魇笼修炼体系简介 整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武修,修的是人体十二条经脉。每开一条经脉为一品,共十二品;每三品为一境,共四境: 第一境(伪阴境): 伪阴境一品:太阴(伪太阴境) 伪阴境二品:厥阴(伪厥阴境) 伪阴境三品:少阴(伪少阴境) 第二境(伪阳境): 伪阳境一品:阳明(伪阳明境) 伪阳境二品:少阳(伪少阳境) 伪阳境三品:太阳(伪太阳境) 第三境(真阳境): 真阳境一品:阳明(真阳明境) 真阳境二品:少阳(真少阳境) 真阳境三品:太阳(真太阳境) 第四境(真阴境): 真阴境一品:太阴(真太阴境) 真阴境二品:厥阴(真厥阴境) 真阴境三品:少阴(真少阴境) 另一种为命修,修的是人体三魂七魄。分为魄修境,共七品,对应七轮;魂修境,共三品,对应三才: 魄修境一品:尸狗境(顶轮) 魄修境二品:伏矢境(眉轮) 魄修境三品:雀阴境(喉轮) 魄修境四品:吞贼境(心轮) 魄修境五品:非毒境(脐轮) 魄修境六品:除秽境(海底轮) 魄修境七品:臭肺境(梵穴轮) 魂修境一品:胎光境(人) 魂修境二品:爽灵境(地) 魂修境三品:幽精境(天) 武修、命修所对应的境界: 伪阴境对应魄修境前四品 伪阳境对应魄修境后三品 真阳一、二品对应魂修境一品 真阳三、真阴一品对应魂修境二品 真阴二、三品对应魂修境三品 世俗对于修行者的基础判定: 伪阴境与称魄修境前四品称之为低级修士 伪阳境与魄修境后三品称之为中级修士 真阴、阳境与魂修境称之为高级修士 第一卷 少年出山 因梦引 种种恩怨因缘起 随蝶影 冥冥天命恨别离 往事浮沉云梦里 心随烟雨谷中细 道一声痴儿 又有谁能看破局 拈花在手 几觞醉饮方见迷 终归是年少轻狂不自知 抬手欲将天握紧 散手却把盏拨离 拂袖起身望月升 方觉月将换日起 一笑能泯多少事 个中滋味由未知 本欲换得逍遥浮生闲 奈何诸般因果不如愿 困一时 终不能一世 少年终须少年志 踏碎这深山 窥天事 第一章 惊梦 暗夜下,一片火光的府邸,空气中弥漫着焦灼且有死寂的气息,庭柱因燃烧发出咔咔的声响,四周到处是残肢断刃,一群黑衣人行色匆忙,不知在寻找这什么。 这时,一位倒在血泊中的丫鬟身下,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所有人的目光瞬间移到了这里,为首的黑衣人走到跟前,用脚踹开了丫鬟的身体,一个被压在丫鬟身下的婴儿暴露在眼前,可能是身上没有了重物,婴儿停止了哭泣,一双大眼睛与黑衣人对视。 黑衣人见状皱了一下眉,扫了一眼旁边的同伴,用沙哑的嗓音问道:“大夫人的丫鬟?” “回大统领,是!” 黑衣人又再次皱了一下眉,看着地上的婴儿,缓缓地抬起了手中的刀,婴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发出了更大声的哭响,然后,一道刀光落下…… 冬日下的那抹余辉,给人一种懒散的感觉,将万物的影子拉抻得失去了原有的形状。几缕炊烟从一座山谷中升起,在山谷中,由几十户的人家构成了一个小村落,也不知这村落的名字从何而来,老一辈们口口相传,称这里原是神仙老爷下凡最后羽化之地,所以村名叫做“仙遗村”。 因仙遗村位于山谷中,与最近的城镇有百里的路程,除了换一些必要的物资,其他都是自给自足,狩猎捕鱼、耕田织布成了必备的生活技能,所以大人们一般都比较忙,应了那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在村里有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姓苏,年轻的时候考上过童生,算是村里的文化人,大家平常都尊称一声苏老,因老人年事已高,大伙在生活上都会有所帮衬。