你心目中最爱的人一定是我我确定确定确定 我抱着你说快些睡吧我想给你唱首歌 我心目中最爱是你我确定确定确定 躺在我怀中此景已如梦 你躺在我怀中亲爱的睡吧睡吧 躺在我怀中愿此时永恒 你躺在我怀中亲爱的睡吧睡吧 ……” 我感觉冰封已久的心像是被温柔化了,立马爱上了这首歌。“好好听啊。” “很甜,对不对?” 我狠狠地点头。两个傻女孩,竟然在歌中磕到了恋爱的味道。 “这是女孩喜欢听的歌,所以要弹给女孩听才懂。”女孩笑了,蜜一样甜。 是的。女孩的心思女孩最懂,所以女孩之间总是更容易惺惺相惜。 “你还想听哪首歌?”女孩问道。 “你最喜欢其中哪首?” “一生所爱。巨好听。” “嗯……是好听,就是太悲伤了。”我不想听悲伤的歌。 “没关系,我已经习惯悲伤了。” “可是我担心我会被你唱哭哎。” “那就换首吧。这个歌听着确实太让人心疼了。” “是的。特别心疼,心疼得会让人哭出来……” “《白兰鸽巡游记》?”女孩问道。 “这首歌我还没听过呢,是不是比较难唱?” “不,你没听过就比较容易。哈哈。” 女孩喝了口水,清了清嗓子,手指又开始灵动起来,音符慢慢升起,在空中飘动…… “我从远方来到陌生的地方 就像沉睡了不知多少个年头 我将不顾一切的来到这地方 放眼望去一路春光不再平凡 啊~时光穿梭入水一般 啊~昨天的路已经很远 白兰鸽白兰鸽 飞过彩虹划过的瞬间 他就在远方 不要停止追寻着他 白兰鸽白兰鸽 飞过似水华丽的人间 直到拥有了一切 还是飞向北方 ……” 躺在沙发上静静旁听的我,像是来到了一片旷野,荡着秋千,清风拂面。 我望向远处高高的天空,目光所及之处,有一群自由的白兰鸽飞过…… “好好听啊。”意犹未尽的我仍陶醉其中。 “哈哈,看来我是推歌小能手啦。你这样说,让我练琴又有了动力。”女孩用她左手手指的指腹“摸”了下我的手背。 “哇,你这手指‘刮’的我好疼。” 女孩摊开左手,手心朝上。我看到她的左手指甲平平,指头上布满了一层又一层新旧交替的茧。 “是不是很难看?” 我摇摇头。觉得甚是美丽。 那些年的戏精女孩 我想每个女孩都曾经扮演过自己喜欢的角色。 假装扮演。 比如当年,在金庸武侠剧《倚天屠龙记》正在热播的时候,我和我的一群玩伴姐妹们,会经常课下聚在一起讨论剧里的人物。 “你觉得谁谁好看吗?” “你觉得谁跟谁谁更好看?” “你喜欢谁谁吗?” “你喜欢谁跟谁呀?” …… 总之,都是一些没有丝毫意义又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却可以让我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纠结的抓耳挠腮,争执的面红耳赤,甚至还会谔令少数服从多数。 然后又会突然改变游戏规则,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扮演。如果觉得平分秋色,难分上下,实在挑不出来,就会抓阄决定。 你是蛛儿,她是小昭,女也是芷若,我是敏敏。 于是,《倚天屠龙记》里的四美们就这样在现实生活中集齐了。 可是没有张无忌,怎么办? 没关系,我们不需要张无忌。我们有自己的剧本,只需要扮演好各自心中的角色就够了。 当我们有了身份后,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仿佛戏精附体,这些角色名因此成了我们的代号。 日常对话里,都会自带角色效应。还会在小纸条上写上自己的署名。 “芷若,把你的透明胶带借我用下。——敏敏特穆尔。” “小昭,把你做的数学题给我看看。——蛛儿。” 于是,再简单的小事,也变得妙趣横生。 为了更符合角色的设定,我们还会在有限的条件下让自己的形象更加贴近剧中的样子。 所以,“蛛儿”的衣服就偏向了灰暗系列,“小昭”的发型就梳成了可爱的双马尾,“芷若”就留起了长长的指甲,“敏敏”就时不时的拿着一把油纸折扇…… 因为没有了“张无忌”从中作梗,四美们和谐共存,其乐融融。我们经常手拉着手,自成一排,形影不离。 直到有一天…… “蛛儿,芷若,敏敏,我们家要搬去北京了,所以这学期完我就去北京上学了。” “小昭,你真的要去波斯当教主啦。” “对啊,从此以后江湖就再无小昭了,你们几位要好好保重。” “小昭”宣布临时退场,让这出只有四人的剧目再也无法上演。一段时光也终将结束了。 在班级期末文艺活动的时候,“蛛儿”、“小昭”、“芷若”和“敏敏”合唱了一首《刀剑如梦》,像是杀青一般充满仪式感的为这扮演的时光画上了句号。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恨不能相逢;爱也匆匆,恨也匆匆,一切都随风;狂笑一声,长叹一声,快活一生,悲哀一生,谁与我生死与共……” 很多年之后,同学聚会,四美又集齐了。 “蛛儿”打扮艳丽,“小昭”剪了短发,“芷若”风姿绰约,“敏敏”文静温和。 我们聊起了那个幼稚纯粹的学生时代,大家罢演之后的生活,到各自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升职加薪的曲折之路…… 大家的故事都堪比一部悲喜交加的人生大戏,成长和变化也都显而易见,难以置信跟大家口述回忆中的自己是同一个人。 