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08 赤壁杀青和新电影   华娱1997[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08 赤壁杀青和新电影[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繁星内部东西宫党的刀光剑影,曹轩并不关心。



8月末重新进组后,他就全心全意拍摄《三国·赤壁》,除了每周几次的回家看女儿+给东西二宫交公粮,基本上待在剧组拍戏。



9月中旬,《三国·赤壁》的戏大致已经拍的差不多了,余下的时间集中拍摄最后的决战。



剧组也从繁星影视城,转战密云水库和新吴影视城附近的太湖。



当然了,太湖其实主要是以取外景为主,实际拍摄镜头不多,真正的重头戏还是在密云水库。



早在去年开始,剧组是制造了很多战船,甚至不乏大船,现如今都陈列在密云水库,留作赤壁决战的拍摄。



夜色如墨,一排战舰蓄势待发,其中最大的一个楼船上,灯火通明。



曹轩身穿锦袍,外罩暗金盔甲,后披白色披风,帅盔上的白缨被风吹得高高扬起,面容俊朗,气质不凡,让人不禁心里暗赞好一个英姿勃发的周公瑾。



手扶栏杆,环顾甲板和旁边战舰的将领士卒,朗声大喝。



“天佑江东,以东风助我,曹贼命丧兵败就在今日。”



说罢,曹轩抽出腰中宝剑,杀气凛凛:“传我帅令,飞棹前进,兵发赤壁。”



咚咚咚!



呜~



擂鼓震天,号角嘹亮。



好几个旗手爬到船头船尾,发布命令,舰队爬上缓速向前,曹轩拄剑而立,背后一杆【周】大旗猎猎作响。



……



“卡。”



其中一艘船上传来了的老谋子的声音,曹轩这才恢复原样,拿起旁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对讲机。



“张导,怎么样,要不要再走一遍。”



“不用了,近景远景的镜头都特别好,快五点了,天也见亮了,就到这吧。”



“行。”



工作人员宣布收工,并没有多少人欢呼,从晚上7点开始就后场拍摄,折腾了一大夜,大家都很累。



制片主任和剧务招呼大家收拾东西,剧组有免费的早餐提供。



一包袋装牛奶或豆浆,两个肉包子、一个馒头、一个鸡蛋。



谈不上丰盛,但对于下了晚班的早餐来说,除非饭量较多的大肚汉,否则基本都能填饱肚子,且不失营养。



根据2007年大致物价,普通袋装牛奶豆浆,大概在1~1.5元左右,两个肉包子差不多0.8~1元,馒头按大小每元1~3个不等,煮好的茶叶蛋差不多5毛一个。



当然,这个价格根据地区经济肯定有浮动,零售和批发肯定也有差距。



但不管怎么说,一份早餐大概也有个3元左右,谈不上多大方,但也超过绝大部分的剧组。



这年头剧组都抠门,除了中午的盒饭,很多时候,哪怕加班,下午晚餐和夜戏的早餐也是不给的。



即便提供,基本上就是两个馒头或一个馒头+一个包子,有牛奶+鸡蛋的,确实不多见。



原本拍了一个大夜戏,还有些牢骚不满的群演,看到这份早餐,心里的郁闷也消散了不少。



累是累了点,要求也多,但片酬和后勤保障方面,确实是业内天花板。



剧组早餐统一提供,不管是群演还是演员都是如此,曹轩也不例外,



当然,如果不想吃,可以自己去花钱去外面开小灶,剧组也不拦着。



拍了一夜戏,曹轩也饿了,一听收工,也不换衣服先去甲板的近景监视器看效果,手里不停的把包子往嘴里塞,同时还不忘替广大群众对伙食提出意见。



“怎么又是萝卜馅的?你们也换换口味,弄个纯肉的、豆角的、白菜的。”



“茴香的也行。”



有个工作人员凑趣,曹轩撇撇嘴:“不行,我不爱吃。”



“……”



很多小孩都觉得大人不挑食,什么都吃,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大人不喜欢吃的东西,根本不会买回家。



