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0549【邪教头子必须死】   大宋泼皮[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549【邪教头子必须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前几日趁着暴风雨夜的围困,让齐军除开粮草辎重外,士兵损失并不大。



死伤不足二百人,其中大多都是摸黑摔伤,真正在交战中死伤的没几个。



反倒是那施行围困的三万宋军,死伤两千余。



按理说,这是一次大败,可方七佛却欣喜若狂。



只要齐军退了,战略目的就已经达成,这点死伤根本不算甚么。



他暗中在福建传教了两年,麾下教众极多,加上又用极乐丹控制了一众官员,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将福建牢牢掌握在手中。



打退齐军后,方七佛称光明降世,自号圣公,闽王。



一方面加紧时间征兵,另一方面则派遣使节前往浙江,向韩桢纳贡称臣。



……



京师。



韩桢没有等来刘延庆的劝降消息,倒是先等来了方七佛的使节。



“闽王,纳贡称臣?”



垂拱殿内,韩桢端坐在御案后方,看着手中的国书似笑非笑。



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想到在福建搅风搅雨的,竟然是方腊余孽,方七佛。



有点意思。



吴先生撩起袖子,擦了擦额头汗水,面色恭敬道:“吾王对陛下极为崇敬,视为兄父,今后当以子侄身份孝敬陛下,时时问安,岁岁朝贡。”



韩桢给他的压力太大,仅仅只是端坐在那里,散发的气势,便让他有些喘不过气。



方七佛的姿态很低,将自己摆在子侄辈,同时送来大量金银美女,只为换取韩桢罢兵。



对他而言,只要韩桢能罢兵,别说自降辈分了,让他喊韩桢亲爹都没问题。



韩桢淡淡地道:“好一个闽王,好一个方七佛,这是觉得朕手中马槊不利?”



语气虽淡,可话中暗含的杀伐之意,却让吴先生打了个哆嗦。



他赶忙辩解道:“陛下误会了,吾王绝非这个意思。福建与两广多山,土地贫瘠,乃是蛮荒之地,且土番林立,不服管教,对陛下而言不过是鸡肋,强行攻取,得不偿失。吾王称臣纳贡,尊陛下为叔父,岁岁朝贡,纳贡钱财不比税收少,岂不是两全其美么。”



“哦?”



韩桢眉头轻挑:“你可知,岭南与福建一年税收几何?”



吴先生答道:“自然知晓,按照大齐税法,两省一年税收约莫四十万贯。”



他很鸡贼,用的乃是大齐税法,而非赵宋税法。



别看大齐商税是十抽一,但却没有任何苛捐杂税。



赵宋就不同了,各种苛捐杂税数不胜数,零零总总加起来足有二三十种。



而福建与两广土地多为山地,本就土地贫瘠,又饱受飓风袭扰,因此田税并没有多少,基本全靠商税维持。



根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时,福建商税为二十一万贯,两广更是只有可怜的八万贯。



因为两广土番的税,都是交给土官,赵宋朝廷非但拿不到一分钱,每年还得进行赏赐,安抚这些土官,只有在广州、宜州等少数几个汉人聚集的州府,才能收取到一些商税。



这仅仅是商税,若是算上各种苛捐杂税,那就多了。



所以吴先生用大齐税法来计算。



可即便如此,四十万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就这样尽数上贡给齐国。



那他方七佛图甚么?



就为了过把裂地为王的瘾?



韩桢朗声道:“带上金银和美人,滚回去告诉方七佛,朕的青州铁骑不久后将踏平福建与两广!”



闽王?



纳贡称臣?



卧榻之侧岂有他人酣睡。



“这……”



吴先生还想努力,却见林立在大殿之中的侍卫如狼似虎,嗜血的目光直勾勾盯着他。



殿前侍卫人数不多,只有十人,由原先效忠赵宋的带御器械,再加上玄甲军中挑选出的四名精锐组成。



单论个人武艺战力,哪怕是刘锜、韩世忠这等悍将都不敢说稳胜他们。



“小民告退。”



吴先生心中哀叹一声,躬身作揖,而后随小太监一起出了大殿。



目送对方离去,韩桢沉声道:“宣林丛。”



不消片刻,小虫匆匆走进大殿。



韩桢略显诧异道:“今日怎地来的这般快?”



密谍司的公廨在宣德门外御街南边,这一来一去,起码得一刻钟时间。



小虫面色凝重道:“韩二哥,俺正巧有要事禀报,福建那边的密谍司传来了消息。”



“说来听听。”



韩桢吩咐道。



小虫如实禀报道:“方七佛自号圣公,闽王后,福建并未引发骚乱,各州府县运转如常,官员各司其职……”



“等等!”



韩桢忽地打断小虫,皱眉道:“方七佛没有屠杀福建官吏?”



“没有。”



小虫摇摇头。



嘶!



韩桢深吸了口气,心头满是疑惑。



方七佛竟然没有杀官吏,更诡异的是,福建一众大大小小的官员选择归顺投靠了方七佛。



一方是以邪教起家的反贼,另一方则是朝廷命官。



按理说,双方天然处在对立面,且没有调和的可能。



以往有些官员为了利益,与方七佛暗中勾结,这都可以理解,毕竟这种事情只要不摆在明面上,一切都说的过去。



可如今方七佛都高举旗帜,自号闽王了,福建官员却一点反应都没有,实在太过反常。



事出反常必有妖。



韩桢挥挥手:“继续说下去。”



小虫继续说道:“此外,南剑州的密探发现了一件怪事,官府抄没了上百顷良田,改稻为药,大量种植甖子粟。”



上百顷良田也就是万亩田地,在华北平原上或许悴坏蒙趺矗稍诟=ň拖缘糜任涔罅恕�



福建自古有八山一水一分地的说法,平原少之又少,且大多都在沿海地区,内陆唯有南剑州有一小片平原。



方七佛前脚拿下福建,后脚就将百顷良田改稻为药,显然不合常理,处处透着诡异。



甖子粟?



韩桢环顾一圈大殿,疑惑道:“何为甖子粟?”



“奴婢不晓得。”



刘昌与一众殿前侍卫纷纷摇头,面色茫然。



韩桢大手一挥:“宣太医局提举孙旺。”



既是药材,那么御医定然认得。



很快,孙旺提着药箱,一路小跑着进了垂拱殿。



平日陛下一般不宣他,眼下忽然宣他觐见,以为是陛下身子不适,立马火急火燎的赶来。



“微臣拜见陛下。”



孙旺躬身行礼,目光打量着韩桢的气色,为接下来的诊断做铺垫。



可一看之下,却见韩桢面色红润,气息浑厚,根本不似有病的模样。



韩桢也不废话,直接了当的问道:“孙卿身为太医院提举,可认得甖子粟这味药?”



“微臣自然认得。”



孙旺点了点头。



韩桢吩咐道:“给朕详细讲讲。”



闻言,孙旺压下心头疑惑,答道:“甖子粟又称象榖、米囊、御米等,各地叫法不同,甖子粟乃是南方福建两浙一代的叫法,此物原生西域,早在隋唐之时传入中原,初为观赏花卉,嘉祐六年,时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苏颂发现其果可以入药,将其编入《本草图经》之中。”



“甖子粟味腥,性苦,主行风气,驱逐邪热,治反胃,胸中痰殢及丹石发动,亦可合竹沥作粥,大佳。然性寒,利大小肠,不冝多食,食过度则动膀胱气耳。”



韩桢听得一头雾水,只是从孙旺的描述来看,似乎是一味寻常的中药。



0549【邪教头子必须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