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二章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境况   后明余晖[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境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她甩开折扇遮在头顶,然后快步走到了酒楼的大门口。



门口的侍者拱手道:“您俩位?”



“嗯。”



“好咧,两全其美——请上座——”



上二楼之后,夏筱诗挑了个靠窗的位置,一张四仙桌,两人相对而坐。



“二位要些啥?”



“八绝一套,小份的,还有一份小的酸辣粉。”



酒楼的侍者拿着小本子飞速写了几个字,然后又追问道:“阿要辣油啊?”



“不要。”



“还要别的么?”



“不要了。”



于是服务员就这么转身离开了,周长风一脸懵逼——我还没点菜啊!



哪知对面的夏筱诗不以为然地说:“十六道菜呢,肯定够你吃了。”



虽谓秦淮八绝,但其实共有十六道菜。



这些点心可以走街串巷的在小摊上逐个买,也可以在饭馆和酒楼中买套餐。



“那你吃啥?”



“我吃粉啊,还有十六道菜我每样都吃一点。”



周长风哑然失笑,“我还以为你说吃大餐是要来什么大鱼大肉的,没想到就点这些?”



“我可是替你着想。”夏筱诗指了指旁边的菜单,“你瞧,很贵的,秋月阁的东西好吃归好吃,就是太贵了,我来这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的确。”周长风点点头,又问道:“这店名有什么用意么?”



夏筱诗心道这家伙以前上学肯定没认真听讲,然后面不改色地解释道:“出自李太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被嫌弃了的周长风决定以后不谈这种,因为很容易显得自己没文化。



不过随即他就释然了,自己一个步兵军官哪能跟人家老师比这个?而且夏筱诗不仅仅是教中文的,据她说,她偶尔还会去代音乐课。



早在唐宋时期有“古文运动”这样的文学改革运动,大明在面对近代大转变时同样也有大规模的文化改革、思想解放,人们称之为“新文鼎革”。



其发起的时间比较早,可以追溯到明哲宗晚年、也就是明日壬辰战争的时候。



就中小学生必修课来说,不同于国文和语文,大明将之称为中文,即中国文字、文学、文化的并称。



稍后,随着一道接一道的菜被送了上来。



觉得有些口渴的夏筱诗抬眸问道:“你有什么想喝的么?酸梅汤?绿豆汤?可乐?”



“可乐!”周长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冰镇可乐。



那冰凉、那气泡、那微微冲鼻子的感觉,还有什么比酷暑时来一口可乐更爽的?



当二人在边吃边聊的时候,楼下。



一辆远航牌的黑色轿车停在了这秋月阁前面的路边,衣着干练的沈瑜推门下车。



随行的下属盯着牌匾,又指着停车场中的那辆格外显眼的越野车说道:“头儿,是这,看,他的车。”



第八十二章 同样的地点、不同的境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