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9章 为天下官吏加薪   大明从慎重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9章 为天下官吏加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严成锦平静道:“陛下亦去过良乡,知许多商贾汇聚于良乡,他们交了银子,自然就有这么多银子,良乡还是很清贫的。”



“商税能收上来这么多银子?”弘治皇帝面色诧异,纵然他知道良乡汇聚了许多商人。



可才短短一月的功夫,怎么会收到这么多银子。



当然是卖了地皮,不卖能有这些银子?



“大概是臣老实吧。”



良乡收上来的一分一毫赋税,全都上缴良乡府库,一两银子没舍得贪,这是另一个原因。



“商人乐意交银子,是因良乡收的商税,说是定额便是定额,一分钱也不多收,更无其他衍生的赋税。



不像漕运,从南运到北,每一道地方的关税,就要收一次银子。



有些税监,还要收取一些好处费。



还没到目的地,商人反而亏了银子,致使许多商人不敢将货物运到其他地方,只在本地活动,大大限制了商业的繁荣。”严成锦从良乡推演出来规律。



要让良乡与大明不同,成为自由之地,就要在法令上加以严控。



良乡弹丸之地,比天下更好治理。



李东阳等人听出来弦外之音,说税监贪了银子。



弘治皇帝又不做生意,自然听不出来,不知税使们除了收取税赋外,还要收取一笔“好处费”。



起初让这小子在良乡试一试,没想到能收上来这么多银子。



弘治皇帝圣心荡漾。



“诸公觉得,将此商法推行天下如何?”



刘健思索片刻,问:“良乡商税具体如何收取?”



“依旧是三十而税一,只不过收取的是银子。”严成锦道。



韩文摇摇头:“若是按照三十而税一收取银子,商品价格并不稳定,你如何收银子?如同粮价,旱年与丰年不同,糙米与精米不同,各地的米价也不同,你如何保证商法公平,若是取货物,不论商品价格如何,是旱年还是丰年,皆取一袋,公平公正。”



这就是以货交税的好处。



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儿,反正三十取一就对了。



但这样对朝廷并无意义。



严成锦希望朝廷推行三十取一的法令。



“三十而取一的银子少了一些,却能真真正正收上来银子,这是新税的好处。”



这样能刺激白银的流通,有许多商贾士绅把银子埋在家里,一万年也不拿出来用。



导致大明“消失”了许多白银。



新商法让士绅不得不把白银拿出来交税。



大明的商法,限制了良乡的商业繁荣,使其无法变成真正的自由贸易之地。



来良乡的商人十分有限。



从南运到北,除了可能遇到盗匪,还要遭受一路税卡的层层剥削。



诸如广东和福建一带,还有西北的商人,不会来良乡。



如今在良乡活动的,大多是京城、江南的商贾。



良乡要盘活了大明的商业脉络,成为大明的义鸟,还得让广东和福建一带的商人参与进来。



李东阳想了想,道:“陛下,户部所言极是,但臣却以为可行,此举能收上来银子,何不推行天下?”



刘公反对,李公赞成。



谢迁心中笃定,接下来陛下便要问他了。



“谢公以为呢?”弘治皇帝目光落在他身上。



谢迁躬身道:“臣想,既是在良乡推行,严成锦必定比谁都了解,还是由严成锦说吧。”



“臣没有想过推行天下。”



弘治皇帝皱着眉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现在想想。”



第189章 为天下官吏加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