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2章 捣陆派和挺陆派   英伦文豪[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捣陆派和挺陆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



耶鲁大学。



在大礼堂内,正上演着一部名为《颠倒》的戏剧,时不时有热烈的掌声迸发而出。



最后一排的座位正中坐着一个白人男性,



他四十岁上下,五官分明、轮廓清晰,一件干净整洁的白色衬衫配黑色西裤,普普通通的装扮,却自有一种从容的力量。



此人名叫亚瑟·哈德利,是耶鲁大学的校长。



恰好《颠倒》演到精彩处,



“好!”



哈德利不忘鼓掌。



就在这时,一个办事员快步跑进来,将一份电报递到哈德利手中,并低声耳语了几句。



哈德利皱眉,



“我们的排名不如哈佛?”



办事员低着头,没敢接茬。



“啧……”



哈德利不满地咋舌,有些迟疑地嘀咕:“这个陆时,果然还是任人唯亲,因为和哈佛的关系好,就把那边儿排在我们前面。哼……哼哼哼哼……”



说着,发出一连串冷笑,



连舞台上精彩的《颠倒》似乎都变得没什么滋味了。



办事员更不敢说话了,



但他心想,



陆时还是哥大的校董呢,怎么也不见哥大进前二十呢?



当然,校长在气头上,还是老实闭嘴为妙。



哈德利又问:“各院教授知道了?”



没想到,不等办事员回答,他便笑着摇摇头,低声道:“我也是多余一问。”



耶鲁最重要的管理特色就是教授治校,



建校初期,经过3代校长的努力,耶鲁逐渐形成了董事会不具体参与校务管理、而由教授会治校的法规。



在美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普林斯顿董事掌权、



哈佛校长当家、



耶鲁教授做主。





其他学校的教授治校,都是学的耶鲁。



所以,哈德利知道消息应该比教授们更晚一些。



“呼~”



他长出一口气,看向舞台。



《颠倒》已经演到了最后一幕,但不知什么原因,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两个主角,而是一个颇为灵动的华人女孩,



总感觉这个女孩将来会有所发展。



大概又过了十五分钟,



表演结束。



学生中响起了雷动的掌声。



这其实已经是《颠倒》在耶鲁上演的第三场了,仍能座无虚席,获得海量好评,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即使是最挑三拣四的戏剧评论家也得承认,Lu是当下最杰出的编剧,甚至没有之一。



哈德利将电报塞进衣服内兜,走出礼堂。



纽黑文十月的天气充满了“惊喜”,



早晨,天空中还是云层稀疏,阳光热烈而炽热,



结果到了中午,冷空气忽然从北方袭来,气温骤然下降,让只穿一件单衣的哈德利瑟瑟发抖。



他哼哼着,快步前往行政楼会议室。



不出所料地,这里已经聚集了一大批教授会成员,正在讨论全球大学排名的事,



“不如牛、剑二校也就算了,凭什么说我们不如哈佛?”



“呵……这叫历史底蕴!哈佛在哪里建的校?马萨诸塞的剑桥市!人家以前名叫‘新市民学院”’,这是大英的恩赐,是无上的历史沉淀和荣光!”



“你这是在讽刺吧?”



“当然是讽刺!我想说的是陆时,这个中国人坏得很呐~”



……



都快吵翻了天了。



显然,教授们不认可哈佛排在耶鲁前面。



这种事也正常,



哈佛最初是模仿英国模式办学的,清教徒的哲学思想获得保留,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院的领导者都由神职人员担任,直到1708年第一个非清教成员的校长上任,哈佛才从清教思想的管制中独立出来。



而耶鲁作为“美洲人自己的大学”,向来和哈佛处于激烈的竞争。



哈德利拍拍手,



“各位,你们稍安勿躁。”



教授们注意到了校长,安静下来。



哈德利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回应这份全球大学排名?诚然,我们排在哈佛后面,但好歹也进了前十,这个荣誉,你们是认可还是不认可呢?”



教授们面面相觑,



可以辩证地认可吗?



前十,耶鲁有那个实力;



排在哈佛之后,耶鲁拒不接受。



一时间,众人又开始了交流。



哈德利听着他们叽叽喳喳,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说:“我知道伱们各有各的想法,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统一意见。教务处得回应啊!”



教授们又一次讨论,



终于,有人说:“现在,我们只知道全球大学排名的标准,却不知道每个指标具体的权重,这很麻烦。”



旁人附和:“对,最重要的是知道分数怎么算出来的!”



哈德利又看了一电报,



剑桥,10分;



牛津,9.92分;



巴黎大学,9.89分;



……



这特么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了!



就在这时,有人发话了:“要不说你们这些研究法学和语言学的啥也不是。简单的加权平均数,一个多元一次方程组就能解决的问题,竟然在这逼逼赖赖了那么久。我的中国学生都能解决。”



说话的是一个女人,名叫夏玛拉·罗索。



旁人讥笑道:“你那学生是叫藏天佑?他可比你厉害,人家现在在中国都主持修铁路了。”



罗索瞬间涨红脸,



“你!他叫詹天佑!”



哈德利赶紧打圆场道:“罗索夫人不要生气。你说你能算出来?”



罗索点点头,



“嗯,难度不大。”



她从旁边扯来纸笔,不屑地看了其余人,嘀咕一句:“就是因为对理工科不重视,我们才不是哈佛的对手。怎么着?只重视文科,还想培养总统啊?”



说完便开始埋头计算起来。



不多时,



“搞定了。”



她在黑板上写下了最后的结果,



——



学术声誉:41%;



雇主声誉:16%;



单位教员论文引文:22%;



师生比例:10%;



国际教师比例:6%;



国际学生比例:2%;



革命性:3%。



——



看完,所有人都懵逼了。



有人嘀咕:“这有零有整的是怎么个情况?为什么要弄成这样?”



罗索很男性化地耸了耸肩,



“原因不清楚。我只能说,这个权重比例明显是凑出来的。”



凑出来的?



所有人闷头沉思。



忽然,一名教授开口了:“陆教授果然是一个公正的学者。我支持全球大学排名最后的结果。能进前十,很不错。”



态度变得未免也太快了吧!?



罗索一脸懵。



没想到,竟然有人附和:“就算现在比哈佛排名靠后又如何?我们耻于人后,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早日超越。”



又有人跟着说道:“再说了,很多东西也不是能靠数据衡量的。就比如我们耶鲁提出的‘教授治校’理念,至今影响了多少高校?一次排名的落后决定不了什么。要把目光放长远。”



罗索:???



对风向的忽然转变不知所措。



其余人却是欢欣鼓舞,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和哈德利告别,离开了会议室。



目送他们的背影,罗索如坠云里雾里,



她转向哈德利,



“校长先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哈德利无奈看她一眼,说:“你怎么这都想不到?既然刚才说了这个数据是陆时刻意‘做’出来的,那么,你觉得,他抬高了哪个地区的高校?又压低了哪些地区呢?”



“啊这……”



罗索终于懂了。



一时间,她竟然觉得那些文科教授也不是一无是处,



至少在这些弯弯绕上,他们比工科教授反应快。



哈德利深吸一口气,



“陆教授,为美国操碎了心啊~”



说着,露出了“他真的,我哭死”的表情,



不用多言,



满满的感恩就完事了。



……



英国,伦敦,



布莱雅路。



陆时正坐办公桌旁,看着吾辈逗弄乌龟。



第212章 捣陆派和挺陆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