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章:成圣之法,册封大典,张宁自杀,危机来临   大魏读书人[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成圣之法,册封大典,张宁自杀,危机来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倒不是说这心性如何,而是这份谦心,实属难得啊。



毕竟许清宵可不仅仅只是大儒那么简单,如今大魏风头最盛之人,马上就要封侯,这种人物还能保持这样的谦心,才难得啊。



“没多长时间。”



“打扰荀儒,还望荀儒谅解。”



许清宵出声,平静说道。



“荀儒,守仁就是这样,为人谦虚,我们在此等候了两个时辰,不过荀儒,这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在睡觉啊?昨日又夜钓了?”



陈正儒到不客气,直接开口,看得出来,荀儒为人和善,不然陈正儒也不会这般。



“哪里的事。”



“没有夜钓,没有夜钓。”



“好了,不说这个事了,咳,守仁,你今日寻老夫,是有何事?”



听到夜钓,荀儒连忙否认,倒不是丢人,而是被文宫的人发现了,少不了又是一番细心劝说,什么身为天地大儒,要有点天地大儒的样子,不能给文宫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之类的话。



反正听都听腻了,索性就什么都不说,偷偷去远处垂钓。



随着荀儒询问,陈正儒也就没有纠结荀儒做了什么,而是看向许清宵,给他一个眼神。



“荀儒,学生今日过来,是想问两件事情,天地大儒与成圣之法。”



许清宵倒也直接,开口便是询问这两件事情。



如何成为天地大儒,以及如何成为圣人。



随着许清宵的询问。



荀儒到没有任何一丝惊讶,而是沉思了一番后,缓缓开口。



“天地大儒,倒也简单,至少对你来说挺简单的。”



“只需天下民意即可,异族国之战,凭借你一人之力,平下祸端,如今大魏百姓对你可谓是敬佩至极。”



“不过你还欠缺一点点民意,以及一个契机,一个得天地认可的契机,三日后的册封大典,想来不出意外,这一点点民意不成问题。”



“真正的问题,就是这个契机。”



荀儒开口,提出契机。



这一点许清宵自己明白,如今听荀儒这般说着,也更加理解了一些。



“需要怎样的契机?”



这时,陈正儒开口,直接帮许清宵询问。



“不好说,因人而异。”



“守仁,你明心学之意,立百姓之言,著千字文,如若想受封天地大儒,得天地认可,就必须要以本心应天理。”



荀儒缓缓说道。



以本心应天理?



这句话还是许清宵第一次听到的。



他有些好奇,不明白此话的含义,但莫名又懂得了一些。



看着许清宵似懂非懂的神色,荀儒继续说道。



“所谓以本心应天理,其意思倒也简单。”



“你之前无论是明意,立言,还是著书,其实这些都是带有目的。”



“世人读书,其读书,为功名者,为利益者,为苍生者,皆然带着目的,而想要得到天地受封,成为天地大儒,就必须要以本心应天理。”



荀儒解释,一旁的陈正儒却不禁好奇道。



“荀儒,若按照您说的,那成为天地大儒,岂不是要无欲无求?不能带有任何目的?”



陈正儒好奇了,世人读书,的确是带着各式各样的目的,可按荀儒的意思。



好像就是再说,想成为天地大儒,就必须不能带着任何目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不就成了无欲无求之人?这不是圣人吗?



只是,即便是圣人,也有自己的思想吧。



“不。”



荀儒摇了摇头,看向两人道。



“所谓以本心应天理,此言的意思,并非是说没有欲望,没有目的。”



“而是知晓天理,所有目的想法,都必须要顺从天理。”



“明意也好,立言著书也罢,想要得天地受封,就必须要遵从的天地之理。”



“所以儒道四品,也称之为知天命。”



“守仁,你所欠缺的契机,就是天命,你必须要清楚,何为天理,何为天命,你所做的事情,有没有顺从天理,你的明意,立言,著书,是否是顺从这天命。”



“所以你必须要想清楚,你的中心思想到底是什么,是否顺天命。”



荀儒说到这里,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



原因无他。



再说多了,会影响到许清宵,倒不如让许清宵自己好生理解。



殿内。



许清宵的确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知天命,顺天理,中心思想。



这就是天地大儒的核心吗?



怪不得自己感觉民意充沛,可却始终无法突破到天地大儒这个境界,却不曾想到的是,还有一个这种思想在其中。



自己的中心思想。



知天命,顺天理。



许清宵打算回去好好想想,若是能想明白,自己或许当真能直接成就天地大儒。



而且还不需要担心拔苗助长。



“那成圣之法呢。”



许清宵再次好奇问道。



只是此话一说,荀儒稍稍沉默,倒不是不懂,而是在沉思。



过了好一会,荀儒响起了。



“成圣之法,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



“需明圣意,立圣言,著圣书,知圣命,得天下才气。”



荀儒开口,说出成圣之法。



“无需要再要民意了吗?”



