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41章 流芳百世   大明从慎重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流芳百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严成锦觉得奇怪,陛下向来主张裁减宫中官员,怎舍得新增人员,还主动挑选。



“宫中发生何事?”



文官摇头道:“下官也不知。”



他如今只是九卿,距离真正踏入大明的权力中心,还差得远。



陛下有要事,也未必会找他商议。



能代替陛下处理要务的人,只有内阁和六部。



严成锦从官帽椅上站起来,戴上帽子去奉天殿,朝中若有要事,陛下此时,定会在奉天殿商议。



“陛下,严大人求见。”



弘治皇帝微微抬眉:“朕刚命人,将预选御史送到都察院,他就来了,倒是聪明。”



内阁和六部大臣,面露愁容。



陛下召集他们来议事,但到如今,也没有解法。



李东阳道:“此事与都察院亦有关系,不妨让他一同商议。”



很快,严成锦走进大殿中。



只见,内阁和六部的大臣站在两侧,一旁有堆叠宛如坟头的册子,被丢在地上,显然陛下都看过了。



哪里传回如此多疏奏?严成锦猜对了,陛下不是无故预选御史。



“陛下为何亲自给都察院选派御史?”



弘治皇帝开口:“还记得四月前,朕要你彻查蜀地的一千二百余官员?”



“陛下,难道,这些是方学传回的疏奏?”



严成锦面色疑惑,方学为何不传回都察院。



但很快,他从李东阳等人的脸上,猜出点端倪。



方学定是怕牵连他,所以将疏奏,全部送到内阁。



严成锦暗下给方学加分,成为王守仁外,第二靠得住的人。



“陛下,蜀地?”



弘治皇帝眼皮不抬,又丢了一封疏奏到地上:“方学传回的疏奏,藏污纳垢的官员有七百余人,清白的官员,仅有五百余人。”



尽管只有一半,这样的数字,也足以让严成锦感到震撼,难道蜀地……



开了贪官培训班?



但自开朝以来,只有朱元璋大肆屠戮过贪官污吏。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颁布的大诰中定律,凡官员纳污,祸害百姓,绝不宽宥。



被凌迟、枭示、种诛,死刑弃市的官员,达到万人。



严成锦疑惑:“陛下,方学可有在疏奏中说,为何如此多污官?”



以方学的办事风格,不会连这点也不禀报。



“是地崩,蜀地常有地崩,加之地崩后连续暴雨、山林崩塌,滚石和泥流阻塞道路。



一来妨碍商人走商,二来百姓难以耕种,赋税却不变,欺压百姓的贪官,便由此而来。”李东阳满脸愁容。



天怒是人无法违抗的。



蜀地不时有地崩,山高且险,贫瘠的程度,远不能想象。



税赋,却要按时交给朝廷,官员只能压榨百姓。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眉头藏着惆怅,朕励精图治多年,遇到这样的形势,,不知该如何治理天下了。



虽然大明如今欣欣向荣,但下一步该如何走?他不知道。



当皇帝的日子越长,越发觉得,当千古贤君,需要天赋,非勤奋所能企及。



“严卿家,朕见你欲言又止,可是有何办法啊?”



陛下,臣是在想方学如何回京。



写了那么多揭举的奏报,方学应该还活着吧?



严成锦微微抬头,倒是有几分见解,只是不知道说出来,会不会夺去诸公的光芒?



“严成锦,陛下问你话呢!”李东阳低着头小声提醒。



大臣集体注视着他,此事乃天灾,非人力所能抗衡。



第541章 流芳百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