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四章 学习前辈轮战   红楼从辽东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学习前辈轮战[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万三听说又要被关回牢房里时,那一股子豁出去的硬汉脾性立马消散了。



亲卫拖着他下去,不理会他的求饶声,唐清安从桉几上站了起来,看着拉起来的辽东舆图,陷入了沉思。



前番他率领几百人出海时,虽然有着预知大势的凭仗,终归有破釜沉舟的底气。



如今却不同了。



二十余万人的身家性命,都绑缚在了他的身上。



很多决策就不敢轻易的下了。



更有如果自己失败了,还会有第二个“毛文龙”出现吗,如果没有的话,辽东形势将会彻底倒向蛮族。



而辽西还有会力挽狂潮的“袁崇焕”出现吗?



既然自己来了到红楼,身为汉人,血脉里的民族责任,已然不能由他任性胡为。



整个辽东到底有多少人口呢。



谁也不清楚。



大周官册上是四十万,这个数字谁都知道不准。



因为这是直接按照前明的黄册照抄的。



大周立朝以来,还没有统一的,全国性的进行过清册田亩,清点户口。



这一世可没有名臣张居正的改革,清量全国田亩。



统一中原后,辽东直接归附大周,保留了明朝设立的二十五卫二州,根据《辽东志》统计,辽东二十五卫在洪武年间就有一百一十四万左右,这还不算驻屯的军户及其家属。



现代学者葛剑雄、高王凌、曹树基等,考证1600年明朝人口为2亿。



推算出1600年,辽东都司本土汉族人口不会低于三百七十八万。而且辽东又是罪犯流放之地。



因此在1616年之前,辽东汉族人口不会少于四百万。



唐清安重新整理了脑海里的记忆一番,推断出整个辽东,在五百万之间。



这是后世国内史学家和外国学者预测出来的较为准确的数字。



原来的明末时期,辽西走廊收纳了几十万人口,毛文龙建立的东江镇,收留了百万人口。



其余数百万人都陷落在后金的统治中,如果没有意外,再过两三年,辽左蛮族治下,将会发生针对汉族的大屠杀灭绝政策。



惨状不细谈,只列数字。



三百万消失了,只活下来了不足百万人。



这是唐清安穿越前,看到部分学者的推论。



这是一部汉民族的血泪史,只不过埋葬在了需要的环境里。



二十余万辽民。



整个金州已经不堪了。



“请赵参将,徐将军,刘承敏,陈凯武,郭英,花眼来议事。”



门外的亲卫们听到命令,立马赶出去传信。



不久,一道禁令解封了。



北镇有大黑山小黑山,金州也有重名的大黑山,小黑山,不同的是,金州的两座黑山相隔甚远。



北至莲花山,南至凤凰沟,一条连绵的山脉从北至南,由新金一直到金州城。



彷佛落在土地上的一把利剑,把这带的平原从上至下分成了两侧,东边靠着辽东湾,西边的平原靠着黄海。



也成为了蛮族袭扰,金州防御的长达几十里的战线。



最远处的就是被人称为南天门的兵堡,两边是山,隔绝山路,七八里外的南天门下沟子山寨,则已被蛮兵扫平。



周兵驻守小黑山的堡子,在山脉北部边缘,出了山林就是平原,靠着辽东湾。



蛮族骑兵就是在这一带肆虐,他们不敢入山,周兵则不敢出山。



大半个月了,黑山堡里的士兵们,彷佛都忘记了万三这个人,随着李伯升的严令,没人再敢随意出营。



整个黑山堡,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士兵们百无聊赖,除了出操的日子,皆显得无精打采。



直到万三回来了。



竟然还穿着武袍,大摇大摆的在堡门外,得意洋洋的喝令守门兵开门放他进去。



“看看,我穿的什么颜色?这是丝绸的料子,把你的爪子拿开。”



万三狠狠的拍开一双脏手,心疼的摸了摸上面的印记,恼怒的瞪了一眼,那兵只是傻笑着。



“三儿,我以为你早死了呢,前些时候,估摸着你头七的日子,跟你还烧了纸钱。”



“去去去,老子福大命大,将军怎么舍得我这等好汉,不但好吃好喝的招待了我这些日子,还升了我的官,我现在可是队长了。”



三什为队,队长管三十个营兵,是基层低级武官中职位最高的。



千总李伯升过来了,看到人堆里的万三,一时间觉得牙疼起来,他早就收到了军令,知道此人不但无事,竟然还升职了。



第九十四章 学习前辈轮战[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