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8 经验(二合一)   重塑千禧年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8 经验(二合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邱慈云离开中芯了!



邱慈云要和方卓一起搞个新的晶圆厂!



华夏的半导体行业听到这样的两个消息,都表示十分震惊!



不过,内地的半导体行业规模其实不算多大,那种“我的天呐”、“邱慈云竟然从中芯走了”、“邱慈云不是张汝京的左膀右臂吗”、“邱慈云竟然和方卓混在一起”、“邱慈云的前途没有了”之类的话只是一个小圈子的反应。



华夏的半导体在国际上很难发出什么声音,也不太和媒体报道产生关联,即便中芯已经号称世界第四大代工厂,它也只是大而非强。



当然,目前能代表华夏内地半导体的中芯按照当前趋势是能越来越强的。



也因此,行内人一个纳闷之处就在于——凭什么?



邱慈云凭什么离开这样一个中芯?



方卓又凭什么能做一个半导体项目?



这俩人凑到一起能做出个什么玩意?



晶圆厂也不是一个两个的拍拍脑门就能做出来的啊!



很快,华夏内地的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更震惊更关乎自身的事——提出离职的工程师以一种诡异的速度提高!



这……



草!



果然不是一个两个的拍拍脑门,这是挖到自家身上来了!



尤其,同在申城的华虹公司最为焦头烂额。



97年成立的华虹是国内比较受重视的半导体企业,然而,种种原因让它的发展不够迅速,当中芯落户申城,同城的它就更显黯淡。



但是,华虹有来自国家“909工程”的帮助,规模还是放在那里的。



也即,它有相当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本来,华虹听说同城中芯的高级副总裁邱慈云离职,还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在那茶余饭后,没成想,一转眼,自家的工程师就要远走高飞!



华虹副总裁姜琦历了解这一情况之后勃然大怒,这方卓的胆子太大了!



要知道,华虹的背景可不简单,公司董事长是曾经的高级公务员,公司的成立饱含着来自行政层面的殷殷期盼,背后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姜琦历直接把电话打到了方卓那里,斥责这种“以两倍薪酬”挖人的无耻做法!



“合着我多给工程师钱还错了?”



“你谁啊?你以为你是XXX啊?”



方卓电话的直接回应让姜琦历大感被冒犯,他当然不是大老板,但也代表着董事长的部分权威,挖人这个事已经冒犯在前,现在,年轻的申城首富又冒犯到自己。



“方卓,你这种破坏市场良性秩序的行为必将不能得逞。”姜琦历咬牙启齿的发出书面式的警告。



方卓直接挂了电话。



又不是华虹董事长给自己打过来,一个副总裁还能怎么地?



随随便便就让自己放弃改善行业工程师的薪酬待遇,那怎么可能?



方卓矢志不渝的要为工程师们谋取福利。



如果,自家的项目最终失败了,华夏的半导体工程师们啊,你们不要忘记,正是因为我来过,你们才被涨了工资!



方卓挥舞着钞票,怀揣着理想和情怀……但还是被劝停了。



7月17日,方卓坐在自己的办公室以上司的身份接见易科投资的实习主管赵素祺。



他还没怎么询问妹妹的暑期实习,申城副头目郑丹锐的电话就打进来了。



经过郑哥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解,方卓只好表示会放缓对半导体工程师的挖掘工作。



这个申城啊,还是水深,连首富也不能横着走,某些企业的关系相当有力。



“赵主管,继续说说工作吧,你这位交大的高材生来我们易科投资的暑期实习怎么样?”方卓结束通话,摇了摇头,注意力回到眼前。



赵素祺连忙汇报心得,截止到目前为止,暑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心得就是——这和书上都不一样啊。



她一共跟了三个项目的接洽,只觉得各种奇奇怪怪,有的企业老板连估值的概念都没有。



“很正常,咱们国内目前不论是企业还是风投,都是高的能高,低的能低。”方卓没觉得有什么。



赵素祺听见哥哥的话,想了两秒,笑着问道:“哥,你遇到最低的是不是拎着汽油去找你的风投?”



一些过去的小事,怎么老是有人时不时提起呢?



方卓摇摇头:“那个其实算因地制宜,如果你碰见一个把你资金锁死的企业,难道你要拿着合同法之类的文书条文去给对方普及知识吗?能要到钱就是最好的。”



赵素祺一个学院派得到实干派的最直接传授,并为此深信不疑。



她结合案例思索了一会,询问道:“哥,最近你那个半导体项目有很大进展呢,那些风投是不是看到邱慈云的加入就愿意坐下来谈了?”



方卓对自己妹妹是倾囊相授,笑道:“你要投一家企业,你把自己当成它的什么?金主?老板?背后控制人?不,祺祺啊,是伙伴。”



“正常而言,风投的投入周期不算短,企业想要的是一起成长的伙伴,一个优秀的风投也就要满足这个需求,这样才能让彼此的关系都更长久。”



“不是邱慈云的加入让机构愿意坐下来谈,而是机构和我都认为这个项目需要邱慈云,所以才有了他的加入。”



方卓微微一笑,揭开外人很难知晓的内幕:“DCM的人比较规矩,是要看到邱慈云入场才继续往下谈,但德意志银行的张泓理和我比较谈得来。”



“他是一个真正的投资人。”



“他认同了我关于项目的判断和想法,也认为邱慈云的加入是个下限保障,所以,我和他商量了一下,由他出面去和张汝京揭开这个事。”



“邱慈云呢,他对中芯有感情,去留问题其实是有些纠结的,我不好出面,德意志银行的张泓理没什么问题。”



“张泓理虽然还没投资我,但和我的需求接近一致,所以,他给张汝京打了电话。”



方卓耸耸肩:“这才有了你听到的消息——邱慈云和我展开合作,明白吗?风投要想伙伴所想,急伙伴所急,这才是好的风投。”



178 经验(二合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