那些年的戏精女孩,快乐很简单,就想扮演成别人。 这些年的白骨精女孩,简单就快乐,只想做自己。 因为大家都在不同的地方,且要忙于工作的原因,一顿饭的功夫,聚会就不得不散场了。 真的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愿再能相逢。 爱上蓝喜鹊 我和女孩躺在树荫下的草地上。 蓝天白云,晴空万里。 “如果有下辈子,你想当什么?” “蓝喜鹊。”女孩毫无犹豫。 “为什么?” “因为喜鹊能报喜,很吉祥呀,我从小就听过好多关于喜鹊的故事。传说在贞观末期,有个人他家门口有棵树,树上有个鹊巢,巢里有只喜鹊,他经常给鹊儿喂食,渐渐地这只喜鹊跟他就有了感情。后来,一次他被冤枉入狱,他喂食的那只喜鹊居然来看他,停在狱窗前欢叫不止,他觉得好消息要来了。果不其然,三天后他就被无罪释放了。” “哦?因为官府查出来他被冤枉了?” “不。是因为喜鹊变成人,假传了圣旨。” “哦。这不仅是吉祥……还天赋异禀。”我对这样的神话传说,不以为然。 “还有,每年七月初七,喜鹊都会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以解他们相思之苦。你看这些喜鹊多有爱啊。” “是的……” “还有还有,喜鹊兆喜的风俗也在民间广为流传,以前我们那有很多跟喜鹊相关的画,比如两只喜鹊面对面的叫‘喜相逢’;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叫“欢天喜地”;双鹊中加一枚古钱叫“喜在眼前”;还有我家门厅贴的那幅鹊登梅枝报喜图,就叫‘喜上眉梢’。” “这样说来,你家那一片有很多喜鹊咯?” “对呀,我是在喜鹊窝里长大的,所以我无时无刻不感觉好事要降临在我头上。”女孩摇着头,一脸得意。 “那你为什么想当蓝喜鹊?” “常见的喜鹊都是灰黑色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有一次我在我家后院玩耍,看见一只头黑色,嘴红色,上身和尾部均为蓝色的鸟,尾部十分的长,像一把利剑,在阳光下反射出蓝色的光芒,耀眼夺目,十分罕见。” “然后呢?” “我当时立刻被这只蓝喜鹊吸引了,觉得这只蓝喜鹊的降临必定会带来好运。之后的每一天我都在院子里的树丛中寻找这只蓝喜鹊的身影。” “然后呢?” “我跟你说,那段时间我真如有神助攻,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考了全市的第一名。市长和学校校长还送奖牌到我家,亲自拜访,请我爸妈在学校发表家长感言。那时候,我真觉得自己就是那只蓝喜鹊,万众瞩目,与众不同。” “然后呢?” “后来,那只蓝喜鹊飞走了,就再也没看见过了。我感觉我身上的光环像被抽走了一样,跟着蓝喜鹊一起飞走了。可是我心里想着,一定要把蓝喜鹊找回来。” “你真的相信是蓝喜鹊给你带来的好运?” “嗯。喜鹊伴着我长大,让我从小就觉得我是个有福气的人,会平安喜乐,安安稳稳一辈子。是那只蓝喜鹊的出现,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不平凡的魅力,让我心里燃起了一团火焰,我也想当那样一只蓝喜鹊,绽放自己的光芒。” “难怪我现在觉得炫目的睁不开眼,原来是你这只蓝喜鹊在熠熠生辉啊!” 女孩撑坐起来,环顾着四周的树木枝桠。 我听到成片的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所以你找到你的蓝喜鹊了吗?” “还没有,但我一直在寻找,所以每天都在督促着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依然惬意地躺着,望着女孩逆光的背影,光有点灼痛了双眼,我将眼睛微微闭起来。 我仿佛看到了女孩后臂两处生出一对蓝色的翅膀,挥动着,羽翼越来越丰满,变成了一只蓝喜鹊。 我想告诉女孩,我的蓝喜鹊已经找到了。 生活中的小彩蛋 坐标:武汉 店铺1:古早味烧麦 “老板!买一杯豆浆。” “我们这豆浆是免费的,你买热干面啥的就送。” “不想吃其他的。” “那你直接去倒一杯喝吧。” “免费的?” “免费的。” 我暗暗自喜。这也算是吃了霸王餐呀。 店铺2:一元路怪味烧饼 “老板!来个烧饼。” “好嘞!” “老板,听说你们家烧饼特好吃,我是慕名而来的。” “从哪来的?” “从东土大唐而来。” “哈哈。这就是东土大唐啊~”老板揉着面,技术娴熟。 “这是东土大唐?” 作为理科生的我一脸疑惑,立即寻找度娘。唐僧口中频繁提起的“东土大唐”从广义上的范围来讲指的是整个大唐王朝的疆域;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时期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北包贝加尔湖。唐朝周围的异族很多,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 老板果然没忽悠我。 饼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