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章:陛下!陛下!许!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啊!   大魏读书人[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陛下!陛下!许!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这个老家伙,守仁,咱凭良心说,刑部每天累死累活,我要三百万两,增加人手,再加点差补费,也算是给刑部谋点福利,不然的话谁还愿意来咱们刑部啊。”



“可这老东西,害的陛下只给七十万两,这还不如不给,国库多了七万万两现银,五万万两资产,九牛一毛也不止七十万两吧?”



“真是气死老夫了,要不是看他这么老了,早二十年,下了朝我绝对一拳头砸他脸上。”



张靖脾气也有些火爆,愤愤不平道。



“张尚书消消气,其实我留在户部对刑部来说是好事啊,您想想,我现在是户部侍郎,只要您支持我,听我等我当上了户部尚书以后。”



“刑部要银两,我还能不拨吗?张尚书年龄大了,肯定是希望自己衣锦还乡之前做好点,您也要谅解谅解。”



许清宵笑道,缓和两人的关系。



只是此话一说,张靖顿时眼睛一亮。



“是啊!”



“老夫竟然没想到这点,对对对,清宵,你这话说的太对了。”



“只要你当了户部尚书,以后咱们户部刑部联手,到处去杀女干商,你负责查,我刑部负责抓人,抄完家以后,你再拨款给我们刑部,那以后刑部就轻松多了啊。”



张靖还是想着如何杀女干商赚钱,听许清宵这么一说,整个人来了精神。



“呃......差不多吧。”



许清宵没想到对方联想这么多。



“行,守仁,这事我力挺你,你好好干,只要再做两件这样的事,工部的尚书跟我关系不错,我拉他一起支持你,让你上位,成为户部尚书。”



“行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你心里有刑部,老夫很欣慰,走了。”



张靖很开心,实打实开心啊,毕竟听到许清宵不愿意来刑部,还以为许清宵变了心,没想到许清宵这是身在户部心在刑啊。



好,很好,非常好啊。



“张尚书,要不要留下来吃点东西啊。”



许清宵喊了一声,后者摆了摆手,直接离开了。



又送走一位尚书。



许清宵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的是,没有其它尚书来了。



许清宵可以安稳喝口茶。



“清宵师弟,此次陛下北伐,你有什么看法?”



见也没有了外人,陈星河不由开口,询问起这件事情来。



“没什么看法,真要打就打呗,师弟又做不了主,方才两位尚书都是客气,师兄,你不会真以为陛下会听我的吧?”



许清宵开口,他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女帝是在做什么。



肯定不是北伐啊。



这明显就是保护自己,不然真北伐?



拿什么北伐?七万万两白银?这点银两省着点坚持一年差不多了,一年内能把蛮夷杀光?回头还要考虑藩王内乱和异族番邦乘火打劫?



这要不了解女帝心性,许清宵还真不敢保证,接触过几回后,许清宵完全可以保证,不会北伐!这就是骗人的手段。



毕竟自己杀了这么多番商,影响了多少人?自己心里还是有点数。



老话说的好,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自己这得害了多少人钱财?



按理说皇宫内骂自己的奏折,至少堆成小山,想要装糊涂不解决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出此下策,用这种方式来转移视线。



这样即便是有人再找自己麻烦,也不过是几个人,陛下完全可以不予理会。



当然这也不算是什么下策,至少可以牵制不少心机不纯之人。



而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是,这段时间老实一点,别招惹什么是非了,再招惹十分,除非真北伐,不然压都压不住。



“哎,兴亡皆百姓啊,最好还是不要北伐,大魏现在刚刚平定,让百姓过点好日子吧。”



陈星河叹了口气如此说道,不过很快又摇了摇头,不愿提这个,而是提另外一件事情。



“对了,下个月月中,便是太平诗会了,师弟......你准备了诗词吗?”



“太平诗会?”



许清宵微微皱眉,不过很快想起来了,慕南平好像邀请过自己,没想到下个月就到了时间。



“没准备。”



许清宵直接摇了摇头,他这段时间怎么可能有时间去准备这个呢。



“哦。”



陈星河心中缓缓松了口气。



也就在陈星河想继续开口询问一些事情时。



突兀之间,一道熟悉地声音响起了。



“许兄!”



“陈兄!”



“我可算是找到你了。”



略带兴奋的声音响起,引来许清宵与陈星河投目过去。



是王儒。



“王儒兄?”



许清宵与陈星河皆然有些好奇了,没想到他居然来了。



“许兄,陈兄,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啊。”



王儒快步走来,朝着许清宵与陈星河一拜,面上满是喜悦与激动。



“王儒兄,好久不见啊。”



许清宵开口。



“王儒兄,你怎么来了?”