同样的道理,曹轩在剧组食堂往往很亲民,吃盒饭时不管是什么菜,都会吃干净。



一方面是曹轩确实不爱浪费,另外一方面,负责后勤订饭的要是不知道老板自家厌恶什么菜,那也甭想在剧组混了。



《三国·赤壁》剧组开机大半年,菜单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上百道。



却从来没出现过芹菜、西兰花、丝瓜、香菜等蔬菜为主的菜肴,如果了解曹轩吃饭口味喜好的人在,大概能摸出点门道。



塞了两个包子,看完近景的镜头,曹轩叼着牛奶下船,汇合远景指挥的老谋子。



距离京城奥运会还不到一年,老谋子也挺忙,之前刚刚导演了一个大型晚会练手,得知剧组这边拍赤壁决战,就跑了过来。



他是剧组导演之一,这么重要的戏份过来监管指导一下很正常。



另外,他也想上上手,锻炼一下自己的大场面指挥协调能力,同样算是给京城奥运会练兵。



曹轩自然乐意之至,陈可欣、陈小东。他们能力不错,各有所长,但总领全局、综合条件最高的还得是老谋子。



《三国·赤壁》整部电影最重要的大决战有老谋子坐镇,他心里踏实不少。



有一说一,曹轩是很佩服老谋子的精力的。



因为这段戏拍摄比较复杂,单单呈现到电影里就将近小30分钟,拍摄周期也很长,老谋子不可能一直在这待着,非重要桥段时,就去忙奥运会。



1950年出生的老谋子今年57岁了,眼瞅着奔六张了,两项繁重的工作来回跑,丝毫不见疲惫,精神奕奕。



曹轩都忍不住羡慕,怪不得人家人家五十多了还能要好几个孩子,自己要有这天赋。



东西二宫起码得扩到【东西南北四宫】,如果还有余力,再加四个【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也未尝不可。



和老谋子扯了两句蛋,曹轩就赶回酒店睡觉,忙活了一夜,他也累了。



回到酒店,洗了个澡,看了手机新闻,好像有曼联的球赛,但他也没看,不然万一运气不好,碰上曼联被人家灌了个4:0,他晚上还睡不睡了。



次日下午4点,曹轩才醒来,收拾了一下,吃了也不知道算什么时间的饭,匆匆赶到现场化妆,准备上戏。



从9月上旬开始,一直到10月中旬,曹轩拍了一个多月的夜戏,才总算把自己的镜头全部拍完。



但这并不意味赤壁之战拍摄结束。



这么说呢,如果想还原真实的大型战役,各种烧船厮杀,那么靠实景是很难全部搞定的。



这场大决战,很多画面都是实景拍摄+特效镜头+模型,多个方面拍摄完成。



比如,整个曹军舰队被黄盖火船袭击,阵型大乱,化为一片火海这种大型战争场景,实拍只能是中近景,远景很难,先不说投入的成本光是协调指挥就很大问题。



所以,剧组就按比例缩小,制作模型,模拟火船焚烧,在辅以特效,最终形成画面。



这在好莱坞也有类似的技术,许多好莱坞电影里大厦房子倾塌、飞机坠毁等画面,为了追求好的效果,都是用缩小模型+特效完成。



如此拍摄,肯定比实景拍摄成本要低,但是好的模型师也不便宜,再加上特效渲染云云,价格也足够让曹轩眼皮狂跳。



并且,除了模型,那些实体船其实也烧了好几个,除了船还有陆地搭建的船楼场景。



反正杂七杂八,一把火不仅把曹军烧得大败,也烧没了几千万的道具场景。



连一向“败家”的老谋子也不禁默默磨牙,佩服曹轩的魄力。



要知道,大片很多地方的场景、道具、服装虽然费钱,但事后是可以租借、售卖的,有时候还可以重复利用,多多少少也能回一部分本。



而《三国·赤壁》这些场景道具这可是真烧,烧没了就真没了,还得另外出一笔钱打扫清理+回收垃圾。



浪费吗?



从实用角度来说肯定浪费,但考虑到拍出来的效果,也不能说这钱花的不值。



起码的电影镜头里,熊熊烈火吞噬着战船,就是比特效显得更真实且震撼………



综上所述,赤壁之战的实景是拍完了,还有杂七杂八的其他拍摄,保底还得有两周收尾。



不过这和曹轩没关系了。



《三国·赤壁》的c位是周瑜,所以点到为止,赤壁之战后,就是周瑜和诸葛亮达成联盟默契,依依惜别,然后准备领兵攻打荆州。



至于曹丞相,败退就正式下场,华容道三笑打脸的情节没有拍。



这也意味着,曹轩最后几场戏拍完,就可以正式杀青了。



……



渡口,没有什么《三国演义》里赵云一箭吓退徐盛丁奉的装逼戏码。



只有鲁肃送别,一番话别后,轻舟缓离,诸葛亮立于船头,挥扇致意,赵云在旁边扶剑而侍。



鲁肃回转,渡口转角处另有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周瑜,鲁肃见此并不惊讶,只是询问。



“都督既已至此,何不相送孔明。”



“之前已经话别,何必再言。”



说着,周瑜目视远去的诸葛亮,神情微微有些变幻,鲁肃试探问道。



“都督此来,难不成是要截杀诸葛亮。”



周瑜沉默了片刻,方才感慨道:“曹操势大,虽然新败,但根基未失,我江东尚需刘备为盟,互为犄角,合力抗曹。



508 赤壁杀青和新电影[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