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章 大开杀戒!【求订阅】   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章 大开杀戒!【求订阅】[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士族把持地方,就像一个个地方政权,因为各自的利益而聚集,没有核心凝聚力可言。若不整顿,中央政权形同虚设。



然后会迅速积累社会矛盾,最终迎来另一次天下大乱。



这是历史的经验。



解决士族之患,曹操就是存心拿卫县开刀,大开杀戒,以儆效尤。



二十重骑摧城,刘登被杀。



他的副将接过指挥权,但转眼也在官驿外,被许褚扑杀。



这一日,卫县大乱。



马氏家主马怀,被吊死在城头。



曹操以冀州牧的名义,通传卫县周边,告马氏贩卖人口,强占田地。盘查卫县土地,竟有三分之一是马氏一家之地,耸人听闻。



其私自蓄养的氏族之兵,万余。



怨不得当时在官驿外,人山人海。



然而奇怪的是,马怀一死,马氏被抄家治罪,罚没财产。



之前马氏蓄养的私兵,过半做鸟兽散。



其余还有不少在观望,犹豫不定。



真正的马氏死忠,不过数百人,连同城内守军一起,被二十重骑来回冲杀,都倒在血泊里。



消息传开,比邻的清河崔氏,刘氏。



冀州安平封国的徐氏,姚氏。



乃至继续往北的多家冀州士族,闻之大惊。



他们刚听到消息时,非常愤怒。



但两日后,二十重骑从卫县往东北方向,进入清河。



清河崔氏,刘氏下辖的几个分支,控制的几个大县,接连被血洗平推,和马氏是一样的遭遇。



“他怎么敢如此胡搞,他对我士族动刀兵,谁还敢和他合作?”



“没有士族,他在冀州,连粮备也收不上来…”



清河崔氏,刘氏两家碰面商议。



说话的是刘氏的家主刘耀。



清河早年是清河王刘庆的封国。



后来刘庆这一支断了,清河的封国也就名存实亡。



但当时和刘庆有亲的一支外戚,继承了部分刘氏的资源,就是现在的清河刘氏。



崔氏,在刘庆为王的时候,与其有过联姻。



双方遂同进共退。



冀州变换大王旗,由袁姓曹,被兖州占领。



在士族来说,其实影响不大。



他们数百年的经营,家族势力涉及到清河的方方面面。



就连清河有多少牛,有多少犁杖能耕地,都是他们说了算。



曹操掌权,也要用他们来指挥控制地方。



现在曹操敢对付他们,他们就敢号召整个清河,或明或暗,同时作用,抵制曹操。



凭借他们的声望,还可以号召更多士族,拒绝支持曹操。



这将对曹操掌握冀州,形成巨大的阻力。



曹操要剪除士族,自己首先要受损失,甚至比士族损失更大。



之前曹操在豫州,用士族对付士族,他们是知道的。



所以这次曹操一占领冀州,他们立即投效,不给曹操对付他们的机会。



但曹操这次居然直接对士族动用了杀戮手段。



六月末,曹操破马氏,直进清河。



二十重骑连溃多家士族。



和武装到牙齿,钢铁壁垒般的重骑对比。士族养的私兵,和没受过训练的普通百姓,没多大差别。



何况有典韦和许褚,开战就会先杀首领。



其一路平推,二十骑已经能横扫地方郡县。



到了七月,曹操连过十二县,连杀十二家士族。



每杀一家,必将士族之人悬首,昭告县郡,其蓄养私兵,奴役百姓,私占土地。



曹操的昭告中还有一条,很值得注意,就是号召各地,被士族强迫奴役的民众,揭发士族。



勇于揭发者,能分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



曹操是在变相的号召百姓,打土豪。



但他做的相对隐晦,只在局部的几个县推动,以此来试探各方反应。



不然步子迈太大,容易扯到自己。



如果天下的士族联合起来,曹操也承受不住。



庆幸的是他如今已经有了颇为稳固的根基。



豫州的荀氏,陈氏,冀州的虞氏等家,坚定的和他站在一起。



曹操一路杀上去,连续剿灭士族以后,一些士族的态度变化,转为惊惧。



之前坚定抵御曹操的士族,也开始观望犹豫。



因为曹操一边血腥的剿灭士族,另一边同期做的是把老丈人家,荀氏,陈氏,乃至张郃,高览投效带来的一些士族拉进来。



把他剿灭的士族之家的利益,让出来,分给这些以兖州为首的士族一部分。



亲近兖州的士族得好处,反对兖州,就会被清剿。



本质上乃是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的手段。



但这次,曹操远比之前在兖州,豫州时更血腥,激烈。



原因是他的根基越来越稳,已不用再那么小心,担心被人背后下刀子,撼动根基。



“以前要反复用计,是实力不够。实力够了,平推就行,哪还用畏首畏尾,拐弯抹角的费工夫。”



这是曹操和贾诩商议时说的话。



而在幽州,黄忠,太史慈,乐进都接到了新的命令。



Ps:求票~



第二百四十章 大开杀戒!【求订阅】[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