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若,一块造反啊【求订阅】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若,一块造反啊【求订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西移的太阳,将光芒从窗外洒落。



书房里气氛静谧。



帛书图内,慢慢染上了一层玄黄色泽。



曹操感觉自己的意识,仿佛随着神魂相的气息,一起投入到了帛书中。



那帛书里原有九天玄女踏云,为盘坐山巅的黄帝授法的画面。



当曹操推送的力量融入帛书,他恍惚听到一个苍茫的古音,如天地所发,洪钟大吕:



“天地之至,始于一,终于九,以晨土、涤土、沃土、隐土…合为九地。



得九州之地者,应万民之念,为圣!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



曹操耳畔,声音反复,似乎一念之间,又像是季候轮替般漫长,声音最终减弱消失。



这帛书的内容,映合着玄妙的道理,说的是从山河大地,万民之中,汇聚气运加身的方法。



得气运者,万民遵其命,山河加于其身。



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圣境。



如果像传闻一样,黄帝和始皇帝,都看过帝授图。



那么他们做的分别是在远古聚拢先民,建造部落,抗天斗地,为人族点燃薪火,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始皇帝一统天下,让秦攀上最高的顶峰,书同文车同轨,建立了大一统的制度。



他让一个文明,从此能绵延不断。



不过到了张角手里,他可能是曲解了这帛书古卷的部分含义。



汇聚山河,人脉之力,推动气运,能拔高修行。



前提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张角想通过推翻汉之积弊,撰取气运没什么错。



可他毫无准备,才略也不足以支持自己的野心。



他的方法,时机都不对。



路从一开始就是偏的。



曹操却是从帝授图里,看到采集人望,吸纳天地山河,以增气运的路径。



他稍作尝试,体内气机与天地互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转起来。



他开口纳气,能隐隐感觉到麾下部众,文武,甚至治下的天地当中,有一股雄浑无匹的人道气运,呼啸而来,与自身交融。



他背后,那条气运龙蟒,随着他吐纳天地,愈发清晰。



其身上鳞片的纹理,似对应着兖州,豫州的山河流向,又如无数民众汇聚的人道念头。



那气运龙蟒腾挪闪转,在曹操显化的气运中,游曳盘卧,气象瑰丽。



“按帛书古卷的方法修行,能快速累积气运,还能当成一种力量来应用。



可惜张角没文化,没揣摩到正确途径,急着造反,少了积累的过程。”



门外,荀彧走了进来。



曹操便收了修行吐纳。



荀彧执礼后,坐在西侧。



曹操以下,在曹营,历来都是荀彧坐西侧首位。



这是二把手的位置。



‘西席’表示曹操对荀彧的礼遇,视其为臂助。



也是荀彧用憋尿的辛苦和自身才华,兢兢业业换来的位置。



每当曹操出征或离开昌邑,后方都能放心的交给荀彧。



他能治理的很好,绝不出问题。



如果有变故,他也能及时正确的应对,给曹营,给曹操提供了安稳的大后方。



曹操道:“屯田在兖州,豫州同时推行,进展如何?”



曹营推行屯田策,曹操用了三个人来具体负责。



第一个是任峻。



此人在曹营,负责协助荀彧,提供后勤保障,忠诚而又能力出众。



这次曹操和荀彧,任命他为屯田的典农中郎将,主管相关事务。



另外两个人,是枣祇和韩浩。



屯田策的建议,最早就是这两人首倡。



曹操善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并把他们用在恰当的位置上。



选择屯田改革的执行者时,他蓄意避开了士族出身的人。



虽说士族对兖州,豫州的情况,可能更了解。



但他们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很难将屯田更好的落实下去。



任峻,枣祇,韩浩,都是相对普通的出身,能吃苦,又有能力。



更关键的是他们非常想把事情做好,在曹操面前获得进阶的机会。



所以这几个人,是最合适成为农改干部的人选。



荀彧答说:“州牧你用人的本事向来厉害。”



“刚用他们的时候,我还不太放心,盯了一段时间。



每个细节他们都亲自去走访落实,而又不是瞎费功夫,着眼点选的也准,效果自然就好。”



曹操不出所料,转入正题道:



“文若,咱们在一起,有三年了。我要做什么,你应该看的很清楚。我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其他人,我都能看清他们的心思,但我不想揣测伱,所以要当面问问。



你若支持我,我接下来便准备做些事,很重要。



你若不支持我,说出理由,我可以重新考虑,如果有道理,我愿意听你的。”



荀彧愣了下。



他知道曹操问的是什么?



第一百六十九章 文若,一块造反啊【求订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