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严谨与科幻   英伦文豪[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5章 严谨与科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凡尔纳却摇摇头,



“美国虽然与英国关系不睦,但至少在语言上相通,能保证交流无障碍。”



罗兰好奇,



“如果是法国人呢?”



陆时说:“那可就麻烦了。从阿尔及利亚南下倒是可以跨越半个非洲走到刚果,但这条路是南北走向的对于环行地球完全没有帮助;走海路可以经过马达加斯加到也门,但是要绕好望角一圈额外浪费很多时间……”



陆时一边说,一边手在空中无形地比划,



就好像他面前有一幅世界地图。



除萧伯纳,其他人无不看呆。



萧伯纳低声道:“早跟你们说了陆教授是跨学科的全才,你们还不信。”



不是不信,



实在是有些超出认知了。



一般人,能对世界地理如此熟悉吗?



但想到陆时的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好像又十分合理。



庞加莱暗自庆幸,多亏了昨天让陆时留下墨宝,



看陆时居然如此博学,就不难判断他将来必成人类诸多学科历史上闪亮的明星,法兰西学院能有他一份墨宝,与有荣焉。



这时,旁边的罗兰问道:“为什么一定要走殖民地呢?”



萧伯纳好笑道:“不走殖民地会很麻烦。途经别国控制的地区,审批的出入境程序非常繁琐,还有被当成间谍抓起来的可能。”



在19、20世纪,许多殖民地是军管,



进去了,有理也说不清。



罗兰又问:“可麻烦还是找上了福格先生啊。宗主国的身份反而让他被英国的警探全球追捕。”



凡尔纳嘴角勾起,



“这才是戏剧性的地方。”



罗兰挠挠头,



因为讨论过于深入,他把这个问题当成了现实问题,却忘了实际出于情节。



陆时风趣地说:“换成法国人,《两百天环游地球》,一点也不科幻了。所以凡尔纳先生才要用英国人,让幻想中带着严谨。”



众人听了,都不由得想笑,



但表演已经开始,他们努力憋了回去。



凡尔纳抿唇打趣道:“没想到啊没想到,陆教授,您竟然觉得《两百天环游地球》是科幻作品。”



陆时赶紧摆手,



“您可别取笑我。什么‘两百天’,就是《八十天环游地球》。”



凡尔纳嘴角勾起一个弧度,



“您为什么会觉得这部是科幻?”



陆时说:“最后,福格先生说他这一路上花了差不多一万九千英镑,还不够科幻吗?”



“噗!”×4



其余人没忍住,还是笑了出来。



萧伯纳“嗯”了声,说:“福格先生这趟旅行一共花了将近两万英镑,折合50万法郎。而《茶花女》里玛格丽特穷奢极侈的生活一年,花费才十万法郎,所以说,《八十天环游地球》确实挺科幻的。”



用小仲马的作品打趣法国人,惹得凡尔纳更忍不住笑了。



他连连咳嗽几声,这才勉力平息下来,



“哼!以后不用英国人做主角了。”



萧伯纳摊手,



“不用就不用吧。福格先生在途中抱得美娇娘,这明显是你们法国人擅长的事。”



凡尔纳微微得意道:“你们英国人也不用妄自菲薄。”



两位文豪竟然像小孩子一样互相开玩笑。



又聊了几句,话题绕了回去,



凡尔纳继续问:“陆教授,你还没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为什么你会觉得《八十天环游地球》是科幻作品?”



文学评论家们认为,这部的主题很丰富,



漫游主题、侦探主题、爱情主题……



多种主题相互交叉、融合,让读者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



甚至还有人在其中读出了人文主义思想,



就比如印度的那一段儿,凡尔纳借笔下人物之口,表达了对印度野蛮殉葬制度的愤慨;还有旧金山大会上福格挨打的一幕,讥讽了美国民主选举的混乱。



但是,这么多主题中,评论家们觉得唯独没有科幻。



陆时说:“科幻……诸位先生,你们觉得科幻是什么?”



此话引得众人沉思。



过了片刻,罗兰率先开口道:“科幻作品,应该像《海底两万里》那样,有许多神奇的科技。”



这话都用不着陆时反驳,



一旁的庞加莱摇摇头,



“罗曼,科幻的鼻祖作品是什么?”



他虽是数学家,却有极强的文学功底,所以问这种问题并不显得怪异。



罗兰回答:“应当是《弗兰肯斯坦》。”



萧伯纳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英国人的作品。”



《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的作品,这本书让她被誉为“科幻之母”。



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名叫珀西·比希·雪莱,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那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庞加莱说:“《弗兰肯斯坦》中有许多未来的科技吗?”



罗曼微微皱眉,



“这……”



庞加莱说道:“虽然我不知道科幻该如何分类,但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弗兰肯斯坦》立意相当深刻。”



陆时接过了话茬,



“没错,那本书的经典就在于探讨了人类和类人的伦理问题。”



庞加莱愣了愣,随即一拍手,激动道:“好!好一个‘人类和类人’!不愧是陆教授,总结得太好了。科幻不只是狂想,还可以往深度上发展。”



说着,庞加莱对陆时投去了崇拜的目光。



陆时难免有些尴尬,



他岔开话题,说:“其实,科幻的分支很多。我能想到的,就包括世界探索、文明之间、平行世界、时间旅行、灾难与重生、人类与类人……”



越说越多。



众人用诡异的视线看着陆时,



盯——



陆时赶紧住嘴。



他问:“有什么问题?”



萧伯纳说道:“有些我能理解,比如世界探索,凡尔纳先生的《地心游记》、海洋三部曲应该都算在其中;人类与类人,刚才也举过《弗兰肯斯坦》的例子了。其他的该如何解释呢?”



陆时说:“文明之间,就是两种智慧文明之间的接触、交流。”



众人沉默。



过了好一会儿,有人问道:“这类作品,有前例吗?”



陆时读过的作品何其多,当然能举例,



但他一时半会儿只能想起克拉克的《童年的终结》,而那本书发表于1953年,肯定不能拿来举例。



他说道:“我就是这么一说。”



神特喵的“这么一说”。



凡尔纳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猫抓似的,又问:“那别的类型呢?陆教授可否举个例子?”



陆时想了想,说:“我之前给夏目讲过……唔……夏目就是我的室友,我给他讲过一个故事,叫《最后一个人》,只有一句话,‘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此话一出,三个法国人看陆时的目光都变了,



尤其是凡尔纳,简直像是刚成年的小伙子见到了赤身果体的美女,仿佛要把他生吞活剥了一样。



萧伯纳拍拍陆时的肩,



“你啊,真适合出来做交流。”



(本章完)



第125章 严谨与科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