陈正儒好奇问道。



“无需。”



荀儒摇头,而后开口。



“成圣之路,只需要你重新明意,重新立言,重新著书,还要重新知晓天命。”



“并且你还需要天下才气,借助天下读书人的力量,才能成为圣人。”



“一旦踏入三品半圣境,天下读书人共尊,虽不是真正的圣人,但也已经差不多了。”



“其实这天下之中,仙儒武妖魔佛,儒道十品,是最不可思议,也是最难理解的。”



“武者一品,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但举世之中,还是有一品武者。”



“包括仙道一品,佛门一品,也都是有,可唯独儒道一品,动辄千年出不了一位。”



“五代圣人,贯穿古今。”



“而古今往来,又有多少一品武者,一品虚仙。”



“所以三品半圣,可与一品平起平坐,二品亚圣,可受一品礼拜,若是一品圣人,将是天下共尊之人。”



“五百年前,朱圣证道,大魏王朝迎来无与伦比的盛况,所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只是眼前影响,而是有许许多多你们看不见也不知道的好处。”



“所以,想要成圣是一件好事。”



“但.......不可莽撞,否则,落下祸根,就麻烦了。”



荀儒一番话,仿佛在提醒着什么。



许清宵感受着荀儒的目光,他知道自己的心思,已经被荀儒猜到了。



所以荀儒出言劝说,隐晦的让自己不要冲动。



然而,许清宵点了点头,而后起身朝着荀儒一拜。



“多谢荀儒赐教。”



许清宵认真感激道。



“无妨,小事而已。”



“守仁,若是往后有时间,多来大魏文宫,读些圣贤书,或者陪老头子去垂钓垂钓也行。”



荀儒和善无比道。



许清宵则不由轻笑道:“如若荀儒不嫌,往后可就要多多来打扰您了。”



“哈哈哈,好,常来就好。”



“实在不行,老夫让人给你腾出一间房,你入住文宫,也不是不可以。”



荀儒笑着说道,可这番话说出,陈正儒顿时明白荀儒的意思了。



荀儒想要借助自己自身影响力,来调和许清宵与大魏文宫的矛盾。



主要还是朱圣一脉的矛盾。



“多谢荀儒,不过侯府马上建好了,学生还是喜欢自己单独住,清净一些。”



许清宵委婉拒绝,他听得出荀儒的意思。



“好,常来就好。”



荀儒笑道。



但也没有说什么了。



走出大殿,许清宵神色很平静,但脑海当中一直思索着天地之法和成圣之法。



天地大儒,中心思想,知天命,顺天理。



成圣之法,重新明意,重新立言,重新著书,明白圣意,还要天下才气。



这才是真正的难关啊。



怪不得动不动几百年没有人能成圣,重修一遍最难的不是过程,而是理解。



儒道就是需要理解,你重新明意,必须要找出新的东西,在原有的东西里面,找出新的思想出来。



这过程可比正常修炼要难得多了。



圣人之道。



恐怖如斯啊。



而且,这才不过是三品半圣。



二品亚圣,一品儒圣呢?



许清宵只期盼儒圣之上,最好不要再有品级了,不然真的顶不住啊。



摇了摇头,许清宵朝着文宫外走去。



可就在此时,一道熟悉的人影出现在前方,手中拿着几本书。



是华星云。



“华兄。”



许清宵开口,主动打了个招呼,对于这个华星云,许清宵还真是充满着好奇啊。



一开始觉得此人绝对不是善茬,然后各方势力都让自己注意此人。



然而过了大半年,华星云还在户部干活,职位不高,是个主事,这还是因为最近户部招兵买马,华星云这才升职成了主事。



对此许清宵很是好奇。



一个这样的大才,竟然如此低调,并且还这般的从容,甘愿在基层做事。



要不是今天遇到了,许清宵可能都想不起来这个人了。



“见过陈儒,见过许儒。”



随着许清宵打招呼,华星云立刻谦虚作礼,恭敬无比。



许清宵客气了几句,也没有多逗留,便离开了大魏文宫。



而待许清宵走后,华星云的目光,也一直落在许清宵的背影上,眼神之中显得有些莫名奇怪。



说不出来的神色。



就如此。



转眼之间,又是两日过去了。



整个大魏京都更加的热闹起来了。



异族国纷纷送来贺礼,或许被揍了一顿的原因,也没什么礼物送,硬凑些珍品送了过来。



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则送了厚礼。



至于大魏境内的三大仙宗,也纷纷派人来送礼,据说还有佛门弟子也来了。



这一次,空前盛况,毕竟大魏打了胜仗,自然要给面子。



可以说宾客云集,大魏京都,人声鼎沸。



明日就是许清宵封侯之日。



守仁学堂内。



许清宵依旧是静静读书,思考着自己的中心思想。



他这两日都在思索自己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并且还在思考,天命又是什么!



