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哇,带鱼!猪肉渣!”



方燕闻着味,从房间里出来,看到桌上摆着冒着热气的清蒸带鱼,吞了吞口水,再看到香脆酥松的猪肉渣,忍不住抓一块塞嘴里。



“燕子。用筷子夹!”



杨霞没好气地呵斥了一句。



方燕吐了吐舌头,拿起筷子,一块接一块地往嘴里送,吃得满口留油。



猪肉渣可是她最爱的零嘴,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次,能吃上一口,就开心得不得了。



“丫丫,岩子,你们也吃。”



杨霞招呼着方言和方红。



方燕唆着手指上的油,“妈,今天什么日子啊,怎么这么丰盛啊,都赶上过年了!”



“你哥的工作有着落了,而且稿费也到家了,你说该不该庆祝啊?”杨霞笑道。



方言心中暗想,还有一桩值得庆祝的事,就是杨霞和方红没有为了自己,答应吕家,姐姐上辈子的悲剧,已经发生了大转折。



这趟回京,不虚此行!



“该,该。”



方燕嬉笑道:“最好哥能天天发稿费,这样,就能天天庆祝,天天吃猪肉渣!”



方言捏了下她的鼻子,“你这小馋猫也太没出息,吃猪肉渣就知足啦,哪天全聚德重新开张,哥给你带只烤鸭。”



“哥,这可是你说的,不许骗我!”



方燕两眼放光。



“伱呀,刚挣俩钱就不知道怎么花了,把这丫头的嘴养刁了,还咽得下棒子粥嘛。”



杨霞假装生气地瞪了眼。



“妈。”



方红劝了几句,方言接话说:“我在燕京再呆个几天就要回陕北了,这段时间,可不得卯着劲儿吃点好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燕子顶多跟着我后头喝点汤。”



“什么,这么快就要回陕北啦!”



杨霞等人吓了一跳。



方言道:“我和人约好了,等文代会闭幕式一结束,也就是17号,一块坐车回陕北。”



“这才回来几天啊,怎么就又要走。”



杨霞不禁伤感,方红、方燕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欢快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又悲凉。



方言摆摆手,“嗨,我这又不是不回来了,指标已经弄到手了,等《燕京文艺》那边把该走的程序走完,我就能招工回城啦。”



“岩子说得对,妈,又不是不回来!”



方红握住杨霞的手安慰,就见她收敛情绪,“17号走是吧?正好,能赶上榨出的猪油凝固了,到时候,我给你们做猪油拌饭。”



“哇,猪油拌饭!”



方燕眼里冒出“bulingbuling”的光。



“你个小吃货。”



方言摸了摸她的头,“妈,姐,我这件事,你们知道就好,尽量不要跟外人说。”



“好,不说,不说。”



杨霞往儿子碗里夹了块猪肉渣,“岩子,你的那个稿费,别忘了抽個时间去邮局领。”



“我明天就去邮局取钱。”



方言说完这话的第二天,照例先去了西长安大街7号,呆在编辑部改稿子,总算这些天没白费,顺利地把《黄土高坡》改成了反思小说。



争相传阅,得到了李清泉、王朦、周雁茹等编辑的一致通过,敲定了在下一期发表。



依旧是,期刊的头版位置!



了却了在燕京的最后一桩事,来到邮局,到汇兑窗口前取了钱,揣进了内裤兜里。



身怀巨款,一路小心地回到南锣鼓巷。



“恭喜你啊,岩子!”



忽然,背后传来苏雅的声音。



方言一个激灵,回头看去,就见下了班的方红和苏雅结伴同行,“喜从何来啊?”



“少来,红姐跟我说了,你要去《燕京文艺》上班了。”苏雅由衷地替自己的发小欣喜。



“姐,我不是昨天跟你说不要……”



方言无奈地叹了口气。



“苏雅是外人吗?”



方红冷不丁地来了一句,紧接着苏雅双手叉腰,横眉对视:“对啊,我是外人嘛!我们可是从小到大,在一个院子里长大,小、初、高,都在一个学校里念书,你说这得是什么样的友谊啊!”



“纯洁的革ming友谊?”



方言挑了挑眉。



“可不是嘛!”



苏雅指了指他的挎包,“所以老实交代,你的包为什么比平时鼓这么多?装了什么?”



“就是些信。”方言道。



“不会是情书吧?”



一听到是信,苏雅忍不住调侃。



“想什么呢,是读者来信。”



方言一本正经地解释挎包里装的,全都是看过《牧马人》的读者寄给自己的信,因为不知道作者的具体地址,基本上由编辑部代收。



这也是自己将来的工作之一,把读者来信整理分类,转交给作者,或者代为回信处理。



“有没有我们厂的?”



苏雅看着他从挎包里取出一沓信:“你不知道,我们厂里好多女同志都给你写信了。”



就在此时,胡同里回荡着一道声音:



第17章 就怕兄弟比我过得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