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5章 神器的番物   大明从慎重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5章 神器的番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严成锦听到周围的官员,在讨论王华被儿子王守仁辩败的事。



百官们脸上笑呵呵,真是父慈子孝啊!



王守仁把亲爹怼病了,王华不但名誉受损,还背上了教子无方的骂名。



严成锦还以为他们会同情王华,谁知,竟被当成早朝的笑料,大臣们喜闻乐见。



张家兄弟站着的地方,只有张鹤龄一个人,张延龄十几日没上朝了。



弘治皇帝走进大殿中,大殿才慢慢安静下来。



“方才在议论何事呀。”



大臣们不做声,李东阳微微躬身道:“是昨日王华父子的论道。”



“王守仁不知孝道,王大人心寒啊!”户部主簿王琼道。



弘治皇帝已从锦衣卫那里知晓,王华论理输了,道:“昨日严卿家也在吧?”



还有太子也在,但他不想提太子。



严成锦微微躬身道:“臣认为,王卿家教得好,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王守仁,便是后浪。”



听此子这么一说,总觉得有几分道理。



弘治皇帝看向内阁三人,道:“开始廷议吧,有何事要奏?”



“杨一清传回急奏,剿灭西北延绥一带的贼匪三百余人。”刘健禀报道。



西北的地广人稀,三百人之数弘治皇帝和百官啧啧称奇。



“西北竟有如此多贼匪?”



刘健道:“只怕还不止,西北的粮食收成极低,饥民四处求生,不得已当了贼匪。”



杨一清在疏奏中说,抓到的蕃人贼匪不多,更多的是,从卫所逃出来的士卒和贫苦百姓。



收成本就不多,贼寇们抢了百姓的粮食,百姓不能安稳种田,也只能落草当流寇。



“还是快些开丝路为好,这样一来,京城的商人可以去西北做买卖。”李东阳想起了良乡,严成锦将三万流民安置的经历。



贼匪虽然不同于流民,但本质却是相同的,无田无地,没有生计。



弘治皇帝点头道:“严卿家向朕推举的杨卿家倒是不错,苦了西北的百姓了。



兵部,西北的驿站和钞关,何时才能修完?”



秦竑拱手道:“兵部从修建长城的流民中,调了五万人,修建驿站和钞关共一百八十二个。



如今修成有一百二十余,还剩六十座,十日之内,应当可以修完。”



五万人同时修建,加快了了工程的进度。



户部供应的钱粮充足,钞关和驿站都不成问题。



严成锦猜测,现在域外的贼匪不多,但丝绸之路一开,贼匪就会如苍蝇一般,涌入西北,杨一清还是把家搬过那边好。



“陛下,此时,商队可以出发前往西北丝路,一月之后,正好雪化开春。”刘健郑重道。



商队行商的速度,总是要比驿站的探子慢几倍。



探子骑快马日行五百里,商队或许一日,才走百几十里。



“刘卿家所言甚是,十日之后,西北的驿站和钞关,便修缮完了。”弘治皇帝道。



张鹤龄眼巴巴望着弘治皇帝,似乎有话要说,话到嘴边又使劲咽了下去。



……



严成锦准备命何能一份薄礼,送去王府。



不是因为与王华的交情。



清流们都送了,不送,会被小人抓住弹劾的把柄。



但又不能送太贵重的礼物,思来想去,就让何能送去一份薄礼。



王府,



王华还活泼乱跳的,并未向外界说的那样,卧病在床不起。



名为生病,实际上是丢不起人。



与人论道输了无事,关键是,此人是他儿子。



比他小二十余岁,还是他一手教出来的。



“老爷,严府送礼来了。”下人进来禀报。



严成锦送来的?



第355章 神器的番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