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7章对峙时机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7章对峙时机[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六月初十。



随着使者不断往来联系,经过大量沟通之后,苏、宋两国之君,各自率着车架来到两国疆界,在一个叫做鸿壁的小城外,筑坛祭天,宣告盟誓,正是缔结了盟约。



随后两国各自撤离了边界屯驻的重兵,只留下地方的府县兵维持治安,不再彼此敌视对子。



苏国也派出五万精兵,正式进入宋国领地,汇合了宋国神剑军后,七万精锐大军北上,驻扎在了郁林郡的北部门户苍梧府。



两国用意很明显,就是联合到一起,以对抗楚国的承重压力。



这便像是个信号一样。



随着苏、宋两国联军行动,南海国也终于打起精神,在国内到处摊派拉丁,收刮了五万壮丁,并原本的五万常备兵马,抽出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不过这十万大军倒是没有北上,如苏、宋两国一样,想的御敌于国门之外。



而是直接屯驻在了国都南海城内,一副打定主意死守,就是不肯外出的模样。



接着是宁国。



在接连见了数波南海国使者之后,宁国天子沉丘,借口南疆不宁,宵小频生,需以力镇之。



于是这位建武天子宣布,正式摆驾西巡,带着五万禁军,浩浩荡荡的前往了豫章,准备在这里检阅诸营兵马,用烈烈军威,震慑天下不臣人心。



嗯。



宁国口中的宵小,不用多想,说的自然就是楚国了。



而沉丘西巡,目的也很明确,针对的就是楚国。



虽然名义是检阅兵马。



可众所周知,凡大军出征,将帅必须要清点兵马,检阅士卒,祭祀上天,振奋士气的。



宁国天子跑到豫章郡,说不定检阅检阅着,就直接宣布亲自挂帅,然后领着几十万大军西征了。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毕竟随着沉丘的到来,宁国与楚国的交界之处,已经聚集了六十万宁国大军,此外包括天子本人在内,还有十位先天宗师。



可以说,除去地方各郡的镇守兵马,还有防御梁国的北疆精锐。



宁国所有能调动的机动兵力,都已经汇聚在了楚宁边界之上。



对方只要开战,便是对楚国的倾国之战,没有留丝毫的余力。



如此的态度,已经说明了宁国做好了开战,并且开一场倾国之战的准备。



而随着苏、宋、南海、宁国接连的兵马调动,此时在楚国东、南两处方向,在边界之上,已经聚集了各国七十七万大军。



这些兵马毫无例外,都对楚国饱含敌意,并且隐隐联合到了一起。



只要楚国胆敢对任何一方发动进攻,那么剩下的三方,必将毫不犹豫的从四面扑来,撕咬向楚国。



此即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可避也。



由此可见,近些年随着楚国不断扩张,带给周边各国的压力有多么大。



能让苏、宋这种天敌,苏、宁这种世敌,纷纷摒弃前嫌,联合到一处,共同对付一个敌人。



说出去,陆渊也算名垂千史了。



……



各国联合到了一起,隐隐组成了一个针对楚国的联盟。



可战火的阴云,并未立刻点燃。



压抑的氛围,除了继续笼罩着整个扬州外,依旧还在酝酿着。



虽然外界纷纷猜测,甚至已经下了判断,楚国将要南征。



可事实上,陆渊对于这场大战,倒是并不怎么着急。



原因也很简单。



此时时机尚不成熟,或者说,他还没有完全的把握。



所谓没有把握,并不是指他没信心,能在出兵南征之余,应付宁国的压力。



如今宁国虽然强大,有着十四位先天,以及扩增到八十万的兵马。



可以上这些,并不足以让陆渊畏惧。



如今楚国也有十位先天,常备兵马也已经扩增到了六十七万之多,另外还有李雄以及他统帅的十万附庸国兵马。



此等实力,比起宁国也相差无几。



真打起来,凭借陆渊和两个分身的实力,楚国比起宁国来说,于高端战力上,反倒还更有优势些。



再辅以规模相等的常备兵马,陆渊完全有着这个自信,能在南征的同时,挡住宁国有可能的进攻。



所以宁国不足为虑。



真正让他感到忌惮的,还是以紫云道为首的九州仙门。



当今之世,陆渊已是站在最顶端的那一小批人,放在外人的说法,那就是道主级的人物。



可道主级人物,却也不代表着,完全高枕无忧了。



在宁国那边,同一级别的人物,便有紫云道主。



同时紫云道内,修有法力的修士,数量亦是不少。



以上这些人,都是有着足够实力,能威胁到陆渊安全的强敌。



现在紫云道明显站在了宁国的阵营中,陆渊要是对宁国动手,或者说与宁国交战,很难说这些修士会不会直接插手其间,帮着一起对付他。



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对付一个仙门的所有修士,陆渊哪怕再是自信,也难免感到棘手忌惮。



正是由于此点,哪怕如今楚国各部兵马已经就绪,调拨的粮草也已经到位,随时都能发动一场南征。



可如此万事就绪的情况下,他还是没有下令进攻。



任由外界纷纷扰扰,各种消息传得满天飞。



楚国依旧不动如山,只是继续聚积兵马粮草,做好了一副随时出击的模样。



不得不说,这副姿态,反倒又让外人有些琢磨不透了。



这想打又不想打的模样,令无数人横生猜疑,搞不明白楚国到底想做什么?



而楚国数十万大军引而不发的状态,也令周边各国深感忌惮,生怕楚国又在弄什么阴谋,又为了自保,不得不跟着聚集大军。



宋、苏、南海、宁、梁、周、大理、南诏……



这些与楚国接壤,同时也与楚国有着矛盾或仇恨的国家,因为楚国聚集重兵的举动,也不由纷纷跟着一起,或多或少的也开始聚集兵力。



长江南北之地,变相的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军备竞赛当中。



而这种竞赛一开始,立时让许多人叫苦不迭。



聚集重兵,引而不发,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做成此事,需要聚集大量可以随时动用的精兵,以及数量更多的,为精兵提供各种辅助的民夫。



只是这一点,便代表着无数的人力被调动。并且在调动期间,被征用的人完全不事生产,只是纯粹的消耗物资。



这就意味着海量的物资,在被无意义的消耗着。



就如楚国。



以陆渊所知的,为了南征,他调集了十万附庸军,以及六万禁军。此外还有为了运粮,以及服务这些兵马的二十五万民夫。



以上总计四十一万人,全都是胃口颇大的壮年男子,再加上一些牲畜的消耗,楚国每日付出的粮食,便足足有一万石粮。



一天一万石粮食,一个月就是三十万石,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万石粮食。



就这,还是因为大军屯驻不动,没有长途运粮的缘故。



要是隔着数百上千里运粮,那这个粮食消耗还要翻倍,甚至翻数倍,达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这还只是纯粹的粮食消耗。



此战陆渊抽调了二十五万民夫,这也就代表着地方上少了二十五万,作为主要劳动力的青壮男子。



为了凑够这些人,陆渊几乎将洞庭郡南部六府的青壮男子,全都征发了。



而少了这些人参与地方生产经营,几乎可以想见的,没了主要生产力,洞庭南部六府的粮食出产、商贸活动,都将遭到致命性的影响破坏。



此六府之地,今年税负爆减,甚至入不敷出,需要中央财政补贴,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第347章对峙时机[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