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6章 事上炼(第三更)   大明从慎重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6章 事上炼(第三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他微微躬身作揖,转身走进青山藏书馆。



陛下钦定的年间大计,必定是由老高兄督管,冒然插手,说不定会扰乱老高兄的计策。



王守仁站上高台,开始讲学:“圣人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饿也…………”



书生们听懂了。



它的大意是,只要有溺水的人,大禹都会认为,是自己没有巩固好河堤,才导致人溺亡。只要有饿死的人,后稷都会认为,是自己的农业技术太拙劣,导致人受饿。



朱祐枢跟着王守仁走进藏书馆。



他坐在角落里啃着烧饼,书生似乎没有驱赶的意思。



“这个书生是谁啊?”



“詹事府少詹士王华之子,刑部郎中王守仁先生。”一旁的书生崇敬道。



朱祐枢咬在烧饼上不动了,王守仁岂不是能带他逃出良乡?



只要入宫禀报太后,他受了陛下的暴虐,必定能回封地。



等王守仁下来,朱祐枢丢掉烧饼,忙是跑上去,“王大人?带本王回京,本王快让人打死了……”



王守仁见朱祐枢鼻青脸肿,不由动了恻隐之心。



良乡衙门旁的小院。



严成锦来良乡看看宁王,朱厚照见了他的轿子,知道他在衙门旁的小院,便跑来喝茶。



“殿下不去赚银子,今夜吃什么?”



“本宫只需半个时辰,就能赚到一两银子,天色还早,不着急吃饭。”朱厚照嘚瑟的翘着二郎腿。



出了宫不用读书,反而自由自在。



严成锦叹息一声,反了,诸如朱厚照这种,应当关在宫里读书,才是对他最好的磨练。



可陛下……却把他放出宫。



都察院的暗探匆匆忙忙跑进来,急道:“大人不好了,王守仁要带荣王回京城,小的打不过他。”



王守仁怎会遇到藩王,又怎知那是荣王?



严成锦虽知道王守仁厉害,可都被他惊讶到,“你可曾亮出身份?”



“没有……小的怕坏了大人的事。”



真被王守仁带回京城就麻烦了,百官看到荣王这番模样……严成锦忙写了一张纸条。



不多时,王守仁出现在小院,手中拿着纸条。



他微微躬身作揖:“老高兄,荣王在良乡饱受饥寒,过不了几日,便要大寒了,在下想将荣王接回京城。”



天气愈发寒冷,等降一场雪,就是要入冬的时候。



若不是常年有逃荒经验的人,极容易冻死过去。



严成锦想了想道:“伯安兄可知道,事上磨练?



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出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事上炼,是致良知、知行合一之后,王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之一。



事上炼,就是在事情上磨练,身边的一切事情,都可以作为磨练的对象。



藩王大计的考核灵感,便是来源于此。



并非严成锦瞎折腾。



“藩王出身于皇家,未经历过磨难,穿衣在百姓中本就是小事,对于藩王而言,却成了大事,身边没有伴伴,连穿衣都不会。



藩王制之弊,便是由于藩王纵欲享乐,不能体会百姓饥寒疾苦所致。



他们在封地肆意鱼肉,擅役乡民。



若荣王改过,可令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苦他一人,安天下千千万万人,何不为之?



你整日说良知,却想救走荣王,为兄看你,连良知都没有。”



王守仁怔住了,目光直勾勾地盯着严成锦,宛若一盆开水倒在他脑袋上,茅塞顿开。



“在下…在下惭愧!”



“你回去吧,你的心学还需多做功课。”



第446章 事上炼(第三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