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0章 看与不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笔趣阁小说网] http://m.xbiqugexsw.la/最快更新!无广告!
“假的!都是假的!糖葫芦是假的!这甜味也是假的!”
他的声音,他的语调,甚至他脸上悲怆与疯狂交织的神情,都和昨天的那个老乞丐,一模一样!
周围的人群,再次露出了那种习以为常的、怜悯又鄙夷的表情。
“唉,卖糖葫的李老头,怎么也疯了?”
“是啊,真是可怜。”
历史,在以一种荒谬绝伦的方式,重演着。
而我,终于明白了。
“祂”没有抹掉那个“不和谐的音符”。
“祂”只是,换了一个“乐手”。
那个作为“bug”的疯子角色,是这个“故事”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祂”修正的,不是角色,而是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
昨天的老乞丐,因为和我这个“观众”产生了不该有的接触,被“修正”掉了。
取而代之的,是今天这个卖糖葫芦的李老头,他成了新的“疯子”,继续着昨天的“剧本”。
我与梁凡,如两滴坠入蛛网的露珠,看着眼前这荒诞而又精准重演的一幕,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变量”,一个可以撬动这个世界的支点。
到头来,我们才发现,这个所谓的“变量”,本身就是这个疯狂世界“规则”的一部分。
它是一个陷阱。
一个专门为我们这种“闯入者”准备的,循环往复,永不终结的陷阱。
而我,昨天踏入破庙的那一步,已经让我的一只脚,踩进了这个陷阱之中。
我和梁凡,在安城又停留了三日。
卖糖葫芦的李老头,每日都会准时出现在东市的街角,准时地喊出那几句与昨日“疯老头”一般无二的台词。
而周围的百姓,也每日都准时地,对他报以“正常”的怜悯与鄙夷。
这个角色,这个“疯子”,就像一个安插在城市系统里的自检程序,一个不断闪烁的红色警告灯。
然而,城里的所有“程序”,都被设定为无视这个警告。
它只为我们这样的“观众”而亮。
这是一个赤裸裸的陷阱,也是一个毫不掩饰的挑衅。
隐藏在幕后的“祂”,似乎在用这种方式,冷漠地注视着我们,看我们能忍耐到几时,看我们何时会按捺不住,去触碰第二个“疯子”,从而在“因果”的蛛网上,陷得更深。
“该走了。”
第三日黄昏,收摊之后,梁凡看着远处渐渐沉入城墙的夕阳,平静地说道。
我点了点头。安城这个“新手村”,它的规则和陷阱我们已经初步摸清。
继续留在这里,除了日复一日地观看这场拙劣而又精准的重演,再无意义。
我们的告别,同样遵循着“正常”的剧本。
我以“布行生意不佳,欲往他乡另谋出路”为由,向客栈老板辞行。
老板按照他的“设定”,挽留了几句,又说了一些“出门在外,万事小心”的客套话,最后爽快地退还了我们押金。一切都那么合情合理,毫无破绽。
第二天清晨,天还未亮,我和梁凡便套好了那辆装着我们全部家当——几十匹棉麻布料的骡车,汇入了出城的商队洪流之中。
走出城门的那一刻,我回头望了一眼这座在晨曦中显得无比安宁的古城。
我知道,当我们离开后,城里关于“清风布行”和我这个姓“我”名“忘”的商人的所有“记忆”,或许都会被悄无声息地“修正”。
我们就像两滴从未落入湖面的雨水,不会留下任何涟漪。
官道之上,车马络绎不绝,行商的队伍绵延数里。
有拉着丝绸瓷器,一看便知是前往京城的大商队,护卫个个精悍逼人。也有像我们这样,只有一两辆骡车,贩卖些山货杂物的小行商,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路途的担忧。
我和梁凡沉默地赶着车,混迹其中,毫不起眼。
起初,我还会像在安城一样,试图去观察身边的人,去分辨他们是“真实”的,还是被“设定”的。
我看到一个商贩,因为车轮陷入泥坑,急得满头大汗,嘴里咒骂着天气。他的焦急是那么真实。
我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依偎在马车里,丈夫为妻子披上外衣,妻子则递过一个温热的馒头。他们的爱意是那么真切。
但很快,我就放弃了这种分辨。
因为我发现,这种分辨本身,就是一个逻辑陷阱。
在这个世界里,或许根本不存在“真实”与“虚假”的二元对立。
对于活在剧本里的“角色”而言,被“设定”好的情感,就是他们唯一能感知到的真实。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是百分之百纯粹的。
我若是以“真实”与“虚假”去剖析他们,本身就是一种“观众”视角的高傲,是一种不必要的“因果”沾染。
梁凡看穿了我的心思,他目视前方,声音平淡地飘了过来。
“收起你的‘真如来’。”
我心中一凛。是的,我的“真如来”之道,在于映照真实,洞悉本源。
但在这个“真实”本身就是伪命题的世界里,我越是动用我的道,就越是会与这个世界的底层规则产生冲突,就像一个不断尝试用数学公式去解读一首诗歌的学者,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迷惘。
“在这里,你的道,不是‘看’。”梁凡继续说道,“是‘不看’。”
不看……
我咀嚼着这两个字,心中渐渐升起一丝明悟。
不去看穿,不去分辨,不去审视。
只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凡人,用肉眼去看,用肉耳去听。
将自己彻底地,降维到一个“角色”的视角,去接受这个世界呈现给你的一切“信息”,而不加以任何超凡的分析和判断。
这是一种“无声”的道,一种“潜行”于因果之下的生存法则。
我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闭上眼睛,再睁开时,我眼中的那丝属于“我忘”的探究与审视,已经彻底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凡人商贩的,对前路茫然而又带着一丝期盼的眼神。
我不再去想谁是角色,谁是观众。
我开始关注路边的风景,开始感受骡车颠簸的节奏,开始盘算着我们这车布,到了下一个镇子,能卖出什么样的价钱。
我,正在努力地,成为一个真正的“戏子”。
第1660章 看与不看[2/2页]