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六十万亩   红楼从辽东开始[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六十万亩[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又提出要发粮近九万石养民,只怕他们力有未逮,因为朝廷无粮可用。



前番积粮豆料草百万至登州,也只够辽西十余万兵马的用度。



“我这里和辽西不同,不救辽民则会为老奴所用,救一分则消耗老奴一分的潜力,虽然目前看不到成效,却是老成之道。”



“如何又不想救呢,只是朝廷连年加饷,各地盗贼四起,听说两广又有乱民作乱,恐怕朝廷也有心无力。”



唐清安点点头。



伟人曾说过,不怕事情难,就怕事情扎堆,事情一扎堆就解决不了了。



同样,大周现在积弊日久,诸事汇到一起,已经不是人力可以解决。



两广作乱怕什么,就怕陕西什么时候开始作乱起来,那就是亡国的倒计时了。



“五万石吧,至少不让我治下发生人吃人的事情。”



“我尽力。”



“史兄,这件事请一定办成,没有这五万石粮食,金州不等敌人攻打,就会自行乱了。”



唐清安没有信口开河。



金州不失海岛,到底和大陆相连。



海岛上人没有饭吃,那就只能等死,金州则不同,没有饭吃,人心就会变化。



为何金州这次上下一心,打退了蛮族,就是因为金州有粮食。



史宗颜听完唐清安的要求,开始提出自己的最终目的,唐清安闻言,沉吟了一番。



“我从各地收拢难民,其中官员也有了几百人,随船队回去山东了一半,还有一半滞留在金州,我想把这些人都送回山东。”



史宗颜看向唐清安。



“金州田地虽多,但是皆有主,只靠着额粮,一年也才几万石,才能养活多少人。



现在不少田主要么回了关内,要么没了踪影,只留有三分之一,趁着这个机会,我准备彻底清查金州田地,归为军田之用,一年才可养活几十万人。”



唐清安看到对方震惊了,继续笑道。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请史兄推荐一些人才来金州,我好委以重任。”



史宗颜万没想到,此人胆子这般大。



唐清安之所以要抱紧这些个家族,不就是为了做些过分的事情的时候,由他们帮助撑伞吗。



毛文龙最大的苦处,就是朝中支持他的大老不够给力。



第一个贵人,准确的说只是半个贵人,王化贞支持毛文龙出海,也是为了利用毛文龙,和熊廷弼政斗。



所以对毛文龙并不是全力的支持。



真正全力支持毛文龙的,是袁可立,唯一从大局观出发,长时间有效支持毛文龙的文官。



毛文龙在镇江之胜又败后,快速的恢复实力,建立东江镇,可以说当时任登来巡抚的袁可立,才是最大的功臣。



甚至当地发生地震的时候,都在向朝廷上奏,请求“预筹毛帅之接济”。



可惜,不管是毛文龙,还是袁可立,都顶不住反对派的弹劾,袁可立最后下台。



毛文龙再想向朝廷索要支援,讨要粮饷就难似上青天了。



当时商人运粮到皮岛,换了皮岛的勘合再去登来结算,以获得报酬,新的巡抚统统不认。



不但导致众多为皮岛供应粮食物资的商人破产,也导致了皮岛经济的破产。



袁崇焕之所以敢斩杀毛文龙,就是因为其身后无人。



现在唐清安要清查全州的田亩,恢复为军田,得罪的人以海计,底气就是贾府这些勋贵。



史宗颜眉头紧皱,最后摇了摇头。



“这件事我做不得主,得回去问问父亲的想法,而且我估计父亲也要去信京城沟通一番。



这件事情得罪的人太多了,对你的声誉也会有影响,有必要吗?”



“有必要。”



唐清安坚定的说道。



如今是小冰河时期,加上大周官吏太监贪婪无度,全国都会越来越缺粮食。



粮食不同于其他,靠土地一年种出,就算金银再多,粮食却有定数,买都买不到的。



现在不想办法把自身的基础打牢固,后面几年绝对就要受缺粮而困顿不前。



蛮族全部人口才一二十万人,随后可以通过杀穷户,再杀富户度过这个难关。



还可以以战养战,从大周获得物资补给。



金州却不行。



在唐清安的计划中,金州的防御还要坚守五六年,恢复了元气才能养出部分精兵,开始袭扰蛮族。



既然如此,金州六十万亩田就是后手。



这六十万亩田能充分的用之于民,就是自己能养活百万辽民的关键所在。



这就是他想出来的势。



破蛮族的势。



第八十二章 六十万亩[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