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不正规   英伦文豪[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不正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后世,瑞典一公布初选名单,全世界的媒体便会跟进,尤其是当名单中有华人的时候,整个简中互联网能为之疯狂。



而现在,诺奖的名单竟然是黑箱,甚至可以增、删、改、查,非常离谱。



萧伯纳笑着说:“你声望渐隆,怎么可能没有你的位置嘛~”



陆时发现自己没看错,



现在的诺奖,突出一个字——



蹭!



谁有流量就往谁身上贴。



陆时说道:“算了,校监先生,麻烦您帮我给……额……”



他本想让萧伯纳帮忙带话,就说自己不准备参加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结果话说到一半,才意识到自己甚至不知道该把话带给谁,



瑞典文学院?



剑桥的詹姆斯?



诺委会?



……



陆时直挠头。



萧伯纳说:“要不你随我去一趟伦敦大学学院?那边有个临时的评委会,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陆时更懵了,



“你刚才不是说你被提名了吗?”



萧伯纳连连点头,



“对。”



陆时又说:“那你又说,你在评委会?”



萧伯纳继续点头道:“对。有什么问题吗?”



“嘶……”



陆时冷抽一口气。



萧伯纳问道:“怎么了?”



陆时说:“没什么,就是有点儿牙疼。”



萧伯纳此时也已经反应了过来,拍拍陆时的肩膀,说道:“你是觉得我评我自己,不合适,对吗?罢了罢了,且随我来,你看看名单就知道了。”



陆时无奈,对一旁的夏目漱石颔首示意。



夏目漱石便说道:“那我先回去,遛遛吾辈。”



说完便开门进屋了。



另一边,陆时和萧伯纳坐上了马车。



伦敦大学学院就在大英博物馆西北方不远处,陆时这段时间时常经过,可谓轻车熟路。



没过多久,目的地就到了。



两人跳下马车。



时至三月,伦敦的天气已然转暖,只是时不时会有小雨,让空气中透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湿意,



但小雨也是有好处的,至少能驱散雾气。



萧伯纳带着陆时进入教学楼。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一个类似会议室的巨大房间,



屋内摆着一张能围坐三十人的椭圆长桌,桌上满是散落的书稿,陆时只扫了一眼,便发现其中有丹麦语、瑞典语、德语、法语、英语,还有一些连他都不熟悉的语言。



在长桌两侧,十几名教授正坐在那里,懒散地审阅稿子,



他们有的甚至把脚搭在了桌沿上。



听到开门的声音,靠门最近的一人连头也不抬,说道:“萧先生回来了?把门关严一点儿。”



陆时反手把门闭紧,



咔哒——



一声轻响。



那人还是没抬头,说:“谢谢。”



不只他一人是这个埋头工作的状态,所有人都在看稿子,表情中有些绝望的感觉。



有人吐槽道:“早知道就不该接这个活。Fxxk!”



看样子,似乎抓狂了。



萧伯纳没搭理他,在桌面的纸堆中翻找一阵,终于拿出厚厚的一本,将之递给陆时,低声说道:“看看吧。”



陆时本来是不想做评委或者翻译的工作的,



但既然萧伯纳相请,还是能帮就帮。



而且,看现场这些人中,不少教授的年龄都偏大了,可别看稿子把自己看得过劳死。



陆时掂掂手中的稿件,



“这是谁的书?”



萧伯纳的嘴角微微抽搐,似乎在憋着笑,



他说:“你翻开看看就知道了。”



陆时发现这本书的封皮上连个标题都没有,不由得一阵好奇,嘀咕:“搞得这么神秘?校监先生,不会是你的新剧本吧?”



一边说,一边翻开书稿,



结果,下一秒,陆时整个人便呆住了,张大嘴巴,仿佛能塞进去一整个榴莲,



他语无伦次,



“这……这特喵……这特喵的竟然是名单?!”



这句话几乎是喊出来的。



一瞬间,房间内众人的目光被吸引过来。



有个近视的老教授摘下眼镜,眯眼看着陆时,



“中国人?这么年轻……”



另外一名教授反应过来,高声说道:“Lu!伦敦政经的陆教授!没想到啊没想到,萧先生竟然真的把你请了过来。”



众人轰然涌上,将陆时团团围住。



陆时有点儿懵逼,



等回神的时候,他赫然发现自己正在跟各位教授一一握手。



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让人摸不着头脑。



萧伯纳却是早就料到会这样,说道:“陆,你在剑桥做了那番演讲,后来却没有接受牛津和剑桥的公开邀请,在伦敦大学联盟中已经是忠诚的代名词了。”



拒绝牛、剑两校,可实在是太牛逼了!



陆时无奈,只好和这帮教授交际了一阵,之后才将众人的注意力转回那份名单之上,



“各位先生,这份名单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初选名单?”



众人大点其头,



“没错。”



“啧……”



陆时咋舌,同时翻看名单。



这份名单每页二十人,超过二十五页,



所以,至少五百人。



名单的前四分之一是打出来的铅字,后四分之三则是手写的墨字。



陆时赫然发现,自己的名字就是手写上去的,



名字旁边则是一长串的作品:



《罗杰疑案》、



《是!首相》、



《罗马假日》、



《回答》、



……



、戏剧、诗歌,一应俱全。



神奇的是,连《枪炮、病菌与钢铁》这样的专著也有,跟文学几乎不沾边。



除了陆时,还有剑桥的熟人詹姆斯教授,也是手写的名字。



陆时不解地问道:“为什么这些名字有的是用打字机打的,有的……”



话说了一半,门忽然被推开,



门外站着一名办事人员,探进来半个身子,说道:“诸位先生,瑞典那边又拍来电报了。”



萧伯纳立即伸手接过。



同时,有人递了一支笔给陆时,说道:“陆教授记一下。”



陆时晕晕地接过笔,



“记什么?”



那人指指名单,然后朝萧伯纳的方向点点头。



只听萧伯纳念道:“新加入特奥多尔·蒙森先生,代表作《罗马史》、《罗马编年史》、《罗马铸币史》、《拉丁铭文大全》,括号,《拉丁铭文大全》是蒙森先生主编的,不仅具有重要史料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陆时手上奋笔疾书,



同时,心里一万匹草泥马狂奔而过,



没想到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这么不正规,提名都可以随时加的。



(本章完)



第114章 不正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