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零七章 天授神物,皇帝自重【求订阅】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七章 天授神物,皇帝自重【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八月发生的第二件事,就是迁都。



皇帝从长安迁往洛阳。



兖州兵马提兵入长安,张辽亲自领兵。



八月末的早上,长安大雾。



从城头往城外瞭望,兖州军接近长安后,在大雾中影影绰绰,只闻蹄声,而看不见兵马的全貌。



但随着兖州军的到来,有一股兵锋拂面,杀气横空。



长安城,此时由杨奉的兵马驻防。



他麾下军伍皆感觉到无形的杀气扑过来,如坠深潭,遍体寒意。



张辽麾下,得陷阵营加入后,兵马之雄,已是兖州的王牌军。



来长安的只有三千人。



但战斗力,让当时站在城头的杨奉,心惊不已。



杨奉身侧便是徐晃。



其人腰细膀宽,声宏力猛,神色间满是威风,眼神明亮。



“将军还要犹豫吗?”



徐晃是标准的男中音,道:



“曹军善战,凉州李傕、郭汜,樊稠等人马相合,尚不是对手,被一路追打回了凉州,况将军乎!”



徐晃之前就在规劝杨奉投曹。



但杨奉直到曹军兵临城下,仍未下定决心。



道理杨奉很清楚,他只是贪恋权势,有侥幸心理。



“兖州若真想对付我们,只需在外围切断供给,兵马不用来,我们在长安便难以应对。”



徐晃说:“若被别人抢先打开城门,迎兖州军入城,将军的处境会更难!”



杨奉沉默片刻,颓然道:“速开城门,公明你随我下去,迎兖州军入长安。”



张辽是骑马进城的,看见杨奉出迎,马都没下。



不是张辽傲慢,而是曹操给他的军令。



若杨奉稍有不从,立斩不怠。



张辽故意给杨奉一个难堪,看他是不是真降,若有异心,就地摁死。



张辽对徐晃反而颇为客气,因为收到消息,知道曹操已就近派了满宠过来当说客,游说徐晃入曹营。



半个时辰后,张辽入皇宫见驾,步履铿锵,在大殿上对皇帝执礼,肃容道:



“请陛下起驾,我兖州兵马,护持陛下东移洛阳。”



皇帝早准备好了,两天后就起驾,往洛阳去。



路上。



坐在皇辇内的皇帝刘协,时而掀开车帘,打量两侧护行的兖州军。



张辽麾下的精锐程度,带来的肃杀威势,让皇帝满心艳羡。



他想了想,让人去传诏,以张辽护驾有功为名,加封张辽为平西将军衔,以作拉拢。



但张辽人没来,把皇帝的圣旨,原封不动的送还。



并给皇帝送了句口信回来:“张辽不是皇室的臣属,不领圣旨。只认兖州牧曹孟德所命,亦不会私下见皇帝,请皇帝自重。”



皇帝又惊又怒,又无可奈何。



这是公然不臣啊。



迁都的第三天。



拉犁种地那仨人,回来给皇帝复命。



“陛下,兖州牧张狂之极。我等去宣旨,代替的便是陛下,但他让我们耕地,充苦役。”



吴硕,种辑跪伏道:



“我等劳作了一日一夜,连苦役也不如,吃的是麸皮烀饼。臣的肩膀因为拉犁,挂上的犁绳,勒痕几乎见骨,血肉模糊。过程中只要稍有迟滞,身后的鞭子就抽上来。”



“兖州牧领旨时,也无恭敬之态,单手接旨。



其不恭之心,人尽可见。”



皇帝坐在一处途经的驿站内,脸上看不出异色,心里却是不由得闪过一个念头:又一个董卓…又一个董卓,都想挟制朕,行谋逆之事。



皇帝左右,是董承父女。



董承是皇帝的岳丈。



其身形高大,脸色微黄,面庞方正。



他的女儿董贵妃,肤白俏丽,身穿锦袍,下巴有些尖,柔声细语道:



“阿父此前说的,还真应验了,稍稍一试,兖州牧就露出底细。”



“陛下不如依从阿父所献计策。”



皇帝说:“兖州拥兵数十万,雄视南北。你们的计策太冒险了。”



董承上前一步:“臣不是要冒险,亦非要急于行事。



陛下只要写一封诏书,自有臣在外奔走,秘密联络各方,以固皇权。”



“陛下若再犹豫,等到冀州和兖州分出胜负,大势已成,不论哪边获胜,想补救,怕也晚了。”



皇帝思索着没说话。



九月上旬,经过多日疾行,皇帝从长安顺利迁到洛阳,入旧宫,暂时安定下来。



隔天皇帝便下诏给曹操。



他迁都洛阳,欲祭告天地和列祖列宗,行祭祀之礼,请曹操入洛阳,并住持祭礼,以告天地。



大野泽。



曹操接到皇帝的圣旨。



“小皇帝最近有些耐不住性子了。他想在我兖州,冀州分出胜负前,急着做些事情。”



郭嘉也在,“皇帝身边的人,跳的厉害,该剪剪了,不然他不会安稳。”



Ps:纠正一个笔误,上章写徐庶,是徐晃,已改。求票~



(本章完)



第二百零七章 天授神物,皇帝自重【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