时间长了,苏老这酸劲就上来了,说不能平白受了大家的恩惠。于是,大伙就把各家的孩子放到苏老家,让老人教孩子们识些字。开始时就简单的在院子里,后来因为受刮风下雨的影响,就在院中修了个棚子,弄得如学堂一般。 “跟我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苏老边读边走,顺手往火盆里加了几块木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 “咣当!”一声响,站在后面的一个孩童直直地摔倒,打断了孩子们的读书声。 周围的孩子急忙起身,将摔倒的孩童扶起,被扶起的孩子看上去有六七岁的样子,脸上带着一些婴儿肥却又不是显胖的那种,五官精致,尤其是一双眼睛特别有神,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特招人喜欢,但此时他的眼中却带有迷茫之色,眼底中闪过一丝不被人察觉的惊慌。 苏老见被众人扶起的孩子没有事,便停下了向前的脚步,转身拿起戒尺又逼了过来,佯怒道:“墨家小子,刚刚就因你睡觉,才罚你站着反省,现在倒好,站着给我睡,长本事了是吧!” 姓墨的孩童眼神恢复清明,瞄了一眼苏老,又看了看烧得正旺的火盆,双手合握向苏老行了一礼,连声道:“先生,小子哪敢!只因这盆火被您烧的太暖,小子一时舒服,不小心就睡着了。”说罢,又瞄了一眼苏老。 “呵呵!”苏老怒笑一声,“你这猴崽子还怨上老夫了,行,问你几个问题,答对了回去坐着,答错了,看老夫不打烂你的手!” 姓墨的孩童心中顿时舒了一口气,心想,还好还好,只要没直接动手打人,就还有余地,幸好我反应快,不然换成别人死定了。 控制好表情,墨姓孩童正色道:“先生教训的是!” “我问你,宇宙洪荒的‘洪荒’是什么意思?” “回先生,‘洪荒’的意思是原始状态。” “那日月盈昃的‘昃’又是什么意思?” “‘昃’的意思是太阳西斜。” 苏老将右手的戒尺慢慢收回到身后,左手捋了捋自己的山羊胡,瞪了孩童一眼。 “行了,墨白,回去坐着吧,你说你这么好的天资,不好好学习,最近怎么总是瞌睡呢?你们也是,刚才墨白说的你们也都听到了,别总是我教一遍你们就忘一遍!” “是,先生!” 墨白从后面绕回了自己的座位,苏老满意地点了点头。 “跟我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苏老读罢,走到火盆旁,看着有些发暗的火苗,颠了颠手中的木炭,又加了进去。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随着阵阵的喧闹声,孩子们结束了今天的学习,收拾东西各自回家。墨白将整理好的书具拎在手中,缓缓地向家走去。这时一个身形较胖且肤色发黑的孩童从后面赶了上来,一把楼住了墨白的肩膀。 “墨白,你咋这么厉害呢!啥都会,俺爹总是说俺蠢,说俺要有你一半聪明就行了!” 墨白反手搂住了胖子的腰,右手摸向胖子的肚子揉了起来,脸上露出笑意。 “胖虎,说啥呢,我会的那些,都是爷爷早就教过的,我爷爷还说我呢,说瞧瞧人家胖虎身强体壮,瞅瞅你这小身板,弱不经风的,要有人家胖虎一半,就不用担心以后受欺负了!” 胖虎一听,憨憨一笑,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正色道:“谁敢欺负你,看俺不一屁股坐死他!” 墨白看着胖虎认真的表情,心中一暖,嘻笑着和胖虎往家走,脑海中回想起在学堂做的那个梦。 “黑暗,火光,血色,刀影……” “爷爷,我回来了,今天晚上有啥好吃的?”墨白习惯性地说完后,心中不经泛起一丝凉意,想到自从前天过完7岁生日之后,每天吃的实在“太好了”。 墨白放下手中的书具,只见爷爷从后门将晒好的药材收到了屋里,还念叨着:“现在天凉,这药啊,晚上可不能放外头,你说是不是啊,大黄?” “汪…汪…”一只黄狗在老爷子脚边坐下,老爷子看了一眼大黄,俯身摸了摸狗头,笑呵呵的说了句:“真乖!” “爷爷?我回来了!”看到没有发现自己的爷爷,墨白又喊了一遍。 这时黄狗听到声音,摇着尾巴跑了过来,到身边坐下后伸着舌头,尾巴开启了扫地模式,墨白抬手摸了摸它。 老爷子看上去五十多岁的样子,身形略显消瘦,须发已经斑白,脸上的皮肤也有些褶皱,但却显得特别精神。见墨白回来,便从厨房拿出了一碗东西。 “呦,乖孙儿回来了,嘿嘿,来看看爷爷给你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老爷子边说边把手中一碗黑乎乎的东西递到了墨白身前。 墨白伸手接了过来,看着手中的食物,还没到嘴边,一股腥臭的味道已经开始麻痹感官,苦涩的味道从舌根处逐渐向舌尖蔓延,瞳孔开始放大,整个人的表情瞬间就不好了。 墨白强行让自己的神态恢复正常,对正忙着捡药的爷爷说:“爷爷,这东西我都吃了两天了,也太难吃了,就是野菜也比这东西好吃啊!” 说着墨白又将身体向老爷子的反方向移了移,悄悄地将碗中的食物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抠到了地上,用脚在上面踩了踩,随后偷瞄了老爷子一眼,见没被发现,又将手指伸进碗中。这时,老爷子突然回过身,墨白快速的将手指抽了出来背到身后。 “你这小兔崽子,昨天就嚷嚷着不想吃,今天还来,爷爷这不也是为你好吗!知道吗?今天这东西可比昨天的还精贵呢!”说完,老爷子用手指点了点墨白的额头。 “爷爷,那你怎么不吃呢?我可看到了厨房里新蒸的馒头了!”墨白一脸的我年纪小你可别骗我的表情,睁大了眼睛望着老爷子。 “哈哈,你这兔崽子猴精猴精的,我不是不吃,而是吃了也没用,忘了你爷爷是干什么的?身为一个郎中,这‘望、闻’的水平到了爷爷这般年纪已经没有半点的提升水平,可你不一样,要想继承爷爷这衣钵,不经这7天的药膳调理通了七窍,那是门都没有。” 墨白听完老爷子说的话,仔细地感受一下,确实发现眼睛看东西时要比以往更清楚了些,然后看看了碗中被自己抠掉的部分,不由心虚起来,两个脚尖并在一起,望着老爷子小声问道:“爷爷,那这药膳如果我吃的分量不够咋办啊?还有您说的效果吗?” “哈,我就知道你小子会耍滑头,特意把每天的量加了一倍还多,要知道姜还是老的辣!等过了这几天,爷爷再教你一些真本事。” 这时大黄从地上爬了起来,看了看墨白手里的碗,又看了看地上被墨白踩过的地方,跑过来美美地舔了一口,一瞬间定格在那里。 黄狗嗯的一声惨叫,望了老爷子一眼,夹着尾巴跑到院子里,伸着舌头一圈一圈地跑了起来。 墨白听后松了一口气,伸手挠了挠头,想到今天的梦境,便问爷爷:“爷爷,我还有件事问您。” 老爷子在桌旁坐了下来,将药材放到捣药罐中,笑道:“咱们爷孙俩有啥不能说的,有屁快放,放完赶紧把药膳吃了!” “最近我一直重复地做一个噩梦,梦中开始是一片黑暗,过了很长时间黑暗突然散去,出现在眼中的是一片红色,像是火光又好像不是,紧接着就是一道亮光,然后我就惊醒了!”墨白陷入描述的梦境中,神态显得很不自然,身体紧绷着。 这时,老爷子眼中一道精光闪过,身体一顿,手中的铜制药具被瞬间捏出了几个深深的指印,可惜这些处在愣神中的墨白并没有发现。 老爷子起身慢慢地走到了院内,抬头望着远方,沉声道:“嘿!