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1章 记者采访   重工崛起1980[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章 记者采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穿越之前,他是航空领域的高级工程师,也是一位公



众人物,每年接受采访的次数都很多。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王朝阳练就出一套自己的处事技巧。



媒体记者所关注的永远都是新闻性,说白了他们都是“唯恐天下不乱”的,但这种关注角度往往跟他们的个人观点没有关系,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记者的询问角度跟他们生气,没有必要,也不够明智,最明智的方式就是插科打诨,最好能让记者能跟着你的思路走,这样自己轻松,还能增加曝光的机会。



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时间来到11十点整,闫恒山通知众人,动力系统已经组装完毕,在实验车间,跑合试验即将开始。



众人离开会议室,在厂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实验车间。



这次要进行的跑合试验,跟常规跑合试验不同,按照主办方,也就是长海农机总厂提前发布的消息,两套分别装有国产CC20和道尔森SP变速箱的动力系统将接受“综合性能跑合试验”。



试验的内容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空载高速跑合,0.5倍载荷跑合,1倍载荷跑合,2倍载荷跑合,以及极限载荷跑合试验。



这五个部分可以较为全面地考验动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经过这一系列的“综合性能跑合实验”,两款变速箱的优劣便可以判断出来。



在前往试验车间的途中,原本轻松愉快的气氛渐渐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



在胡庆斌马三元等人的身上。



竞争即将正式来开帷幕,紧张是难免的。



长海农机总部的实验车间,因为面相整个动力系统,所以空间非常宽阔,两侧是灰色的钢筋水泥柱子,高达二十米的棚顶上面密密麻麻地布置着大功率照灯,一台室内轨道葫芦吊车横在横梁之上,线缆垂在空中,随着换气扇呼呼作响而摇摆着。



往车间里面走,并排两台试验台架出现在众人面前,复杂的动力系统已经安装在台架之上,充满了电缆和油气管路,身为外行的媒体记者看得一脸糊涂,不过好在试验台架前面立着两个牌子,分别写着CC20和SP。



“闫厂长,各位先生女士,试验开始之前,鄙人有一个建议!”



就在这时,丹尼奥·格里芬突然开口道。



“丹尼奥先生,有什么建议请讲!”闫恒山道。



“贵厂指定的综合性能跑合实验,包括空载、0.5倍载荷、1倍载荷、2倍载荷以及极限载荷,这个方案指定得非常优秀,足可以考察出变速箱的性能优劣。不过唯一不足之处是项目太多,每个项目持续一个小时,加起来要五个小时……尊敬的闫厂长,能不能考虑把时间缩短一些呢?”丹尼奥微笑着说道。



“如何缩短呢?”闫恒山问道。



“贵厂的CC20和我们道尔森的SP变速箱,都是优秀的产品,在额定载荷以下的情况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这



几乎是没有争议的。诸位先生女士,我这样说应该没有争议吧?所以我建议省去额定载荷以下的跑合项目,直接进行两倍载荷和极限载荷,这样只需要两个小时就能结束。”



“这个建议如何,尊敬的闫厂长,以及在场的媒体朋友。多出来的时间,与其留在这满是润滑油气味的车间里,还不如去品尝香槟和美食呢!”丹尼奥说道。



第111章 记者采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