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6章 普利策-陆时奖   英伦文豪[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6章 普利策-陆时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新闻,到底是不是科学?



普利策难以置信。



他觉得这不像是《镜报》创始人应该说出来的话。



“你……唔……咳咳……”



普利策明明正在咳嗽,却捂住了双耳,



他身体一直都不好,长久地被神经衰弱所困扰,经常性地失眠、耳鸣,压力越大症状越多,也越明显。



过了好一阵,



“呼~”



他缓缓呼出一口积压在胸中的闷气,这才好点儿。



一旁的巴特勒不由得皱眉,



“陆教授,看来你不准备好好与我们交流。既然如此,抱歉,多多叨扰了。”



他直接起身,带着一股怒气,显露出了上位者气息。



这就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该有的气质。



1941年,普利策奖评审团选择了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普利策董事会亦同意这一决议,



但董事会负责人巴特勒对这部很反感,并几乎以一言堂的姿态直接推翻了决定,以至于当年没有获奖。



至于巴特勒反感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公开处刑德国人的剧情中透露出了一丝丝动摇,显然是因为作者海明威做不到为了正义去无罪恶感地背负道德债务,



巴特勒认为这是十分软弱的表现,尤其是在1941年那个节点。



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巴特勒的铁腕。



他转向普利策,



“约瑟夫,走吧。”



普利策摘下了眼镜,眯着眼擦拭一阵,随后说道:“我想听听陆教授会这么问的原因。”



陆时给对方倒了一杯水,问道:“关于新闻学院的毕业生,你是希望他成为‘记录下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人’还是‘没有新闻就自行创造新闻的人’?”



普利策:“啊这……”



自己和陆时,



一个是黄色报纸的创始人,



一个是小报的创始人。



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有点儿羞耻心,都不可能厚着脸皮回答“记录下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人”。



陆时摊手,



“如果不能正面回答这个问题,那就很难回答新闻到底是不是科学。因为任何科学都要培养人才,否则,何来后继?”



“唉……”



普利策不由得叹气。



他事业很成功,但40岁就双目失明,



即使现在,看人看物也像是在一个管子中窥视,



所以他常常觉得自己离死亡很近,总是考虑能留下些什么,并且希望新闻记者也能和医生、律师一样受专业训练。



可现在,他只能对陆时说:“陆教授,伱的问题太赤果果了。”



一旁的巴特勒好奇,



“陆教授,对于刚才的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陆时想了想,说:“前者也可以、后者也可以。”



普利策:???



巴特勒:???



沃德豪斯:???



古德曼:???



在场所有人都懵了。



陆时歪着头,一边思考一边说道:“高校的发展普遍有个过程,那就是从学院变成大学、从单一学科学院变成综合大学。就比如哥大,刚开始甚至叫‘国王学院’。”



巴特勒无奈摊手,



“被殖民时期,叫这种名字很正常。”



陆时说:“当然正常。但我要讲的不是哥大,而是其它学院。现在的哥大显然已经是综合类大学了,但美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学院,他们该如何升格呢?”



这个话题扯得有点儿远,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唯独巴特勒是懂大学运营的,



隐隐地,他能察觉出陆时这么问的目的,遂顺着话头继续聊了下去,



“学院变大学,很简单,以现有的师资为基础进行扩编,创建门槛较低跨专业学科,所以,有的医学院甚至还会有法学这种专业。类似的还有管理、新闻……额……新闻?”



众人都陷入沉思。



良久,普利策开腔了:“确实,新闻学院的门槛不高。只需要师资、教材和场地就行了,连实验室都不用。”



巴特勒叹气,



“你这是美化的说法了。”



普利策一阵无语,心说,干嘛这么让人下不来台?



他低声道:“我明白,你说门槛低,其实指的是新闻专业性不强……有待提高,就如同每个综合性大学都设有英语文学专业。”



巴特勒嘴角抽了抽,最后还是没忍住,指正道:“新闻跟英语文学没法比。后者的专业性极强,涉及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文化研究等方面的课程,其基础课是语文。”



普利策:“啊这……”



忽然,他弯腰、抱头、捂住耳朵,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又发病了!?



巴特勒吓了一跳,



“约瑟夫!”



他扶住普利策的手,却发现双手极平稳,连抖都不抖,



病明显是装的。



巴特勒:“……”



诡异的安静横亘在两人之间。



陆时在旁边看得想笑,赶紧岔开话题,说道:“所以说,如果哥大真的要设置新闻学院,必须要有敢为天下先的一腔孤勇。你们把新闻升级成了新闻学,输出的都是‘记录下事实作为新闻报道的人’。结果,后来者一看这专业容易搞,直接照虎画猫弄个新闻无学出来,不停地向社会输送‘没有新闻就自行创造新闻的人’,想想就带劲。”



“嘶……”



普利策倒吸一口气,



怎么聊着聊着自己就往千古罪人的方向发展了?



然而,他想不到,事情确实会变成那样,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无论中外。



陆时继续道:“当然,还要聊聊就业问题。”



巴特勒一脸不解,



“陆教授,你发展出了小报,缔造了新闻业大发展的趋势。以此趋势来看,记者、编辑的就业前景是空前的,这一点没什么好担心。而且,‘没有新闻就自行创造新闻的人’本身也是‘没有岗位就自行创造岗位的人’,俗称,骗子。”



众人哈哈大笑。



沃德豪斯说:“我喜欢校长先生的幽默。”



巴特勒说:“感谢爵士。”



他又转向了陆时,



“陆教授,咱们继续聊刚才的话题。”



陆时说:“首先是第一点,新闻、媒体是会不断变化的。就比如我刚才举的无线电广播的例子,将来一定会对报业造成冲击。当然,那还是很未来的事,可能三十年吧。”



巴特勒惊讶道:“未来三十年是很久远吗?”



陆时“额……”了一声,不知如何回答,



作为穿越者,他适应了现代的快节奏,媒体、潮流、传播方式在几年甚至几个月就会有迭代,



所以,对他来说,三十年真的很长。



陆时说道:“总而言之,媒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新闻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更要敏感。”



众人一齐点头。



陆时继续道:“其次,要考虑用人企业。”



沃德豪斯有点儿懵,



“陆,你不是晕头了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当然要去报社了。当然,将来也可能去你说的广播公司。”



没想到,陆时还没来得及反驳,普利策就先说话了:“这个可不一定。报社……以我之前管理的《世界报》举例,就不见得喜欢用大学学习新闻的人。”



沃德豪斯不解,



“为什么?”



普利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起了自己的经历:“爵士,你很可能没听说过我。我是偷渡来的美国,做过骡夫、水手、建筑工人、码头苦力、餐厅跑堂和马车夫,直到后来当上律师,才算体面。这些职业经历是苦难,但也是积累,它让我成为了最好的记者。”



第176章 普利策-陆时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