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5章 慈善是门生意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5章 慈善是门生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从世界上第一部《圣经》的几页,到清初黄花梨玫瑰椅,都收藏尽致。



“这个房子是个老宅,之前的房主去世了以后,因为儿子付不起遗产税,所以不得不将这房子,连同所有的艺术品,都卖了。”迈克笑道,“我爸爸花了大价钱,才买了下来。”



方言挑了挑眉,估摸着老迈克的身家。



这年头的美国,名义上有130万百万富翁,而实际上只有40万不到。



看这个架势,迈克的家族就算没到千万富翁的级别,那也至少是真正意义上百万富豪。



当然,跟方小将这个未来的百亿富豪一比,那还是差了亿点点。



“爸爸,你一直想见的人到了!”



迈克提醒方言和白若雪,称呼他为“约翰逊”就好。



方言来到客厅,就见一个看上去60多岁的老人,模样微胖,一头金发,满面红光,保养得很好,坐在大钢琴前,随意地弹奏着《上帝保佑美国(God Bless America)》。



下一秒,钢琴声戛然而止。



老迈克霍地站了起来,在儿子的介绍下,和方言两人相互认识。



“坐,坐,我让人特意为你们准备了晚餐,我们边吃边聊。”



于是乎,众人来到餐厅,除了生菜、一道汤之外,主菜吃的是美国最讲究的嫩牛排。



一块约有半寸厚、两个巴掌大的牛肉,刀切下去,还会冒出淡淡的血水。



而白若雪要的是一份全熟,一边切着牛排,一边轻声问:“迈克,你不是说还有个姐姐吗?”



“你是说洛戴安吧?她临时接了个案子,直接飞回芝加哥了。”



不等儿子开口,老迈克笑着回答。



方言好奇道:“你女儿是……”



“律师,民权律师。”



老迈克骄傲的语气里透着丝无奈。



“这可真了不得!”



方言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在爱荷华大学呆的这段时间,通过平权运动的演讲,多多少少地了解到80年代女性的处境,比如说,银行要求女性在申请信贷时,必须提供丈夫的共同签名。



而在美国司法界,虽然有律师事务所愿意聘请女性,大多数是当成平权运动的吉祥物。



而替黑人、妇女、残疾人等服务的民权律师,就更是凤毛麟角,毕竟薪资低,工作忙。



“哈哈,我也是这么想的,本来我想让她给我当法律顾问,没想到被她一口回绝了。”



老迈克笑得合不拢嘴道,“不过有时在税务方面,她还是很愿意帮我再看看。”



听到“税务”,方言问到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再把著作权转移到公司的可行性。



“如果你还想在美国投资,我的建议是,最好再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老迈克支招道。



“创办这种慈善基金会,很难吧?”



方言挑了挑眉。



美利坚搞慈善基金会,图的就是避税,里面的钱,活着大额免税,死了不用遗产税,唯一的限制,无非每年至少支出总资产的5%。



打个比方,假如注入100亿,就要拿出5个亿,但未必就要捐赠,也可以拿来投资。



比如,生化医药。



只要坚持20年,5%的限制就没了,等富豪一过世,子女们就能控制慈善基金会,规避高额的遗产税,巴菲特不就是这么干的嘛。



“不,一点儿也不难。”



老迈克笑道:“要在纽约注册成立基金会非常容易,只要伱在注册信里附上10美刀支票当做费用,很快就能拿到注册保留证,然后向纽约州州务部门递交申请表,还有之前收到的注册保留证和75美元的申请费……”



说得滔滔不绝,随后喝了口水。



“我之所以推荐你注册基金会,是因为现在纽约州为了鼓励来自海外和外州的资金,并不需要注册的基金会在纽约州有联系人,只需要雇佣一个秘书就能注册。”



“就这么简单?”



方言大为意外。



白若雪一怔,算是大开眼界,没想到做慈善也是一门生意。



“那我这5%,该捐些什么呢?”



方言沉吟了片刻。



“我认识一些华人朋友,他们家族都会专门成立一个资助华人留学生的助学基金。”



老迈克笑脸盈盈。



“助学基金。”



方言冷不丁地想到了聂华灵夫妻的国际写作计划,又想到了茅盾文学奖。



是不是可以资助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来参加这个国际写作计划?



想着,想着,甚至想到干脆把沈霜一家拉进这个基金会里面。



第275章 慈善是门生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