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运的脖颈儿   秦时:一人之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运的脖颈儿[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田光做下如此大事,山东六国很多势力都颇为关注田光的行踪。



不少势力还跟农家一样派出了人手去秦国边境接应田光。



然而田光风光的消息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就传出了田光被罗网截杀,悬尸示众半个月的噩耗。



咸阳城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就算各方衙门基本上影密卫和罗网也不能完全阻碍消息的流通。



山东六国,诸子百家等势力在咸阳都有自身的信息获取渠道。



这些信息获取渠道想要得知秦国的机密消息很难,但要确认不保密的消息就很容易了。



田光的尸体就在城门口光明正大的吊着,根本就做不了假。



若是秦国弄出个假田光,等到真的田光现身,那秦国可就成为笑柄了。



山东六国上得了台面的各方势力率先得到消息,而后消息迅速向下传播。



噩耗就如同一头冰水当头浇下,直接给不少人浇了一个透心凉,特别是那些想要效彷田光所作所为的游侠。



成名固然好,但如果极容易搭上自己的性命,恐怕就得好生思虑一番了。



当然田光的下场不至于杜绝所有人内心蠢蠢欲动的想法。



毕竟有的人是真的要名不要名,不把自己性命当回事,崇尚舍生取义,或者是单纯的头铁。



对于不怕死的人,什么样的震慑手段,作用都有限。



田光对于站在秦国对立面的势力和人来说是英雄,是义士。



如此义士,如此英雄,怎能被悬尸城门,不能入土为安呢?



应当厚葬立碑,以供后来人敬仰!



因此有不少人想要偷取悬挂在城门上的尸首,并且付诸了行动。



农家隐藏在咸阳的人手自然参与了行动,还有不少敬仰田光所作所为的人。



可惜来多少人,在咸阳这个秦国大本营就是送死的。



城门口明面上秦国军卒看守,城门楼子暗中有罗网卫隐藏,更有玄翦坐镇。



就算这镇守力量还不够,支援随时都可以快速赶到。



秦国朝廷既然说要悬尸半个月,那就必须半个月。



多一天不行,少一天不干,做不到岂不是很没有面子?



当然田光的尸体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如果不处理,暴晒半个月,那么城门口还能过人吗?



特殊处理过的尸体会在风吹日晒下慢慢变成干尸,与寻常尸体的变化不同。



尝试了许多次都是失败后,就没有人敢去抢夺田光尸体了。



看不见希望,白白送死的事情没有人会去做……



想要拿回田光的尸体,只能采取偷盗抢夺这种阴私手段,正大光明去要,去交涉,去交换都是不行的。



毕竟田光打了秦国的脸,如果有敢于尝试的人,秦国肯定是不吝教他做人!



面子这个东西,对于人,对于国家而言都是一样。



有时候不值一提,有时候又重逾泰山!