小孩子家家的一天到晚竟胡思乱想,赶紧把药膳吃了,吃完就什么毛病都没有了,接着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墨白应了一声,拿着药膳回到了里屋。 老爷子双耳动了一下,听墨白回了屋,将双手背到了身后继续望着远方,轻声呢喃道:“该来的终究逃不掉,逃不掉啊……” 第二章 老猴托孤 老爷子合上眼,打开记忆的长轴,翻阅模糊且有熟悉的曾经,脑海中一幅幅的画面开始涌现。 诸天世界分为两大王城,名为紫怡与青玄。紫怡位于世界的南方,坐拥7个州,72个郡,民风淳朴,生活方式主要以农业、经商为主。青玄位于世界的北方,坐拥7个州,63个郡,民风彪悍,生活方式主要以狩猎为主。在世界的东方,有一座诸天学院,属于中立之地,虽与两大王城皆有往来,但不参与两大王城的纷争,每年年初选拔学子,本着有教无类,入我院者皆为弟子的原则。而在世界的西方,两大王城未触及之地,还有一片沙漠名为“荒域”,为流窜之人或是三教九流之辈的栖息之所。 两大王城虽历来纷争不断,但多数情况都是一些边境上的小冲突,并无大的举动,原因是因为有这12个人的存在,他们分别为两神、六仙、四圣贤。 在这12个人中,对两大王朝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分别为南方军神墨修杰,真阴境一品,紫怡王朝大将军;疾风刀仙月无晴,真阴境二品,紫怡王朝护国公;画圣谷铭翰,真阴境二品,紫怡王朝护国公。与之对应的为北方将神周明颐,真阴境二品,青玄王朝大将军;冰雪剑仙慕青,真阴境二品,青玄王朝护国公;破虚刀仙寒天印,真阴境二品,青玄王朝护国公。而一切的变故都源自一场边境谈判。 诸天1322年5月,两大王城为了边境地区的和平发展,组织了一场谈判,分别由南方军神墨修杰、北方将神周明颐亲自带队。本将是一场对两国百姓来说皆大欢喜的事,但不知什么原因,北方将神周明颐在谈判期间中毒身亡,而南方军神墨修杰离奇失踪,两方人马各持说法,谈判场瞬间变成了修罗场,两大王城的局势也因此变得更加激化。 同年6月4日,紫怡王都大将军府遭神秘人血洗,从上到下三百余口无一幸免,但也有传言,说大将军的公子被人救走,不知所踪。 老爷子慢慢地睁开了眼,背在身后的双手已经握实,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转身去了后院。院中缓过劲的大黄趴在地上,望着天空中划过的几道流星歪了歪头。 墨白从里屋走了出来,来到了大黄的旁边,蹲下身摸着大黄的头,自语道:“爷爷刚才是怎么了?”大黄舒服的叫了一声像是回应,随之院中又再次陷入了沉寂。 入冬后的清晨天色略显昏暗,地面上起了一层白霜,爷孙二人早早的起床,老爷子看着墨白不知在想些什么,随着墨白将一个小号的药篓背好,老爷子转过身将镰刀和药铲放进自己的药篓中,从墙上取了一捆绳子也放了进去,又将倚在门口的柴刀别在腰间,说道:“乖孙儿跟上,看看今天能不能采到啥子好东西!”墨白连忙跑了两步跟了上来。 老爷子是这仙遗村里唯一的郎中,村里人一般有个头痛脑热的都会来找老爷子,老爷子一般都会和大家换一些东西来充当诊费,有时干脆就不要了,要问这原由就要从6年前说起。 村里人对这对爷孙的了解也仅仅是源于6年前,当时的老爷子衣着甚是狼狈,怀中抱着一个婴儿,来到了这山谷之中。村里人问起,老爷子对他们讲,本来一行人在探亲的亲属家做客,不知亲属因和原因引来了仇家,随行的人都惨遭杀害,仅有他们爷孙两人侥幸不死,逃过一劫,但墨白的生身父母却在这场劫难中不幸去世,而老家因为战乱也回不去了,所以流落至此,想找一处安身之处。 