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炮   大明:征服天堂[1/2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型大炮一问世,一年就一口气铸造了四十门之多。而且和明军的不同之处是,清军为这款火炮换装了科学的两轮炮架——明军的炮架有很多都是照搬葡萄牙人的舰炮,那舰炮都是钉死在四轮小车上,根本没法调整俯仰角。朱由检从船上拆下来的那五门红夷大炮就是这个样子,这种炮在野战时只能做定点轰击——若不是西班牙人喜欢站极为密集的方阵,那些红夷大炮就只能干瞪眼了。



大炮铸造出来的当年,清军就发动了大凌河之战,把祖大寿围在城中不得脱出。孙和京他老爹孙元化即令所部大将孔有德率兵从山东登州前去辽东支援,结果孔有德半路就发动了吴桥兵变,调转枪口向山东进攻,俘获了自杀未遂的孙元化。



孙元化本想劝降孔有德,孔有德竟然还答应了——至于是不是真的答应,那只有他自己知晓。朝廷一听说孔有德反叛了,那怎么办?内斗啊!一伙人说招抚,一伙人说剿灭。最后虽然讨论出个招抚的结果来,可送诏书的御史王道纯却是主张剿匪的。他半路就把诏书藏匿不发,孔有德便"放"孙元化便回京去禀明“实情"。结果孙元化前脚一走,王道纯后脚便和孔有德打了起来。孙元化有口难辩,被处以死刑——明朝最后的炮兵专家就这样含冤而死。



孔有德和明军在山东来来回回拉锯长达两年,而被围困在大凌河的祖大寿...祖大寿被围三个月的时候已经投降了,他要求皇太极不杀戮军民,然后献城投降了。



等孔有德被击溃,从海路逃跑的时候,祖大寿又从清廷那里跑回来了。



大千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当清军日益精进的时候,明朝还在忙着内斗。从科技成果转化为战斗力对朝廷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对清军来说军事装备的进步几乎是日新月异的。



仅仅数年的铸造,清军的红衣大炮就在数量上压制了辽东的边军。



1628年,朝廷的兵仗局铸造出了“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科研思维下产生的,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铁芯铜壳复合材料红夷大炮——铸造一层不结实?没关系,我铸造两层,一层铁一层铜,这总该结实了吧。



中国军工人造东西自古以来都一个思路——帆做不高?没关系,那就多加桅杆;半平衡舵不结实?没关系,就多备几个,坏了就换;仿制米格21的歼7在发射导弹后烟气会把发动机呛熄火怎么办?没关系,加个打火器,熄火以后往直接往发动机里喷纯氧和燃油,百分百重新打火。



这样虽然比较凑合...但是意外地性能非常出色。铁铜复合炮管,完美地利用了铁和铜两种材料独特地性能,和铜炮便宜,比铁炮轻便耐用。这技术独步全球,直到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人俘获了这些炮都啧啧称奇,惊叹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优良的性能。



但是...这些明军的“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是怎么跑到鸦片战争去的呢?



1643年,清军铸造了和明军一模一样的“神威大将军炮”,一口气又铸造了一大堆,又在数量上压制了因为成品率低下而无法推广的“捷胜飞空灭虏安边发熉神炮”,现在还有不少摆在故宫的门口,午门的外面。



这种性能优良的炮,清军一直用了二百年,还按照“蛋炒饭”、“饭炒蛋”、“蛋炒蛋”、“饭炒饭”的思路,改进出了铁芯铁壳炮,铜芯铜壳炮,这山寨能力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