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1章 人生百态   陈三生姬千月[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1章 人生百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们跟着商队,行走了七日。



七日间,风餐露宿,晓行夜宿。我们经过了荒野,穿过了密林,也见到了因山贼出没而被废弃的村庄。



这个世界,在细节上,丰满得令人心惊。



它有自己的地理风貌,有自己的生态系统,甚至有自己合理的“危险区域”设定。



一切都为了让这个“故事”,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第八日,我们抵达了一个名为“云溪镇”的地方。



这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一条清澈的溪流穿镇而过,两岸是青翠的竹林和错落有致的民居,看起来颇有几分江南水乡的韵味。



然而,当我们进入镇子,却发现气氛有些不对。



镇上的行人,大多面带菜色,行色匆匆。街道两旁的店铺,十有八九都关着门,显得萧条而冷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压抑的愁苦气息。



我们很快就从其他商贩口中,得知了原因。



云溪镇,遭了灾。



不是水灾,也不是旱灾,而是一场诡异的“病灾”。



从三个月前开始,镇上许多青壮年,都得了一种怪病。不发烧,不咳嗽,只是浑身无力,日渐消瘦,最终卧床不起,无法劳作。



请了无数郎中,都看不出所以然。地里的庄稼没人收,家里的生计断了来源,整个镇子,便迅速地衰败了下来。



我和梁凡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



这又是一个新的“剧本”。一个以“灾病”为背景的故事舞台。



我们没有声张,依旧扮演着为生计发愁的外地布商,在镇上唯一还开着的“同福客栈”住了下来。



然后,我们便拉着骡车,在镇中心一块相对还算有点人气的空地上,摆开了布摊。



生意,自然是惨淡的。



镇民们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哪里还有闲钱来买布。



但我们并不在乎。我们的目的,本就不是做生意。摆摊,只是我们“观察”这个新舞台的“坐席”。



一连数日,我们静静地坐在摊位后,看着这个被“愁苦”剧本笼罩的小镇。



我们看到,郎中每日都背着药箱,在各家各户之间穿梭,最后总是愁眉不展地离开。



我们看到,镇上的大户“钱员外”,每日都会在镇口搭棚施粥,但那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对于整个镇子的困境,不过是杯水车薪。



我们看到,绝望的镇民们,开始涌向镇东的“山神庙”,在那里磕头祈祷,香火反而比往日更加鼎盛。



每一个“角色”,都在尽职尽责地,扮演着他们在“灾难”剧本中,应有的身份。



郎中的“束手无策”,员外的“伪善施舍”,镇民的“绝望祈祷”……这一切,都完美地构成了一幅“小镇遭灾图”。



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在第五天,终于登场了。



一个身穿粗布衣裙,面容憔悴但依旧能看出几分清丽的少女,脚步踉跄地走到了我们的布摊前。



她的眼睛又红又肿,显然是刚刚哭过。



“两……两位老板……”她的声音,带着哭腔,细若蚊蝇,“你们……收不收人?”



我心中一动,知道“剧情”要开始了。



我抬起头,用一个普通商人该有的、略带审视和疑惑的目光打量着她。



“小姑娘,我们这是布行,不招人。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



“不,不是的。”少女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我不是来做工的。我想……我想把自己卖了。”



“卖身?”我故作惊讶。



“嗯。”少女用力地点了下头,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我爹也得了镇上的怪病,卧床不起。家里已经断炊三天了,再没钱请郎中抓药,爹爹他……他就要撑不住了。”



她抬起那张梨花带雨的脸,用一种恳求到极致的眼神看着我们。



“我什么都能做,洗衣,做饭,粗活累活我都能干。只要……只要能给我十两银子,救我爹爹一命。我……我这条命,就是你们的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卖身救父”的剧本。



一个孝顺,美丽,又走投无路的少女。一个病重垂危,需要银子救命的父亲。



一切的戏剧冲突元素,都齐全了。



我看向梁凡,他依旧是那副古井无波的模样,眼前这个催人泪下的场景,在他眼中不过是风吹过一片叶子。



我知道,我们不能“买”。



“买下”这个行为,就意味着我们成为了这个“剧本”中的关键角色,从“观众”,变成了“演员”。这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因果。



于是,我按照一个精明而又略带凉薄的商人“设定”,皱起了眉头。



“小姑娘,我们是小本生意,这车布都卖不出去,哪里有十两银子给你。你还是……去别处问问吧。”



我的拒绝,是合情合理的。



少女的眼中,闪过一丝浓浓的死寂与绝望。



她对着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失魂落魄地,转向了下一个摊位。



她挨家挨户地问过去。



得到的,都是摇头和拒绝。



没有人能拿出十两银子。在这个被“贫病”剧本笼罩的小镇里,十两银子,是一笔天文数字。



少女最终跪倒在街角,发出了压抑而又绝望的哭声。



这哭声,引来了周围零星路人的同情与叹息。



“唉,是刘家的那个闺女,叫……叫依依吧?”



“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可惜了,命苦啊。”



“她爹刘铁匠,可是个好人,怎么就得了这怪病。”



周围的“角色”们,开始用他们的议论,来补全这个故事的背景信息。



第1661章 人生百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