村里人见这爷孙二人可怜,便为其收拾了一间茅草屋权当容身之所。为了回报村民,老爷子便凭着医术在这村中当起了郎中,这一晃已是6年了。以前的茅草屋已被修缮成了现在的土坯屋,并用木桩简单的围成了院子,而那襁褓中的婴儿也长成了如今的孩童模样。 自墨白四岁以后,每天便起早与老爷子一起上山采药。每采到一种新药,老爷子便向墨白讲解,遇到重复的就询问墨白,答上来了老爷子就只是笑笑,若是答不上来用手指敲墨白的脑袋,然后再对药材进行讲解。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墨白虽未达到识尽百草,但大部分的药材、药理已经不是问题。 墨白跟着爷爷出了村子,大黄摇着尾巴跟在身后,看到村口的大树便跑了过去,低头闻了闻,抬腿留下了一滩领地印记,身体一抖,又马上跟了上去。 墨白看了看村子设置的陷阱,回头对着大黄说:“大黄,别瞎跑,小心掉到陷阱里!” 在村子的周围布置了很多陷阱,还有驱逐野兽的器具,虽说一般情况下山谷内很少有大型野兽的出现,但防患未然总是没错的。 看大黄跟了上来,墨白又看向了老爷子,问道:“爷爷,昨天晚上您是怎么了?从来没见过您那个样子。” 老爷子身子突然一顿,然后又恢复了正常,笑道:“呦,看来我家乖孙儿长大了,知道关心爷爷了,你爷爷我能有什么事,忘了上次采药你被树林里窜出来野猪吓得边跑边哭,还是我那么一刀把你救了下来。就凭爷爷的身子骨,再活个三四十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爷爷,您能长命百岁!” “嗯嗯,借乖孙儿的吉言,爷爷能活成老妖精,哈哈!” “对了,爷爷,你不说我还忘了,上次救我时您可说了,要教我防身的本事,都到现在了也没见您教。爷爷,您是不是忘了?” “没忘没忘,爷爷答应过的事怎么可能忘,你现在每天吃的药膳可不单单是为了学好医术,而且还能增强你的体质,没有一副好的身体,别说学本事,累就能把你累垮!” 墨白摸了摸鼻子,嘿嘿一笑不说话了,但还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又说不上来到底是哪里不对。 这时,大黄突然对着前面的山路叫了起来,老爷子停下脚步,右手反手将腰间的柴刀抽了出来,左手向下摆了两下,示意墨白和大黄停下来别出声,然后自己慢慢地向前走了能有十几步的距离,发现前面树根底下有一团黑影,由于天色还有些暗,外加那黑影又是背对着大树,远远的也瞅不清是什么。 老爷子转过头对墨白说:“乖孙儿,你在那里别动,爷爷先过去看看!” “爷爷小心点,注意安全!” 老爷子笑了笑,挥了挥自己手中的柴刀,然后向着黑影走去。走到跟前发现是一只将死的老猴,怀中还抱着一只小猴子。 感觉到有东西过来,小猴子抬起了头,一双大眼睛望着老爷子,老爷子蹲下身,将柴刀插在了地上,想要将小猴子从老猴子怀中抱出来,但这个举动惊动了将死的老猴子,它费力的将身体缩了缩,将小猴子抱得更紧了。 墨白见爷爷半天也没什么反应,眉头微皱,心中有些担心,但看着又不像有危险的样子,于是便带着大黄向前走去,并对大黄说:“大黄,一会有什么不对劲,你就上去咬它!我负责拽着爷爷跑!” “汪……汪!”大黄奋力地叫了两声。 老爷子听到了狗叫声,看着正要往这边来的墨白大声说道:“好了,没事啦,都过来吧。” 然后又看向了老猴子,老猴子的状态已经属于弥留之际,眼神已经有些涣散,但一双胳膊却紧紧地搂住小猴子,完全没有半点松动。 “爷爷,它们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会在这里?”跑过来的墨白发现了这两只猴子,疑惑地问着老爷子。 