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65章 他兴许是将才   大明从慎重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65章 他兴许是将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以为不可!武官读书甚少,若决断九边之事,岂不祸害朝廷?”



这正是秦紘担忧的原因之一。



武官从小习武,只读兵书,甚至连兵书也不读,直接领兵打仗。



若让他们来决定朝中大事,非大乱不可。



刘健几人颔首,除儒将外,诸如英国公和保国公等人,学问和才能,比不上六部大臣。



尤其是保国公朱晖,十六岁随父行军,哪里有空暇读书?



严成锦却陷入沉思。



文官没领兵打过仗,又如何决断战场之事?



大明对于武将,没有太明确的定义。



文官能打仗,太监也能打仗,但是武将和太监,却不能转化成文官,文官只能通过科举取士。



文官们恐慌,是出于害怕失去对军队的掌控。



侵害了整个文官团体的利益,可以料到会举朝反对。



武将权势过大,会形成威胁,但文官团体过于强大好吗?也不好。



诸如严嵩、徐阶甚至东林党,权势足以左右朝廷,从明亡可见,同样是弊政。



朱棣和李世民以武夺天下,武将在朝中有地位,文臣在朝中亦有地位,天下大盛。



只有以文抑武,以武制文,相互制衡,才利于大明朝廷的发展。



这是第三层想法,严成锦还不能暴露:“秦大人多虑了,本官未曾考虑那么远。



只想设立武子监,以解朝廷无将可用的燃眉之急。



文武平等,乃是指同品轶的文官和武官相见,不必行礼,九边仍归兵部掌控。



且武子监由兵部管辖? 秦大人? 你多虑了。”



后世,分析明亡的书成千上万? 严成锦自然比刘健等人看得更远。



李东阳几人沉思? 这小子说的话能信吗?



弘治皇帝疑惑的目光投向刘健,刘公? 该你来断了?



刘建沉默不语,朝中确实无年轻良将可用? 不论文武如何平衡? 内阁始终是替陛下票拟的衙门。



严成锦分别看了眼李东阳和王华,两人抱着芴牌,没有要帮他的意思。



他思索片刻,从袖口中掏出另一手准备:”陛下请看? 这是臣立下的令状? 臣只行监察之责,绝不干涉兵部之事。”



弘治皇帝打开令状看了眼。



霎时,面色狠狠抽搐一下:“你立下的令状,为何受罪人是你爹?”



严成锦讳莫如深地道:“子不教父之过。”



弘治皇帝面色难看,却觉得有理? 突然想起了那孽子……此子应该不是在说朕吧。



萧敬将严成锦的令状传下去,顺带偷偷看了眼。



好家伙? 写得跟弹章似的,花了不少功夫吧?



秦纮轻哼一声:“你真的只想设立武子监?”



“陛下面前? 本官从不做欺君之事。”



你分明是胆子小,还说得如此冠冕堂皇。



李东阳看向别处? 犹豫附不附议。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 迟疑不定:“武学府可替朝廷选拔将才?”



这才是他最关心的。



不论有无这条先例? 只要对朝廷有利,能实现盛世大治,就是良策。



严成锦抱手躬身:“臣有三成把握。”



三成加上两成就是五成,不低了,弘治皇帝陷入衡量中:“依严卿家所言,工部重修永昌寺为武子监衙门。”



第565章 他兴许是将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