标准就在于利益是否足够,利益若是足够,面子自然不值一提了。



田光是农家的侠魁,农家得知消息后自然对于田光的行踪非常关注。



因此大泽山地区虽然距离秦国咸阳颇为遥远,但得到田光下场的消息并不慢。



等来等去结果等来了一个噩耗,实在是让众人有些措手不及,惶恐难安。



再加上上一次罗网对农家出手的回忆,农家高层对于罗网不由得深深的忌惮,甚至可以说有些害怕。



当然,作为内鬼的人心情是非常愉悦的。



为了应对罗网的威胁,农家六堂堂主,六堂总管汇聚起来商谈应对之策。



面对强大的外部势力威胁,有些势力会彻底摆烂,依旧内斗不休,最后一起灭亡。



有些势力会团结一致,一致对外。



朱家是一个明大局,识大体的人,在这关键时刻顺着农家田氏势力,没有内斗的意思。



陈胜跟朱家虽然不一样,但对于农家忠心耿耿,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搞内斗。



朱仲明面上实在支持朱家的。



司徒万里是左右逢源,跟陈胜不掺和农家内斗有异曲同工之妙,维持着农家内部的势力平衡。



由此可见农家势力分为三派,田氏,外姓,中立派系,每个派系各有两个堂口。



司徒万里,朱仲通过田蜜已经接收到了罗网的指令,没有搞事的意思。



朱家,朱仲又如此配合,田勐,田虎自然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主动挑起内斗。



因此,农家在强大的外部势力威胁下形成了团结一致的局面,共同对外。



然而罗网并没有在农家最为敏感的时候选择动手,一直按兵不动,仿佛事情从来没有发生一般。



农家一直提心吊胆了好久,一直都是风平浪静的。



如此情况,反倒是让农家上下寝食难安,生怕罗网冷不丁来那么一下或者酝酿着什么大阴谋。



就像是头上悬挂着一把将落未落的利剑,时间一长农家都希望罗网主动跳出来了。



成蟜耐心一直是不错的,才不会在这个时候动手。



这个时候动手,可做不到以最小的代价搏得最大战果!



楚系外戚势力一直在施加压力。



因为之前说好了要铲除田光在农家的亲信,但现在却一点动静都没有。



甚至还请动了清夫人和华阳太后,但成蟜依旧是我行我素,按照自己计划一步步来。



对于楚系外戚势力,成蟜根本懒得跟他们多说,直接反问一句“你在教我做事”就堵得他们哑口无言……



外戚?



关系再近的外戚也不能跟成蟜比,成蟜才正儿八经的姓赢。



对于成蟜的嚣张跋扈,楚系外戚还真没有什么多有效的应对办法。



清夫人,华阳太后也奈何不了成蟜。



面对这两人,成蟜就不好再反问“你在教我做事”这句话,太生硬了。



毕竟一个是半个嫂子,另外一个是嫡祖母,怎么样也是要给予尊重的。



但也不是没有应对方法,成蟜好歹也是半个官场中人,敷衍塞责这种基本功还是熘熟儿的。



其实也不是纯粹的敷衍塞责,成蟜真的是在下一盘大棋。



只不过是他单独在下,嬴政只是知道,没有一起下而已。



在实现诺言的前提下,为了大局多花一些时间怎么了?



清夫人在成蟜搬出嬴政时就明智的转移话题了。



而且清夫人催促的决心并不强烈,扶苏已经失去了一个依仗,可不能得罪了成蟜,再失去另外一个。



华阳太后其实也有所顾忌,不敢把嬴政和成蟜得罪狠了。



她自己是当然不怕的,没有人能够奈何了她,但得为清夫人,扶苏以及自己亲戚考虑。



年纪已经大了,等到哪一天走了,代价就要让后辈来还。



因此,晚一些就晚一些吧,也不是不能接受。



楚系外戚最高领导人都妥协了,其他人又能怎么办?



只能偃旗息鼓,静待成蟜交出答卷了。



成蟜可不管农家的提心吊打,焦头烂额,按照预订步骤走,反正他过得很开心。



平时处理完不多的政务,要么就带着自己女人们一起游玩,要么进宫陪陪长辈,教导一下扶苏。



偶尔不想动的时候就看看感兴趣的书,晒晒太阳什么的。



一直到估计农家快要绷不住时,成蟜才下了命令,派人将田光随身携带的神农令送去农家。



……



大泽山地区外围,农家弟子正在蜿蜒的山道上巡逻,忽然一道羽箭破空而出射在山道旁的树干上。



羽箭入木三分,尾部还在颤巍巍的震颤着,在羽箭尾部挂着神农令,杆部绑着一封信。



突如起来的异常吓了巡逻的农家弟子一跳,立即警戒起来。



等看见羽箭上的神农令,农家小头目大吃一惊,意识到事关重大,立即拔下羽箭,亲自向上呈递。



这片区域是司徒万里统率的四岳堂势力范围,神农令和信自然到了司徒万里手中。



司徒万里已经知道密信内的内容,因此没有开封,直接以神农令出现为由,派人去通知农家其他高层。



得知神农令出现,其他五堂的总管,堂主立即赶了过来,众人汇聚在四岳堂议事大堂之中。



由于这里是司徒万里的堂口,座位排序跟在烈山堂就有所区别了。



身为主人的司徒万里坐在首身位,其他人按序下移。



位于中央的主位自然是没有人有资格坐的,只有侠魁才能凌驾于众人之上。



代表侠魁,能够号令六堂的神农令就放在主位前的桌桉之上。



在场十二人,自然不可能一人看了再给一人,太没有效率了。



第三百二十八章 命运的脖颈儿[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