老爷子叹了一口气,摸了摸墨白的头,说:“傻孩子,这只老猴子快死了,但他舍不得怀中的崽儿啊,按理说它们应该在猴群之中,也不知为什么会跑到这里来。” 说完,老爷子又凑到了老猴子的身边,看着老猴子的双眼,并试探性的将手伸了过去,对老猴子说:“老伙计,看你这样子也坚持不了多久了,你这崽儿不如给我这老头子照顾如何?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听懂我什么,听懂了的话你就松松手。” 老猴子颤巍巍的抬了抬头,看着老爷子的的双眼,可能是被老爷子的眼神所打动,也可能来自动物的直觉,缓缓地松开了自己的胳膊,将小猴子放了出来。 被放出来小猴子被老爷子托在了手中,墨白看着老爷子手中的小生命,它的毛色要比那只老猴子的深,没有毛发遮盖的部位呈现深红色。墨白伸手碰了碰它,小猴子也不怕生,用爪子抓了一下墨白的手指,并和墨白对视了起来。 “爷爷,这猴子好可爱啊,我们是要收养它吗?” “嗯,没错,知道吗,你小的时候可没有它乖,可把老头子我折腾惨了,你以后要是不孝顺可就没天理了!回去记得去你柱子叔家要点羊奶,没记错他家的羊刚生完崽儿,到时你就和他说是爷爷我要的就行。行了,今天就到这吧,咱们回家!” 说着,老爷子单托着小猴子,另一只手将柴刀别回了腰间,然后将小猴子放在了自己怀里,用衣服裹了裹,站起身子准备往回走。 “好喂!回家喽!”墨白开心的跳了起来。 就在爷孙二人走出了五六米的距离时,身后传来“咚”的一声轻响,行走中的二人停下了脚步回头看去,只见老猴子对着他们的方向呈现着跪拜的姿势,那“咚”的一声应该是老猴子用最后的力气头点地的声音。老爷子看罢,轻叹了一声,对着远处的老猴子说道:“放心吧,会照顾好它的!” 这时,墨白抹了抹眼角,同时说道:“我也会好好照顾它的!” 冬日的太阳此时也慢慢地露出了头,一缕晨光照在了老猴子的身上,像是一种肯定,又像是一种升华,原有的黑暗就这样被消散…… 第三章 药经 墨白和爷爷回到家中,刚把身上的东西放下,墨白便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对着爷爷喊了一声:“爷爷,我去柱子叔家了。” “快回来,瞧把你急的,空手就往外跑,打算用手去打羊奶吗?给,提着这个罐子,再把这几副药带着,告诉你柱子叔,每天早晚各一副,这几天不要吃辣的东西,去吧。”老爷子看着已经一个急刹车停下又跑回来的墨白,笑着说道。 墨白尴尬地伸手摸了下鼻子,从爷爷手中接过罐子和药材,重复了一遍:“告诉柱子叔,每天早晚各一副,不能吃辣的,对吧?爷爷。” “嗯嗯。”爷爷看了看墨白,点了点头,挥手示意墨白可以走了。 看着墨白离开,老爷子来到了后院,从柴房的木梁上取下了一个竹篮,看了看大小,又用手试了一下是否结实,感觉还可以,抖了抖上面的灰尘,拿进了屋里。 老爷子将在桌子上的小猴子放在了竹篮中,看它在竹篮中抓耳挠腮的,感觉总少些什么。然后一拍额头,进到里屋,取了一个垫子放在了竹篮里,又将小猴子放了进去,并用垫子的边角盖在了小猴子的身上,小猴子舒服地露出了放松的表情。 老爷子看着小猴子舒服的样子,不觉想到了小时候的墨白,笑着自语道:“果然是上了年纪,竟然多愁善感起来!”说着,将竹篮提到了里屋,放在了火炕的边上。 与此同时,墨白来到了柱子叔家,柱子叔家离墨白家仅隔着一条巷子。站在院外的墨白看到柱子叔穿着单衣在院中劈柴,外衣挂在树上。此时天气已经入冬,虽说阳光已经升起,但这清早还是有些冻人的,再看地上已经堆积了不少的新柴,看样子柱子叔已经忙活有一阵了。 “柱子叔,开下门,爷爷让我给您送药来了!” 