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 三观端正   大明从慎重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6章 三观端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妹薨逝后,父皇成日忙于政事,母后在后宫孤苦一人,极少人说话。



只有太子妃去陪陪她。



朱厚照想到张皇后平日总为他求情,让他少挨了许多鞭子,便有些挂念。



到了坤宁宫,张皇后两眼梨花带雨,抹着眼泪。



弘治皇帝在一旁轻轻拍着后背,抚慰她几句,道:“贼匪不除,西北的丝路难以开启,西北的百姓无米下锅之日,马匪威逼大明退兵,皇后可明白朕的心情?”



河套能藏身的地方太多,当初王越带着五万人搜寻整个河套,也要花半年时间。



朝廷派五万兵马救一人,定是不可能的。



大明皇权不可侵犯,更不会退兵。



陛下这么说,必定是不救了。



“臣妾自是明白。”张皇后擦干眼泪。



周太后叹息一声道:“当年英宗被虏去瓦剌,哀家也与你一般,哭得死去活来。



但就算是先皇,也得为江山社稷着想,更何况我等妇人,皇帝不是无情之人,哀家望你能体谅他。”



刘健摇头叹息一声。



杨一清只有五千人,想搜河套救人,只怕是要到猴年马月。



要搜尽整个河套将人找出来,就要调动延绥的边军。



如今开春了,正是鞑靼人南下侵扰边境的时候。



若将延绥的五万大军调离,戍边守备空虚,会让鞑靼汗得逞。



且调动如此多人,多少良田要被荒废。



“还请娘娘以大局为重!”



李东阳和谢迁等人对张延龄的性命,不感兴趣。



更别提耗费大量的靡费去营救此人。



张皇后深吸一口气,道:“臣妾分得清家事与国事,先父在世时,便嘱咐臣妾,不得以张家之事烦扰陛下,让陛下和太后费心了。”



正在这时,朱厚照走进来道:“本宫知道如何救建昌伯,母后不必伤心。”



众人看见朱厚照大剌剌地走进来,嘴上还带着笑意,仿佛建昌伯的死活,不关他的事一般。



弘治皇帝知道他吹牛成性,冷声道:“今日不许胡闹。”



刘健和李东阳三人,见了朱厚照后面色各异,太子的话,是不能当真的。



周太后却一脸欢喜,朝朱厚照招了招手,道:“到哀家这里来。”



朱厚照走了几步,站在周太后身前请安:“厚照见过太皇太后。”



周太后慈眉眼笑地点点头:“哀家方才听你说有办法?”



“天底下,除了本宫之外,只有老高最聪明,不妨让老高想办法。”朱厚照说道。



弘治皇帝和李东阳等人黑着脸,敢情我们都是傻子,天底下,只有你们两个小王八蛋最有智慧?



周太后咯咯直笑,在她看来,这话没有问题,太子是储君,将来就是天子,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



弘治皇帝倒是把严成锦忘了,此子总是有稀奇古怪的想法。



“召严成锦来坤宁宫吧。”



片刻后,严成锦来到大殿中,不知出了什么事,张皇后显然刚哭过,连周太后也来了。



弘治皇帝正襟危坐,李东阳三人和朱厚照在旁边候着。



“臣严成锦……”



“不必多礼,建昌伯在西北被马匪虏去了,朕不想调动边军,你可有法子救人?”



弘治皇帝摆摆手,萧敬的端着托盘到严成锦身前。



严成锦拿起信纸,只见上头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大致意思:朝廷马上退兵,不然就撕票?



严成锦自认为是个三观端正的人,诸如张延龄这等人,还是撕票好啊!



第356章 三观端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