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小失大   红楼从辽东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小失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众人没有计较武震孟算错了数字。



“一百一十加上三十,你再说说等于多少?”



听到将军的话,武震孟知道自己肯定算错了,低下头算了几遍,才不好意思的说道。



“一百四十。”



唐清安这才没有再盯着武震孟看。



虽然将军没有明言,但是武震孟晓得,自己回去又要关起门来好好读书。



“武震孟把数字往好了算,但是民生上的事,算多不算少,差额按照三十万人算吧。”



听到将军的话,众人才没了意见。



“不过现在还有源源不断的辽民投奔来,不管是游击区的百姓,还是蛮族治下的百姓。



虽然比起去年冬到今年上半年,来投奔辽民的速度减少了大半。



但是根据我的预算,到明年秋收时,估计还会新增四十万人。”



顾应时皱着眉头。



听到他的话,众人都无言。



金州光复四年余,能投奔的辽民早就投奔了,所以接应辽民已经不算多。



主要都在顾应时负责的长白山东岸北部以上,因此他最为了解此事。



既然他这般说,也就八九不离十。



三十万加上四十万,又是七十万。



谁都说不出话来了。



“大家都出主意,畅所欲言,能想的招数都想上。”



唐清安向众人说道。



“还是一日两稀吧。”



陶杰的话引起了其余人的侧目,都认为此人倒是有些冷酷。



谢友成则没有看向陶杰。



他虽然认为陶杰做事比较激进,但也不是妄言的人,分寸还是掌握的极好。



果然,陶杰很快又说道。



“船厂的船越来越多,渔获也越来越多,因此我有个建议。除了提供粥食外,可以额外提供鱼汤,每人再分小份咸鱼块。”



这倒是个办法。



虽然不能果腹,但是鱼汤和咸鱼块有油水,而且咸鱼块还能带来盐分。



这般算下来,不比每日一顿干一顿稀要差。



“而且以前的船厂,主要受困于几处,一则工匠不足,二则船坞不足,三则提前阴干做好处理的木料不足。



其余些细事且不提,如今工匠足,船坞足,储备好的龙骨也足,我认为船厂还大有可为。



现在每月三大船厂可下水船只一百一十七艘渔船,到了明年不只是翻倍,我认为每月超过三百艘都不成问题。



为了保证每个月下船超过三百艘,将军可以继续派人去直隶,金陵各处招募工匠。



反正朝廷已经有了意见,多些意见又何妨。”



前面说的还好,后面的话引起了冯胜之的不满。



“朝廷到底每年也供给金州九十万两军饷,三四十万石粮饷,而且今年还额外提供了二十万石粮食,其余兵甲器具不可计数。



真要是恶了朝廷,断了这些物资,岂不是因小失大?”



冯胜之没有向众人提大义,从账目上来向众人剥析清楚。



陶杰闭嘴不谈。



其余人也没有说话。



“所以我们辽民就该死?”



朱秀冷冷的看向冯胜之。



他对冯胜之没有意见,但是对冯胜之话里话外的朝廷,极度的不满,满心的怨恨。



“我们祖辈百年来为朝廷屯田开疆守土,现在倒是认为我们是负担了,只管军饷和粮饷,不管百姓是吗?”



朱秀沉声问道。



盯着冯胜之,彷佛眼前的人就是朝廷,他渐渐的眯着眼。



“前年,将军奏请,向登来运送辽民,安置在山东,请问冯先生,朝廷接受了多少人?”



会议上,气氛立马僵硬起来。



冯胜之低下头。



“才不到十万,就向将军发下公文,不许将军再运送辽民到山东。”



朱秀冷哼道。



“够了,议事就要议事,不要带上情绪。”



唐清安出面,阻止了朱秀的怨言。



他倒是对于朝廷下文,阻止金州运送辽民到山东没什么意外。



历史上毛文龙的东江镇,百姓多到没有下脚的地方,到了人吃人的地步。



难道没有想要组织辽民到山东吗?当然是有的,可是也才十余万就叫停了。



连陕西的流民都安置不了,如何安置的了辽民。



后来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同样没提如何安置东江镇辽民的事,只计划如何安置东江镇的军队。



毛文龙到底有没有割据之心,谁也无法做出肯定的答复。



但是。



不管是历史上的东江镇,还是自己现在的金州,镇江,长白山东岸各地。



如果朝廷一开始就打算管辽民的死活,派官员,派物资来接济辽民,负责起来民生。



那么不管是毛文龙还是现在的自己,都将会是朝廷忠心耿耿的名将。



和毛文龙一般无二,他接济百万辽民,从无到有建立军队。



毛文龙也使劲了手段,威逼朝鲜,走私贸易,派人到朝鲜采参,和国内商人达成协议等等。



至于他私下里如何享受,只能说他不是圣人。



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小失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