也就在此时。



师兄陈星河在门外呼喊了一声。



“师弟,路子英送来一封信。”



陈星河开口道。



“好。”



许清宵起身开门,接过了陈星河手中的书信。



“师弟,为兄继续看书了,科举临近,不愿耽误,明日封侯大典,为兄可能都不会去。”



“你莫要多想,师兄并非是有其他想法。”



科举临近,陈星河的确要抓紧,不过特意开口让许清宵不多想,莫名显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觉。



“好,师弟提前恭贺师兄,旗开得胜。”



许清宵笑了笑,也提前恭贺一番。



“恩,不过这次科举,是你主考,师弟,有几句话师兄不得不说。”



“你一定要用最严厉的目光,去看师兄写的文章,绝对不能有任何偏袒,哪怕师兄明明可以第一,最好还是避嫌,师兄不愿让你背负骂名。”



陈星河一脸坚决道。



特意提醒许清宵不要放水。



而听到这话,许清宵不由一愣。



但想了想,许清宵不由一笑,点了点头答应下来了。



看见许清宵这种带笑答应,陈星河也笑了。



随后回到自己房中,拆开路子英的书信,对方邀请自己过几日等自己册封完后,参加聚会,都是仙门弟子。



将书信放在一旁,许清宵继续看书,倒也没有回应,等册封大典结束再说吧。



如此,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之间,便到了子时。



守仁学堂外,一行太监宫女静候许久了。



许清宵封侯。



场面隆重,礼仪繁琐,子时要去宫中,焚香沐浴,等到卯时,封侯大典举行。



许清宵也要着王服,举行册封了。



每一道程序,都不能节省,必须要隆重。



一刻钟后。



许清宵随着太监宫女们走了。



来到宫中,早已经准备好了浴池。



净洗了接近半个时辰后,一道道身影出现。



宫女们将侯服送来。



李贤站在浴池之外,大声喊道。



“鎏金黑蟒绣云服到。”



“八玉万宝如意腰带到。”



“麒麟挂玉长靴到。”



“蟠龙王玉到。”



“山河玉冕到。”



随着李贤开口,一件件服饰送至面前。



这些都是由礼部订制而成,每一样都是数百人针线制作,镶满了各类宝石,既显大气,又不显俗气。



“侯爷,侯服已到,您可以出浴更换了。”



李贤出声,恭敬无比道。



池中。



许清宵依旧还是在思考中心思想。



再听到这话后。



许清宵回过神来,让众人离开。



毕竟更换衣服之类的,许清宵还不适应别人帮自己。



丑时。



衣服换好。



这一刻,一股油然而生的气势形成。



之前的许清宵,一身素衣,充满着儒道气息。



而如今当侯服穿上,许清宵整个人多了一股霸气,一股上位者的气势。



不能说换了一个人,而是多了一种尊贵。



让人真正敬畏的尊贵。



王者气势。



宫内的宫女太监们,也纷纷露出惊讶之色,以及内心产生敬畏。



当然,许清宵的英俊,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影响,反而给人看起来更成熟稳重了一些。



终于。



到了卯时。



随着一道钟声响起,传至整个大魏京都。



封侯大典选在了皇宫正门之外,有一条主道。



此时,早已经聚集无数百姓,许多人一夜未睡,都想要目睹这一盛况。



而许清宵也被安排至密道,到时从东直门出现,一步一步走到宫门,而宫门也会打开,殿上受封侯爵。



现在只是走一个过场,让天下百姓看到。



卯时三刻。



随着一束光芒自宫廷激射天穹。



天穹忽然昼亮。



这一刻,洪亮无比之声响起。



“册封大典。”



“开始!”



当声音响起。



奏乐之声响彻京都,主干道两旁,所有街道人山人海,百姓们无比激动与兴奋。



天子军站在两旁,维护秩序,同时也是塑立形象。



东直门大道。



许清宵的身影,也缓缓出现。



身后跟随着五百名宫女五百名太监,撒花奏乐。



册封大典开始了。



然而。



这一刻。



天牢当中。



一道身影,显得无比惊慌失措,连滚带爬朝着刑部跑去。



口中一直喃喃道。



“张儒自尽了!”



第一百九十章:成圣之法,册封大典,张宁自杀,危机来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