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诗集?   开局要被唐太宗五马分尸[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诗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来人正是长乐公主李丽质,皇后和李世民的长女。



“姐姐,外面冷,快随我进屋。”高阳拉着李丽质的手笑着说道。



“嗯......”



李丽质淡淡的说道,不经意间流露出淡然、柔温柔的神情。



她先是和高阳说了几句话,随即便看到了后面的秦寿,脸色霍然变红,象征性的笑笑对他行了一礼。



这一笑百媚生,加上加上冷艳精致的五官,白皙无瑕的肌肤,犹如经历岁月洗涤,越发清新不可抗拒的魅力。



不禁让秦寿再次愣住了,不禁趁势瞅了一眼。



嗯!



人不大,肩膀也不宽,规模却不小。



见大姨子和玲儿进屋,秦寿本想跟进去,可一想岳母、大姨子、玲儿见面定然想说点女人的话题,自己进去不合适,不由转身。



算了,大姨子来了,去做点吃的吧!



门内



李丽质和长孙皇后见面欣喜不已。



“母后!”



“丽质,快到母后身边来!”



殊不知,他刚离开,门帘就掀开了,从里面探出高阳的头,随即又掩住。



长乐见状有些不解的问高阳道,“妹妹,你这是在防着他?”



“哎,不是防着他,而是他现在还不知道父皇和我们的身份,到现在我也没敢告诉他......”



“可这终究是瞒不住的”



“是啊,这事儿还是早点说出来的好。”长孙皇后的病情已经基本上好了,面色红润了很多。



高阳搓着小手,“可郎君似乎对驸马有些排斥,我担心......”



有几次拉住窗帘之欢后,高阳也曾想向郎君坦露真情,但最后却不了了之。



李丽质不禁摇头,表示难以理解。



“怎么这么热?嗯?这......”



李丽质突然睁大了双眼,愣愣的看向四周,后知后觉的看着四周的青翠欲滴的绿植,甚至还有一个透明“宝石”中游动的鱼。



不禁一下子傻了。



她惊异的看向长孙皇后,然后又看向高阳,眼神发直。



长孙皇后笑着对她说道:“这个叫暖房,是寿儿专门为母后做的,你这身子弱,母后便想着让你过来住一段时间。”



李丽质惊叹不已,眼中尽是小星星,心中对于这妹夫不由心生好奇。



“你和冲儿最近怎么样?”



李丽质正摸着鱼缸的手猛地停了下来,眼神也陡然黯然下来,“母后,女儿想和长孙冲和离。”



“啊?”



你说啥?



长孙皇后猛然抬头看向长乐,“这......你不是在说笑吧?可千万别吓母后!”



高阳也是一脸懵逼,目光中充斥着难以置信。



李丽质苦涩的说道:“母后,我意已决!”



“不行,不行,这绝对不行!”



高阳闹和离就算了,长乐也闹和离?这算咋回事儿?



“母后,和离书我也已经写好了!”李丽质红着眼眶掏出一张纸道,掩面欲出门而去。



“你......”



就在这时,秦寿敲门而入,对着三人说道:“岳母,玲儿,那个......大姨子,吃饭了!”



众女顿时不再言语。



秦寿看着有些异样的气氛,不由一怔。



怎么个情况?



随即他看到了桌上的一张纸。



李丽质想收起来,却已然是来不及。



秦寿有些诧异的看着桌上的纸张:“盖说夫妇之缘,情深义重,论谈共被之情,结誓幽远。前世三年结缘,始配今生夫妇.......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愿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媚,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山归山,路归路.......”



这是?



休书?和离书?



虽然有些绕口,但来大唐这么久,这东西他还是能看懂的。大意无非就是说三生修来的缘分,今生结为夫妻,又说夫妻不和,互生怨恨,六亲不愿.....既然走不到一起,那不如把你放归还于人海,各自欢喜。



秦寿眼神异样的看着岳母,然后又看了看大姨子,咽了一口唾沫。



怎么个情况,大姨子写的和离书?



不至于吧?



他打眼看去......



此时的李丽质连忙收起和离书,脸烫的要死,从脖子红到了耳根。



尼玛!



自己好像撞破什么事儿了。



不过,啧啧......大姨子人长的好,这字迹也真是隽秀啊!



人美,离个婚都搞的这么美?



哪儿像后世盖个戳子就妥了,这和离书写的,字句美好,情深缱绻,比后世的离婚协议强了不知到几万倍。



饭桌上



众人都知趣的没再提这件事儿。



秦寿下厨做饭?



这让长乐诧异不已。



莲藕炖排骨,还有炒了几个相对清淡的菜。



而长乐第一次吃到秦寿做的饭,入口不禁神色异样,鲜美的味道充斥口腔。



让人沉沦!



很快,便收不住嘴吃的满脸霞光。



她不禁多看了秦寿几眼。



能这么细心的建造暖房,还能低下身子下厨做这么可口的饭菜。



怪不得!



她突然有些明白,为何高阳妹妹会这么在乎他。



而秦寿此时却觉得大姨子面色潮红,似乎不太对劲,



之前玲儿说大姨子身体不好,不会也是遗传岳母的气疾吧?



如此说来,有时间得问问盐矿的事儿了!



.......



而李世民君臣几人离开酒楼之后再次回了甘露宫,君臣几人以大唐科举制度架构为基础,根据秦寿的建议再次进行了一番讨论。



商量到后来,李世民召集群臣齐聚太极殿。



这毕竟是关于国运的事情,岂可儿戏,于是群臣针对科举的问题,再次商议。



期间李世民、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分别表述,包括所考科目,录用人员,防止作弊,考官隔离,考官会比,如何进行考生搜检,糊名、誊录......都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即便如此,过程也不是一番平顺,士族高门为首的人不断的出来唱对台戏,但是大势所趋,他们的反对终究徒劳。



从正中午直到掌灯,才敲定了其中的一些细节。



其中令群臣咋舌的是,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对于科举制度的鞭辟入里,很是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却被三人给提了出来。



可以说,这场讨论完全就是三人在主导。



所有人看着三人,惊诧的眼神还没有平复,一件让所有人更加震惊的事情宣布了出来。



那便是东征高句丽的决定。



之前只是在李世民信任的几人种商讨过,但是如今也被正式公布了出来。



这吝于一个晴天惊雷,在朝堂上乍响。



“陛下,不可啊,大唐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当休养生息,不可再起兵事啊!”



“陛下,孙子兵法有讲,十万之师举矣,内外日常开销,使者的往来,修缮武器的浇水油漆,战车所有的油料,修理盔甲所需的金属皮革,每天的耗费就超过千金,我大唐如何能支撑这的的开销?”



“是啊,我大唐根本就没有那么钱粮支撑......”



“.......”



群臣脸色全都变了,纷纷跪倒劝谏道。



而这些对于“五姓七望”和“冠关陇集团”来说,此时的面色更是难看。



想当初前隋为何征伐高句丽无非是想消耗士族的力量罢了,如今李唐皇室竟然再次打起了这种打算?



他们的脸阴沉的可怕,也一个个愤然的加入反对的阵营之中。



但......



但当李靖将和几个当武将将征伐之策略讲出来之后,众人全都哑巴了。



特别是几个身居高位的几个三省六部任职的以及军方的人此时眼睛睁的浑圆,手中原本拿着想劝诫李世民的奏疏也啪的一下掉在了地上。



第140章:诗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