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公说公有理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2/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章 公说公有理[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只是转身之际,她好像这才想起一事,勾起嘴角,“对了,来时我已经将一箱马蹄金放入你府上,算是礼物。”



“呐,你可以不要,但不能不收哦!”



说完。



又是一阵咯咯直笑,刘陵扬长而去,独留下厅内默然不语的庄助。



有时候,掏钱的一方,不一定就有求于人。



也可能是想拿捏人!



收了财物,就是有了交易,有了交易,就有了把柄,有了把柄……大家都安心嘛。



那么。



回顾以上种种对话,事实果真如此?



朝中有栋梁之材,兢兢业业数十年,皇帝却视而不见,还以戏子羞辱之?



有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对这件事。



刘据打听之下,霍去病是这么说的:“庄助三人确实都有才学,以前时常在宫中与陛下讨论朝政。”



“但东方朔好夸大其词,难得陛下信任,司马相如性格洒脱,不愿与俗务纠葛太深。”



“两人渐渐只被当作辞赋大家,慰以寂寥,唯独庄助,陛下曾予以重用。”



冠军侯府。



校场。



刘据放下有些酸胀的手臂,疑道:“哦?可庄助不是中散大夫吗?”



六百石的官职,也算重用?



霍去病领会了这层意思,从箭囊中抽出一根箭矢,随口应道:“现在是,之前不是。”



“他曾被陛下任命为会稽太守,官至两千石,可任期数年毫无作为,心中惶恐,便上疏请辞,自请入宫为陛下写赋,以免罪责。”



刘据听罢,若有所悟。



难怪相比于东方、司马二人,庄助时常沉默寡言,多半与其经历有关。



可想着想着,忽而。



“诶,不对呀!”刘据纳闷的看向霍去病,“此中内情表兄这么清楚?”



“这些人尽皆知啊。”霍去病理所当然道:“别看他们三人各有缺点,但在辞赋方面,却名副其实。”



“他们的事迹,人人都知道。”



能称大家,自有名作,像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方朔的《答客难》,庄助的《相儿经》。



在长安,乃至天下广受追捧。



他们的生平事迹,也随着辞赋一同散播开来,早就传的满天飞。



唯一不同的,可能就是别人转述时,会有所润色,但霍去病告知刘据时,直言不讳。



优点说,缺点也不掩饰。



这时。



霍去病已经搭箭张弓,还不忘点一句:“他们三人的辞赋文采确实能学,可其他的……”



“嗖!”



箭矢破空而去,正中靶心。



收了弓,霍去病才接着道:“其他的,还是等陛下定了太傅、少傅,殿下再求教不迟。”



这便是肺腑之言了。



非至亲之人,不会说出这种甘愿得罪人的话。



刘据自然听的出好坏,上前几步,为霍去病奉上一根新的箭矢,正色道:“多谢表兄指点。”



“哎!”



霍去病佯装怪罪,一巴掌拍在刘据肩膀上,“跟表兄道谢,以后我还怎么去见姨母?”



“一家人,休要如此作态!”



听罢,刘据眼帘低垂,默默记下这份情谊。



不过顷刻间,他便收了正经,眼一瞪,又摆出那张跳脱脸,“哈哈,就是跟表兄客气客气,你还当真了?”



“嘿!你小子……”



第4章 公说公有理[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