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章 大笑(第三更求订阅)   红楼从辽东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大笑(第三更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唐清安要回去金州,贾琏犹豫一番,选择了留下,他还想要拜托乌忠一些事,例如求一处院子安置人。



这种事求唐兄弟出面,太过浪费人情,倒是乌忠极为的合适。



顾不上贾琏,唐清安留下了他,临走前让乌忠好生接待。



金江镇以海起家,极为重视水师,又有众多的海岛,因此水面上有繁多的快船。



既能补充水师巡视海面,也为各地通传信息,方便官府的管理。



这些快船,就是金州和各岛之间的驿道。



贾鉴回到了金州,等着将军,详细的汇报蛮族将要动兵的事务,唐清安虽然收到信件。



这等军国大事,他不敢马虎。



从济州岛归来,急匆匆的召见了贾鉴。



“蛮族已经在召集大军。”



“确定是攻打辽西?别是欺骗我们,突然转向来攻打咱们。”



唐清安还是有些不放心。



贾鉴却没有犹豫,坚信蛮族一定选择打辽西。



“咱们占据了地利,有数道防线都以险要险关而布成,前线也布置了大量的守军。



以咱们士兵的精锐,蛮族大军绝对啃不动这些防线。



都言皇台吉是个精明的人,越是如此,他就更会选择聪明的做法,而不是做无用功。”



“行,我去巡视各军一番,防备还是要防备的,你为我书信一封,去告知魏毅此人。



他不仁,我们不能不义,也算是对得起朝廷。”



贾鉴没有反对。



辽西这些年整顿兵马,不可能不收到军情,就算将军不提醒,对方也会留心。



此举也算是做给朝廷看,金江镇还是忠心的,但凡风吹草动,都会示警。



至于辽西守不守得住,那就不关金江镇的事了。



事情不等人。



唐清安立马开始巡视军队。



从金州出发,视察新金,得利赢城,盖县,然后从石门关入长白山脉。



一路大片岭关,到岫岩,再到凤城,最后是镇江。



……



朝廷弹劾平辽侯的奏疏又开始多了起来,奇怪的是,原来冲的最前的辽东经略魏毅,反倒是安静了。



他又不是傻子。



得知蛮族将要进攻辽西,他立马召集各将应对。



谁也不敢保证能打败蛮族。



除了金江镇。



想要管制住金江镇,除了太上皇高兴,还有文官最高兴。



他们在辽东最大的成果,随着辽东都司的陷落而烟消云散,如今辽东的局面,又回到了当初,以武夫为主。



不论是刘一儒,还是和他不对付的璠皓,各系文官对于打压武夫,以文官取代的事情上,不约而合的同时出手。



御史风闻天下,是朝廷的喉舌,更是政局的风向。



原来的新星比不过老人。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吴文华,风头早已盖过了陆仲恒,在京城中风头无两。



这是文武之争。



陆仲恒虽然收到金江镇的送礼,却没有选择为其说话,哪怕是同乡的韩昊,也不敢出头。



“原来金州屡立奇功,我等对其抱有厚望,短短数年彼辈以区区备御荣升为侯爵。



百年来未有一例,可见朝廷对其的殊荣。”



吴文华的言论,众人都十分的认可。



这不知名的隐蔽的院落里,不少清贵官人都在此,包括和薛家二房薛岩定下婚约的梅翰林。



他虽然脸上在笑,却还是透出了不快,显得有些阴沉。



薛岩太不识趣了。



自己这些年的态度,对方如何能不明白。



他们家什么身份,自己的儿子一心科举,极有把握,薛家二房是什么身份?



难道就一点没有自知之明,非要闹翻脸吗。



商贾就是商贾,不要脸面。



死都死了,还让他的儿子带着那名麻烦之人上京,以为这样就能逼的自己就范,可笑至极。



完全忘记自己当年还未成为翰林前,多么的穷酸,薛家二房补贴了多少银子。



没有这大量的银子,他如何在京城养望,如何结交关系,凭什么能一帆风顺。



说来说去,梅翰林此人就是个小人罢了。



这等人最为可恨,道貌岸然,背信弃义,比真小人都要坏。



真小人都知道他是小人,因此不会信他,而伪君子最可怕,他能欺骗人的信任。



虽然心里有旁的事,却还是听清楚了吴文华的言论,立马抢先附和,表现的极为抢眼。



吴文华不光身份比自己强,更是自己老上司,翰林大学士刘一儒的门生。



前程广大,不是自己可比拟。



“此人其实是个小人。”



梅翰林装模作样,想要一鸣惊人,此言论果然拉过来众多人震惊的目光。



众人错愕的看向梅翰林。



这些年,虽然他们都在指责平辽侯,却从来还没人说过其人品不行,到底也是立了不少功劳的。



梅翰林见达到了自己的效果,心中越发满意。



他如何管唐清安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过是借此打压他,以抬高自己的言论。



“此人常言和北镇互为犄角,以此获得朝廷的信任,可结果就是北镇失陷,而他却只顾自身实力。



其心思深远,非常人可比。



可越是如此之人,行恶起来才是大恶,前有安禄山对比,我等身负国恩,万不得容此人败坏国家。”



此言论倒是新奇,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和原因,倒也是贴合。



一时间在场的清贵都沉思了起来。



“梅兄一言令人振奋,我细思下来竟的确如此。”



有人拍手笑道。



“此人以此为由骗得甜头,因此屡试不爽,以牵功自居自重,肆无忌惮的向朝廷索要粮饷。



第二百六十章 大笑(第三更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