陈星河则有些好奇。



“许兄,陈兄,本来我早就该来了,只是前些日子家里安排相亲,耽搁了时间。”



王儒有些讪笑道。



“相亲?这不错啊,成功了吗?”



许清宵笑道。



“本来是不行,后来又可以,最后差点就成功了。”



王儒感慨道。



“何意?”



陈星河也来了兴趣。



“本来她看不上我,不过我说我认识许兄,她就答应互相了解一番,只是后来她问我文采如何,我硬着头皮说还可以,有许兄十之一,她让我即诗一首,我哪里能现场作诗啊,所以就用了许兄诗词,后来她就不理我了。”



王儒有些无奈道。



“你用清宵师弟的诗词?”



“那肯定不行啊,清宵诗词谁不知道啊?你当真是蠢了,你应该用我的啊,我不是写过一些给你鉴赏吗?刚好可以拿出去啊,我又不会怪罪你。”



陈星河感慨道。



然而王儒马上解释。



“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啊,我不敢拿许兄的,拿的就是陈兄你的,可那姑娘看了一眼就说了句,让我以后不要拿许兄来比,别侮辱了许兄。”



“陈兄,你不怪我吧?”



王儒如此说道。



陈星河:“......”



许清宵:“......”



你大爷的!



陈星河有些气冷抖了。



也就在此时,李广孝的声音响起了。



“大人们,用膳了。”



随着李广孝的声音响起,许清宵立刻打圆场了。



“别说了,来来来,还没吃吧,一起吃,我这厨子做饭很不错。”



许清宵拉着二人入内。



映入眼前的便是满桌佳肴。



王儒咽了口唾沫,他的确有些饿了,但并没有忘记正事,而是取出一份书信道。



“许兄,这是李鑫让我交给你的信,说很重要,你一定要看。”



王儒这般说道。



“好,你先吃,不要急。”



许清宵接过书信,直接便坐在位置上观看。



只是一会。



许清宵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众人看着许清宵脸上的喜色,不由好奇了。



“李鑫说了什么?”



陈星河有些好奇了。



“呼!南豫府都这一季收成,多了四成。”



许清宵笑了笑,说出李鑫这封信的来意。



此话一说,众人有些惊讶了。



尤其是李广孝,他拿好碗筷,再听到这话后,不由露出惊讶之色。



“多了四成?怎么多的?”



陈星河虽然不懂农耕,但也知道多了四成代表着什么。



“师兄,还记得当初咱们回县时,师弟给李鑫一份东西吗?”



许清宵如此说道。



“记得,一些图纸,跟这个有关系?”



陈星河继续问道。



“恩,那是师弟闲余时间想到的东西,陛下不是罚南豫府都百姓们,多交一成税收吗?师弟觉得有些愧疚,但也拿不出银两补偿。”



“所以就为百姓想了一个东西出来,可以解决良田水源问题,让空置或者是灌水稀少的田地发挥作用。”



“如今效果不错,南豫府都收成提了四成,虽然没有达到我的预计效果,但也差不多了,至少还了这个恩情。”



许清宵解释道。



此话一说,王儒,陈星河,还有杨虎等人都咂舌了。



“是什么东西?竟有如此神效?”



“还有,师弟,这四成还不够?你要知道对百姓来说,庄稼多一成都是喜事啊。”



陈星河有点无法理解。



“水车!”



“怎么说了,杨虎,取笔墨来。”



效果出来了,许清宵就不打算遮掩了,毕竟这件事情肯定会汇报到皇宫去的,无非是说女帝一下子发现不了,自己不说估计会晚半年才会发现。



当下,杨虎快步取来笔墨纸砚。



许清宵手握毛笔,在白纸上画出水车的形象,为了具象一点,还特意画了水源和良田。



“师兄,这就是水车!”



许清宵说道。



“我看看。”



陈星河认真看去,过了一会,又不禁皱眉。



“感觉看懂了,又感觉没看懂,这是何意啊?”



别说陈星河了,王儒和杨虎等人都看不懂。



唯独李广孝只看了几眼,便明白此物的作用了。



李广孝的心脏跳动很快,他很快便意识到这东西的作用是什么。



抽取水源,灌溉良田。



简单的东西,却能解决种田最大的麻烦啊!



这......这!......这是神器啊!



李广孝身子都有些轻颤,只是众人没有察觉罢了。



“师兄,庄稼最怕的是什么?不就是水源吗?”



