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千古难题   大明从慎重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千古难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程敏政眼中噙着热泪,太子成才了!这词足以名传千古!



朱厚照兴高采烈回头,用鼻子看着众人,趾高气扬,心中心中喜不自禁。



“你来对出接下来的词!”



杨慎欲言又止,思索许久,也想不出来比这个更磅礴豪迈的意境,惭愧道:“在下输了,之前所吟的诗,都不及这一首词,老高兄藏拙,实在佩服!”



朱厚照心中一喜,回头问问这杨慎是谁,本宫要拜他为师,学写词!



“这首词不是本宫写的,真巧,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不过只有这两句。”朱厚照为人高傲,这样的词他同样心生敬佩,不屑冒充。



就这?



书生们既激动,又大失所望。



程敏政微微张着嘴巴,可惜啊,这么好的词,只流传这么两句。



一时间,这首词成为藏书馆的最高挑战。



无人能对出来接下来的诗,程敏政写了后续几句,却自感狗尾续貂,将纸丢进箩筐里。



半个时辰后,张贤听到这首词,震惊不已。



立即请匠人在藏书馆前,立下一座石碑。



刻下这两句词。



江南的滕王阁,凭借《滕王阁序》名动天下!



或许,良乡藏书馆也能凭借这两句词,名震天下,流芳百世。



石碑上只有两句,却有一股磅礴气势迎面袭来,叫人拍案叫绝!



剩下的空白,只能由后人来写,张贤本想悬赏一百两银子,但这样的诗诱以金钱,就俗了。



……



紫禁城,华盖殿,



弘治皇帝大惊失色,反复念着这首词,浑身热血沸腾,心中激荡,久久不能释怀……



“竟有如此磅礴意境,光是念出来,就让人精神抖擞!好词啊!这是太子写的?”



“臣也不知,不过……太子曾在东宫偷偷研究音律,也写过词。”牟斌如实禀报。



弘治皇帝苦笑摇头:“不可能是太子写的,若是他所写,早就来向朕邀功了。”



牟斌颔首点头,觉得有道理,难道是严成锦写的?



也不可能……



严成锦这样的年纪,怎会有如此高的超脱领悟,写这首词的人,分明是经历了一生,是个老成之人。



杨府,



杨廷和念着这两句词,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一次又一次惊叹,胸中激动难以平静:“写得好,写得太好了!”



杨慎从良乡回来,向父亲讨教,谁知道父亲听了,惊叹不已,和他的反应如出一辙。



杨廷和摇头叹息:“难,接不上来,为父也接不上来,是谁写的?”



杨慎有些委屈:“朱小寿说,写这首词的人,也叫杨慎……”



朱小寿……那不是殿下吗?



杨廷和哭笑不得,太子偷跑出宫,竟是为了同自己儿子斗诗,杨廷和干咳一声,道:“儿啊,日后朱小寿再找你斗诗,你就让着他。”



“父亲知道他?”



“他是太子殿下。”



“……”杨慎。



……



两句词,捧红了良乡藏书馆。



京城和周围州县的老儒生也来瞻仰这块石碑。



“只要把后几句接上来,就能名垂千古。”



严成锦发现,良乡这巴掌大的地方,到哪儿都能看见儒裳纶巾的读书人,比良乡百姓还多。



“读完书便回去睡觉,也是无趣。”



“是啊,江南好,江上烟波,夜里正是画舫热闹的时候,咱们进京太早了。”



街上走几个书生。



可惜,摩天水车不能开,每日少赚近百两银子。



一个月就是三千两,一座豪华的宅邸。



这些书生大多家财雄厚,良乡没地方花银子,他们反倒觉得无趣。



大明是个有想法就能赚银子的时代,热水囊一出来,许多士绅把汤婆子丢了,抢购热水囊。



秋粮征收在即,张贤对着严成锦道:“大人,秋粮可否缓一缓,下官上疏奏请乞,明年再征收?”



收上来的秋粮不多,眼下兴修水路,每日要花去三石米粮,两石白面,才能勉强维持。



新修藏书馆掏空了良乡的府库。



第223章 千古难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