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 故宫博物院,央视记者采访!   我怎么成老艺术家了[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故宫博物院,央视记者采访![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个时候,园长吴为民怕他有压力,客气道:“修不好也没关系,之前博物院修文物也有失误的时候,反正拍节目,就算失败了剪辑掉就好,没什么的。”



“而且之前也没人敢保证能修复这件官窑瓷。”



赵辰对吴为民说道:“可以试试,我先说方案,确认没问题再动手。”



修复文物工作并不会直接就开始修。



往往需要准备好,尝试没问题了,才会开始修理。



博物馆有很多文物修复专家。



负责瓷器修复的,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叫做王力武。



赵辰定下了方案,吴为民就把王立武叫过来,让他和赵辰一起负责这几件瓷器的修缮工作。



看到王立武来,赵辰神色一变,立刻上前打招呼道:



“王老师,好久不见。”



王立武看了他一眼,道:“想不到居然以这种方式再见,你真是出乎我的预料。”



看到这一幕,吴为民微微一愣,急忙问道:“王老,你和赵大师认识?”



赵辰笑着解释道:“我是京都大学历史系的学生,王老师是京都大学历史系教授,是我们历史课的老师之一。”



吴为民这才恍然大悟,想不到赵辰和王立武居然还有师生的关系。



王立武今年七十三岁,被京都大学返聘为历史系的教授,也是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



这样的人,已经是传统行业领域的活宝了。



王立武却道:“上学那时候,这小子没少呛我,我对他印象本来挺不好的,想不到在手工艺领域有这样的成就。”



吴为民又有些错愕。



赵辰道:“我们在宋朝历史上有分歧,尤其是关于几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我认为史书的评价不够准确,王老师认为我的看法是错的。”



“你的看法当然是错的,先不说辛弃疾和王安石,就说李思思,你说她嫁到南方,可史书并无记载,而且李师师就是名妓,又何来文人墨客为其痴迷的说法。”



王立武来了兴致,再一次和赵辰辩驳起来。



“李师师在宋朝的名气相当大,这么说吧,那个时候的李师师,就相当于是最早的流量明星,关于她的画报、故事不知道多少,李师师的小道消息都被很多人打听。”



“那个时候,上至八岁孩童,上至六十岁老者,痴迷于她的人不在少数,又怎么能是一句名妓就能概括的了的!”



赵辰据理力争。



宋朝文化繁荣昌盛,李师师那个时候确实很火,他是亲身经历的,堪比现在的顶流女星,痴迷者不知道多少。



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吴为民顿时有些头大。



好家伙,国家级官窑瓷艺术大师,和京都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故宫就宋朝历史人物的评价吵起来了。



两个人都是较真之人,有自己的坚持,看样子谁也说服不了谁。



“两位,咱别管李师师了,先修复文物要紧。”



“我约了央视记者,听说赵大师在,明天他们就派人过来了。”



“我们想想修复的流程。”



吴为民急忙做和事老。



赵辰不再多言,王立武还想把自己的研究报告给赵辰看看,但也忍住了。



随行的还有几个博物馆年轻一点的研究员,都是历史系、文物系博士毕业。



他们心里对赵辰十分佩服。



“到底是艺术大师,居然和老教授争论历史,真有魄力!”



而后,赵辰带着博物馆的人,开始讲述文物修复的一些细节。



在这一方面,赵辰比他们要更了解官窑瓷的特性,所以,赵辰讲的细节让大家受益匪浅。



王立武在一旁也认真听着。



在官窑瓷领域,赵辰可以说是华夏第一人。



尤其是古法官窑的特性,没人比他更了解。



赵辰讲述的方案很专业,博物院的研究员听后,一致同意赵辰的修复计划。



博物院的院长吴为民心里感慨不已,甚至暗暗思索着如何把赵辰请到故宫博物院常驻。



毕竟,横空出世的赵辰,光芒实在是太过耀眼。



.......



第二天,央视的记者如约而至。



博物院的人已经在等着。



央视的拍摄,往往代表着一个行业最高的水准。



赵辰知道,这次的拍摄对他来说很重要。



他刚刚被评选为国家级官窑瓷艺术大师,正是最需要成果的时候。



外界肯定有些议论的声音。



而这一次故宫博物院的邀请,和央视三套的拍摄,都是其他手艺人难以企及的平台。



赵辰也打算好好珍惜。



第二天,拍摄开始,为了追求拍摄效果,赵辰穿着一身传统的刺绣布衣。衣服自然是出自梦千年工厂,这也算是个自我宣传的机会。



摄影师布置好机位,拍摄准备开始。



女记者站在赵辰的旁边,准备开始采访。



这一次的文物维修,赵辰是绝对的主角。



第二百零七章 故宫博物院,央视记者采访![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