柱子停下了劈柴的动作,向院外看了一眼,发现是墨白提着东西站在院外,便放下了手中的斧头,起身踢开脚边的柴火,往院门处走来,说道:“这不是小墨白吗,来来,快进来。”墨白进到院中,将手中的药递给了柱子。 “柱子叔,爷爷让我告诉您,说这药每天早晚各一副,而且期间不可以吃辣的东西。” 柱子将药接了过来,转身往屋里走去,对着墨白说:“好嘞,真是辛苦墨白了,来,到屋里坐会儿,让你婶儿给你拿点好吃的,你说墨老也真是,都上了岁数的人,一大早上这么忙活,还让你个小的跑一趟,这些事等着白天我得空去取不就好了。” “柱子叔,您这么说都给我弄得不好意思了,而且这还有别的事求您,爷爷让我和您要一些羊奶。”墨白提了提手中的罐子,面色有些发红。 “哈哈,多大点的事啊!需要多少,这一罐子够吗?这新的奶还没挤出来,我先把陈的给你拿一些,等新奶挤出来我再给老爷子送过去。”说着柱子将罐子从墨白手中拿了过来,到厨房中去了。 可能是听到了有人说话,从里屋走出了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妇人,见到墨白站在那里,说道:“哟,墨白来了,咋不进来坐呢?让婶儿看看,嗯,比上次看的时候又长高了!” 墨白看着妇人的肚子,想了想,自从柱子婶儿怀孕以来,已有小半年没怎么见到了,之前还问过爷爷,爷爷告诉他,女子要怀胎十月,头几个月还好,而到了后面肚子会越来越大,行动也不方便,今天送的这药就是给柱子婶儿安胎的。 “婶婶好!爷爷让我来送药,顺便再要一些羊奶。” 妇人挺着肚子慢慢地走了过来,将手中的几颗枣子递给了墨白,然后摸了摸墨白的头,墨白道了一声谢。 这时柱子正好装完了奶,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妇人站在那里,连忙将手里的东西放在了地上,上前扶住了妇人。 “这咋还出来了?不是让你好好躺着吗?都要当娘的人了,还不让人省心!” 说着柱子扶着妇人往里屋走,妇人回头对着墨白说:“有空常来玩。”说完又对着柱子低语了几句,由于已经进到里屋,墨白也没听清说的是什么,但是一个“娘”字却触动了他幼小的心弦,表面上墨白看着比别人家的孩子要懂事些,但一个刚7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渴望父母的关怀。虽然村里的叔叔婶婶都很照顾他,但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能和爹娘玩耍,心中还是特别的羡慕。 想着想着,不由想到了今天早上的小猴子,也是在幼小的时候没了亲人,他最起码还有爷爷,而小猴子可能就在今早连最后的亲人都没有了。不对,它现在有我和爷爷,想到这,墨白的脸色由悲伤转为坚定,看到被柱子叔放在地上的罐子,跑过去拿了起来,对这里屋说道:“柱子叔,您先照顾嫂儿,我先回去了。”说完便向院外走去。 柱子听到墨白的声音从里屋探出头,对着墨白离开的方向喊了一句:“小心点,东西别撒了,有空过来玩!” 墨白因为走得有些急,回到家中还有些气喘,缓了一口气,将罐子放到了厨房的灶台上。进到里屋,发现老爷子正盘腿坐在炕上逗着小猴子,便也走了过去,看着被放在竹篮中的小猴子问道:“爷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吗?” “你小时候,哈哈,你小时候可是个大魔王啊,大半夜哭的没完没了,要不是你爷爷有些本事,咱们爷孙俩早让村里人赶出去了。而且别说你和这猴子还真有缘,柱子家那几头母羊算是你俩的奶妈了!对了,爷爷让你送的药送好了吗?” “嗯,送过去了,爷爷让我交代的事也告诉柱子叔了,柱子婶儿还给了我几颗枣子。”