“这水车就是不断抽取河里的水源,然后通过承水器延长,如果良田离水源没有太过于遥远,就可以直接灌溉,如果距离太远,也能节省不少时间,让百姓走几步。”



“这个东西,一旦大批量生产和推广,大魏所有良田从今往后就不缺少水源,大大减少取水和没水的问题。”



“并且很多地方都有不少良田荒废,如果有了这个,完全可以重耕。”



许清宵说出这东西的作用。



一时之间,众人明白了,但他们并不了解这东西到底有什么好处,所以并没有太过于震惊。



“如果全面推广的话,那大魏能增加多少产量?”



声音忽然响起,是李广孝的。



一时之间,许清宵不由看向李广孝,而后者感受到许清宵的目光后,不由讪笑道。



“大人,我父辈都是农民,小时候闹过几次饥荒,就是因为水源的问题,常常几个村为一点水源打起来了,所以才好奇问一嘴,还望大人莫要怪罪。”



李广孝讪笑道,他知道自己失言了。



“没事,我理解。”



许清宵对李广孝还是很有好感的,妥妥一个老实人,而且做饭又好吃。



“正常来说,应该是提升五成左右,如果利用上荒废的田地,至少应该是翻倍,甚至翻倍后再加三成,我理想是两倍,不过很难,毕竟有些地方根本没有水源。”



“再者有些水源相隔百里,建造这样的水车,户部肯不肯拨钱都是一个问题啊,没有实质效果之前,陛下也不可能答应。”



许清宵如此说道。



然而陈星河开口了。



“两倍?如果能让大魏粮产翻两倍,陛下为何不会答应?”



陈星河觉得有些离谱了,三成四成听起来没什么,可两倍听起来就夸张了。



“要制作这种水车,造价太贵了,而且要保证各村,各县,各府,各郡都要实行,这花的银两是个天文数字,少说十万万两,甚至还不够。”



“你觉得陛下会答应吗?户部也不会答应啊。”



“所以只能先试点,让南豫府先搞起来,争取下个季节能翻倍,这样至少陛下会重视。”



“唉!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光打造这种工具,以及种种实行,至少要拖一两年,如今大魏内忧外患,鬼知道一两年后会发生什么。”



“要是现在全心全意去做这个,只需要一年,大魏百姓就能看到结果,到时候......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年产量翻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



许清宵如此说道。



而且语气极为笃定。



众人点了点头,但想到十万万两都做不完,就不说什么了。



而李广孝却彻底震撼了。



十万万两的确夸张了。



可问题是,年产量翻倍是什么概念?现在大魏有些百姓还处于吃不饱的阶段。



要是年产量翻倍,最起码大魏百姓都能吃饱饭了,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十万万两能解决的。



而且的确是利在千秋啊。



哪怕二十万万两白银砸出去,不需要五年,大魏就能连本带利赚回来啊。



“那这个水车,能用多久?”



李广孝再次忍不住问道。



“若是造的时候用上等材质,比如说一些好的木材和铁石,至少五十年,不出现其他因素,平时若是细心维护,修修补补,用个一百年也不足为过。”



许清宵给予回答。



而这个回答,让李广孝有些头晕了。



五十年?



一百年?



五年就能连本带利回来,而且百姓吃饱饭了,民心也能凝聚,会迎来真正的繁荣啊。



咽了口唾沫。



李广孝沉默不语了。



“行了,吃饭吧,别想那么多了。”



许清宵将这白纸放置一旁,招呼大家吃饭。



陈星河等人没多说,直接开吃。



李广孝也吃,不过吃的心不在焉。



等到众人吃饱喝足后,李广孝收拾碗筷,他现在好难受,他想要赶紧去皇宫汇报这个事情,可他怕直接走人,会引起怀疑。



所以坐在守仁学堂,煎熬地等待,等买菜时间。



一个时辰,足足一个时辰,李广孝也想了一个时辰,看着水车图,越想越觉得可以,越想越觉得这个东西简直是镇国神器!



别人不懂,他可是懂啊,终于等到买菜时间了,李广孝离开了守仁学堂。



朝着皇宫跑去。



两刻钟后。



大魏皇宫,养心殿外,李广孝人没到,声音却响起了。



“陛下!”



“陛下!”



“许!”



“许!”



“许清宵,万古大才啊!”



“大魏盛世要来了啊。”



“陛下,您这回是捡到了宝啊!!!!!!”



“大魏的宝啊!!!!”



李广孝激动颤抖的声音响起,他是真的激动啊,说话都颤抖的不行。



而养心殿内,女帝再听到这声音后,有些惊讶了。



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自己师父。



如此。



失态!



哪怕是北伐失败了,也没有!



第一百二十章:陛下!陛下!许!许清宵有万古大才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