说着墨白将手中的枣子递到了爷爷面前。 “哦?那爷爷我来考考你,这个枣子有什么用?” “甜的,好吃。”墨白边说边往嘴里塞了一颗,还给老爷子递了一颗,“爷爷,你也尝尝。” 老爷子伸手过来,没接墨白递过来的枣子,而是反手拍了一下墨白的脑袋,训斥道:“你个小兔崽子,问你是这个吗?” 墨白摸了摸被老爷子拍过的地方,嘿嘿一笑,小声嘀咕着:“这不是开玩笑嘛!” 然后,墨白突然感觉不对,看到老爷子又要打过来,连忙说道:“枣有两种之分,一种是大枣,味甘,平。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肋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叶覆麻黄,能令出汗。生平泽。” 墨白说到一半看了眼老爷子,见老爷子将手收了回去,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另一种是酸枣,味酸,平。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久服,安五脏,轻身、延年。生川泽。” “嗯嗯!”老爷子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看来这三年没白教你,你这也记得差不多了,等三天之后爷爷开始教你真正的用药之道。来,这本书先给你,要认真看!不懂的问爷爷!” 墨白兴奋地应了一声,连忙从老爷子手中将一本泛黄的书接过,好奇的看了起来,只见书的封皮略有破损,尤其是边角破损的更加厉害,前后找了一下,发现封皮上没有任何文字,不由好奇地望了老爷子一眼。 老爷子看到墨白的动作,于是解释道:“这本是《药经》,封皮是爷爷重新包上的,分两部分内容,前一部分讲的是药理,后半部分讲的是经脉穴位。爷爷每天给你讲的就是这药理,你记得已经差不多了,以后时时翻看,不要忘记就行,等你真正自己行医的时候,这些知识自然就会融会贯通。” 老爷子说着说着感觉有些口渴,从炕桌上拿起了水壶,想要倒杯水,发现是空的就放下了。墨白看到将书放在了一旁,拿起了桌上的水壶走到屋子中央,从火炉上拿起了已经烧开水的铜壶,倒在了水壶中,倒满之后右手握着壶把,左手捏着壶嘴慢慢地走到了老爷子身边,在杯中倒了一杯水。 老爷子笑着拿起水杯,将书移到了自己的身前,翻到全是小人的一页指给墨白看。 “这就是你现在要学的东西了。” 墨白顺着老爷子指的方向看了过去,发现小人身上画着各种点和线,不明所以,疑惑地问着爷爷:“这是什么啊?” “乖孙啊,看到没,这个小人代表着人的身体,这些线代表着人体十二条经络,也就是指贯串人体上下、内外、左右的十二条‘河流’。这十二条河流各有大大、小小的功能各异的‘码头’,也就是这些经络线上的点,也就是‘穴位’。身体上的不良反应皆可由穴位上反映出来,这就是‘望闻问切’中的‘切’的原理。所以你现在要学的就是记住这些点线对应人身体的位置,不用担心,爷爷每天还会帮你一起记的。” 墨白看着爷爷的笑脸,不知为什么心中一阵阵的发冷,想了想这几天的药膳,再想想这几年来的采药经历,不由得咽了咽口水,望着书上的小人,怎么瞅都感觉它在冲着自己邪笑,于是赶紧合上了书,笑着对爷爷说:“是,爷爷,孙子一定会用心记的。” “真乖,去把羊奶拿过来,小猴子应该是饿坏了。” 看着从里屋出去的墨白,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看着小猴子,呢喃道:“开始了?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